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作文600字>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
        更新時間:2024-06-10 15:26:32
        • 相關推薦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規(guī)則的討論,進一步體驗不確定現象中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

          2.能設計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3.體驗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價值,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二年級上冊--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可以用"一定"、"不可能"、"有可能"來描述。三年級上冊--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夠用"一定"、"經常"、"偶爾"、"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本節(jié)課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之上,以"設計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為載體,使學生在設計不同規(guī)則過程中,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對游戲公平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學生們嘗試猜測--小組合作試驗驗證--發(fā)現規(guī)律得出結論"為主線展開,使學生們在活動與研討過程中逐步加深對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的認識。

          三、學校及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名校,校長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學校,特別是倡導建構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的發(fā)展。雖然我校使用北師大版數學教材時間不長,但這套教材很快能被師生們接受,孩子們喜歡探究,勇于發(fā)表意見,經常展開爭論,他們使用這套教材如魚得水。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要放手組織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不確定現象中,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游戲規(guī)則

         。ǔ鍪菊n本主題圖,同時教師語言描述游戲情境。)

          師:小明、小華這兩個好伙伴要下盤棋,看看他們都很謙讓,誰也不肯先走!大家能替他們想個辦法,決定誰先走嗎?

         。▽W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生1:可以擲骰子來確定誰先走。點數是單數,小明先行;點數是雙數,小華先行。

          生2:還可以擲硬幣來確定誰先走,比如正面朝上,小明先走;反面朝上,小華先走。這樣很公平。

          生3:也可以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誰先走棋。

          生4:還可以抽簽,抽到 "先"字的就先走。

          ……

          師:看來大家的方法還真不少呢!剛才有同學提到要使游戲公平,那么這些游戲規(guī)則是不是對雙方都公平呢?口說無憑,我們不妨用試驗數據來說話。課前大家都記錄了自己20次擲硬幣的情況,根據你的數據能夠評價一下擲硬幣的方法是否公平嗎?

          生1(投影展示自己數據并自信而得意地):我認為用擲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走是公平的,大家看,我共擲硬幣20次,其中正面向上10次,反面向上10次,說明正反兩面出現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擲硬幣是很公平的。

         。ㄉ1的發(fā)言立刻引來更多學生的不同想法,紛紛舉手表示不同意見。)

          生2:(投影展示自己的數據,對生1咄咄逼人狀):我的數據20次中,正面出現13次,反面才7次,所以我覺得用擲硬幣的方法,出現正面的可能性比出現反面的可能性要大,正面朝上將近是反面朝上的2倍,這樣的方法不公平。

          生3:(起立對生1):我也同意生2的說法,我的數據正面出現了12次,反面出現了8次,雖然不是2倍關系,但總體看還是正面比反面出現的可能性大,所以不公平。

          (部分學生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另一些學生卻不斷搖頭)

          生4:(持不同意見,按捺不住站起身來):我也認為不公平,但我的數據恰恰相反,正面出現的次數少,才8次,反面出現了12次,所以我認為擲硬幣時應該出現反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ㄓ钟幸徊糠謱W生贊同生4的看法,教室里頓時嘈雜起來。師靜靜地等待著同學們的議論聲小一些)

          師:有句話叫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纱蠹疫@一實踐不要緊,我們最初認為的真理被動搖了,怎么辦?難道擲硬幣真的就不公平嗎?

         。▽W生們被老師的.問題問住了,教室里立即安靜了下來,大家都沉靜地思考著。過了一會…)

          生1:我分析硬幣有兩個面,當我們拋下來時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還是應該相等的?赡苁怯行┩瑢W的數據記錄不準確吧。

          生2:(反駁道):怎么會錯呢,我這20次可是次次從1米的高空拋下來,嚴格記錄的呢。我倒是想起來了,我前三次拋的時候都是正面朝上,如果老師課前就讓每人拋3次,說不定還會有同學認為不可能出現反面呢!

         。▽W生們笑起來,看著老師,等待著老師做個裁決)

          師:(也微笑著):生2的發(fā)言真有感染力!有沒有誰在最初的前2、3次都是正面或者都是反面?

         。ㄓ薪话氲膶W生舉手)

          師:20次之后還有沒有都是正面或者都是反面的呢?

          (無一生舉手)

          師:難道大家從生2的發(fā)言中沒有得到什么啟發(fā)嗎?

          (很快,有不少學生興奮地舉起手來)

          生3:我知道了,我們試驗的次數越少,結果越容易出現偏差,20次雖然比3次、4次要多很多了,可是次數還是不夠多,我們還應該再多擲幾次,比如100次,200次,結果就會更準確。

          生4:你的說法我也同意,我們都沒有準備硬幣,在課堂上我們還是沒有用數據來驗證我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呀?

          生5(興奮地站起身來):我有辦法!我們班有49位同學,每人都擲了20次,如果加在一起就是980次,這樣的次數不是很多了嗎?

         。ù蠹乙矠樯5的想法高興不已,紛紛點頭贊同)

          師:真是個好辦法,那么我們就請生5和生4到前面在實物投影上用老師的計算器來算一算,一人算正面朝上的次數,一人算反面朝上的次數。大家按學號順序快速報正反面出現的次數,并且一起幫助監(jiān)督他們的是否輸入正確,好不好?

          生(個個興致勃勃齊聲喊道):好!

          ……

         。〝祿Y果是495次正面,505次反面)

          師:看到這樣的結果大家又有什么想法呢?

          生:經過很多次試驗后,雖然正反面出現次數不完全相等,但是相差10次比起總次數980次,要小得多。如果次數更多的話,這種誤差就會更小,所以擲硬幣是公平的。

          (其他學生點頭贊同)

          師:真佩服同學們的聰明才智,你們知道嗎?國外有很多科學家也通過試驗研究過擲硬幣問題,與他們相比同學們全班的總次數都顯得太少了,想不想看看他們試驗的結果?

          生(興致極高地):想!

          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這句話,同學們應該有更深刻的認識了吧?僅僅靠幾次十幾次的實踐,很多時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甚至要經過成百上千甚至更多次的實踐才可以檢驗真理的正確性哦!不僅科學家們如此,今天的課堂上老師同樣感受到了你們個個也都具備科學家們的極高熱情和探索精神呢!

         。▽W生們個個自信而驕傲,個個高興極了)

          師:除了擲硬幣的方法剛才同學們還談到了擲骰子、"石頭、剪刀、布"、抓鬮等游戲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公平嗎?為什么?

          ……

          (二)設計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1.修改笑笑的游戲規(guī)則

          師:笑笑與有些同學想法一樣,也想用擲骰子的方法來確定誰先走。看看她是怎樣想的呢?

          課件出示笑笑的想法--大于3點時,小明先行;小于3點時,小華先行。

         。ㄈ嘤懻撔πΦ姆椒ǎ

          師:大家能修改笑笑的方法,使它對雙方公平嗎?

          生1:改成大于3時小明先,小于等于3時小華先,生2:大于3時小明先走,小于4時小華先走。

          生3:大于4時小明先走,小于3時小華先走,其它點數重新再擲一次。

          ……

          2.設計游戲規(guī)則

         。ǔ鍪菊n本想一想情境圖)

          師:我們也可以用轉盤來設計對雙方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1)為笑笑設計的轉盤確定規(guī)則。

         。2)為淘氣設計的轉盤確定規(guī)則。

          (3)請你利用轉盤再設計一個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全班展示,交流

         。ㄈ 實踐運用

          1.請設計一個對雙方都公平的其它游戲,在小組內玩一玩。

          2.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哪些游戲規(guī)則?你認為這些規(guī)則公平嗎?為什么?

         。ㄉ虉鲛D盤促銷、抽獎活動)

         。ㄋ模┬〗Y: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呢?

          五、教學反思

          從本節(jié)課的設想到實踐體會很多,最深切的是:

          1.本節(jié)課實施開放式教學,在活動中得到感性體驗,然后由問題的激發(fā),上升到理性認識,體會知識的生成。讓學生經歷知識發(fā)展與變化的過程,最后讓學生結合自己學到的知識和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反思體驗,在對參與事實的反思體驗中,享受情趣,體味成功,激發(fā)內動力。整個過程中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競爭意識得到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

          2.在本節(jié)課中我充分地展現了一個引導者、組織者的形象。通過我的引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注重讓學生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只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體現了教師組織者的作用。整節(jié)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緒高漲,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六、案例點評

          石老師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在教學中不但注重知識與能力的教學,而且注重了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同時還體現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以"參與游戲活動--互測互評--反思體驗"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為抓手,將三維目標進行融合設計與整體實施,達成有機的整合。

          第二、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注重學生的活動過程和知識的探究習得的有機結合。例如:兩組游戲中,學生參與的廣度、參與的程度是以往教學中所沒有的,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既興致勃勃、激情難抑又善于思考、富有理性的學生。我們由看到的現狀可以推想到平日里石老師的培育之功。

          第三、教師的角色地位把握準確,成功地扮演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重點問題的引導者、結論知識的合作者的形象。整堂課教師教態(tài)親切,語言清新,很有親和力,營造了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師生共同探究,體現了師生平等對話,共同成長的新課程理念。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2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培養(yǎng)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2、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教學重點:會找一個數的因數。

          教學難點: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做拼圖的游戲嗎?

          請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在你們的小組里用你們準備的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拼擺或涂畫的方式獨立操作,邊擺邊做好記錄. 然后,把你拼擺的過程和你的伙伴說說。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學生:用12個小正方形自由拼(畫)長方形

         。ń處熝惨,指導個別有問題的學生,搜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師:剛才老師在觀察同學們學習時,發(fā)現了很多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下面,把我們的學習成果在小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學的學習成果,總結一下能拼出幾種長方形?參與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總結學法.

          師:你是怎樣拼的,說說好嗎?

          學生代表一邊匯報,一邊將所拼的圖在黑板上進行演示

          注意讓學生指圖說明。

         。病⑺伎迹赫埻瑢W們在合作交流中總結出找一個數的因數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兩個數相乘得12?然后一對一對找出來 。) 全班交流

          師:我發(fā)現同學們真的很聰明,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總小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匯報思考的.過程,再次體會“想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形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長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擺了多少個嗎?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板演:

          師:看得出來,同學們很用心思考,現在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嗎?這6個算式最少能用幾種算式表示出來?

          (3種,算式一樣的可選擇其中的一種說出來。)

          及時板書: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師: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見,12的因數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導思考:找一個數的因數怎樣做到即不重復又不遺漏呢?

         。ㄍㄟ^以上的拼、畫、小組交流,學生已經有所發(fā)現。)

          學生的答案:

          (1)我發(fā)現積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們的因數都是12的因數。

         。2)我發(fā)現可以利用乘法口訣一對對的找12的因數。

          師:誰能按順序說出來?

          (1、2、3、4、6、12)

          3、小結:找一個數的因數,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對一對的找。這樣有順序的給一個倍數找因數,好處就是不重復、不漏找。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第38頁“練一練”第1題,注意關注學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師: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找因數的方法,現在看看誰找得快,請同學們做課本第38頁的練一練的第2題。

          四、總結與評價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呢?用學到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做些什么?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上下來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觸也很深;仡櫿谜n的教學過程,我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只有不斷地進行反思,才能不斷地完善教學思路,才能更好達到教學目標。下面我就說說我對本課在教學設計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找一個數的因數,在學生已掌握了因數、倍數的概念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對學生而言,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難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學例題“找出12的因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拼長方形,讓學生們直接感知兩個自然數的積等于12的幾種情況,使他們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會結合自己對因數概念的理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已有知識的運用意識),然后在交流中不難發(fā)現可用乘法或除法來求一個數的因數(列出積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數是12的除法算式)。在這個學習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我留給了學生較充分的思維活動的空間,有了自由活動的空間,才會有思維創(chuàng)造的火花,才能體現教育活動的終極目標。特別是用除法找因數的學生,正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因數與倍數之間的整除關系的本質,才會想到用除法來解決問題。

          學生在找一個數的因數時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漏找,重復。學生怎樣按一定順序找全因數這也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以在學生交流匯報時,我結合學生所敘思維過程進行對比,引導并形成有條理的板書,這樣的板書幫助學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題思路的作用。書寫格式這一細節(jié)的教學,既避免了教師羅嗦的講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我相信像這樣潤物無聲的細節(jié),無論于學生、于課堂都是有利無弊的

          新課標實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探究、研究和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認真反思、獨立思考、交流探討,學習研究,與學生平等對話,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前進。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3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78頁(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參與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在學生實際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結論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具準備:每人1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長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

         。1)這兩個分別是什么圖形?為什么?

         。2)動手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的邊長。

          2、面積和面積單位

         。1)什么是面積?請生摸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動手測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有次序地將長方形和正方形擺滿)

         。3)匯報結果

          二、新課

          1、導入

          上面用面積單位測量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但要測量黑板、草場或更大的地面面積,使用面積單位一排一排的實際測量行嗎?今天就尋找一個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規(guī)律,推導出計算公式。

          2、猜想

          請仔細觀察剛才擺的面積單位,沿長邊擺了幾個?長是多少?沿寬邊擺了幾個?寬是多少?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3、驗證

          同桌合作,完成課本第77頁例2的(2)

          觀察比較,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4、概括

          (1)長方形的面積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計算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2)想一想:同桌討論

          正方形的面積=______________

          三、鞏固

          1、完成課本第78做一做

         。、完成課本第79頁1、2、3、4

          四、小結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4

          教學目標:

         。薄⒛苷_地數出數量是6和7的物體個數、會讀、會寫數6和7。

         。病⒅付ㄒ詢葦档捻樞,會比較7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的設計:

         。、在導入部分,我用給小馬編編號,說說你是怎么編的?形象有趣的導入到6、7的結構性知識,為新知的技術創(chuàng)設了條件。

         。、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于6、7你知道了什么?確切地了解相關信息,你想學到什么本領?你有什么問題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從生活情境(主題圖)形象的得出數學6何。擺擺小棒,怎樣把6變成7,把7變成6初步建立6和7的概念,并讓學生舉例說說6、7可以生活中的什么?用學生事例來描述抽象的`6和7,培養(yǎng)了的數感。

          4、寫數部分,我請學生先寫寫,利用了學生已有的寫字基礎,正視了學生自己之間的差異!坝帽惹耙淮芜M步的你來展示一下!痹儆山處煼秾,在難點的地方加以示范,強調了學生寫數的積極性。

         。、讓學生用6和7根分別擺一擺,擺出學生喜歡的圖形。給學生提供了創(chuàng)造的空間,自由地發(fā)揮想象,能夠達到數行結合的目的。

         。丁⒕毩暡糠郑和ㄟ^對1—7數列的排列,觀察、改動,巧妙地體現了數列的某些性質。開放性地猜數游戲,把學習寓于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大腦和感官并用,開放性適當地發(fā)展了學生思維,并進一步鞏固了已學的知識。

         。、小結部分:從教學效果來看,可有可無。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化對周長意義的理解,了解與掌握獲取圖形周長信息的方法與技能技巧。

          2.在操作實踐、合作交流和探究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學具:學生每4人一組,每組準備:

         、俨示4根、易拉罐4個;

         、诿咳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各4根;

         、勖咳12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

         、苣举|米尺1根;

         、菔峙烈粔K。

          教具:

         、俣嗝襟w課件;

         、谶呴L1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易拉罐各一個;

          ③四個圖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周長,并且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以周長是多少為主題邊動手擺玩學具,邊思考學習。(板書:周長是多少)

          二、實踐探索

          1. 圍一圍 量一量

         、 測量易拉罐的周長

          這是一個易拉罐,這是它的底面,它的底面周長是多少呢?有什么辦法知道它?請大家利用學具動手動腦想辦法測出它。

          這個易拉罐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請到前面演示看一看。

          電腦演示其它測量方法。

         、 測量蘑菇狀泡沫板的周長

          請各小組取出蘑菇狀泡沫板,它的周長是多少呢?請小組合作,測出它的周長。

          它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請到前面演示看一看。

          利用圍一圍,量一量的方法,能夠測出一些圖形的周長。(板書:圍 量)

          ③ 討論P68“圍一圍”

          屏顯:主題圖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6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學習,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學會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認識了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這些立體圖形,認識了人民幣,認識了乘法并且掌握了1-6的乘法口訣,并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課堂學習方式,有小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課后認真練習鞏固的良好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傾聽他人發(fā)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時向老師和其他同學請教,會通過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小組交流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大多數學生學習習慣較好,能獨立思考問題,按時完成作業(yè),書寫工整,讀書、寫字姿勢正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自學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分析

          實驗或教研主題

          各單元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一、 認識除法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系;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并能夠根據數學問題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重點:讓學生在平均分的過程中,體會和了解除法的含義。

          二、 口訣求商

          目的:

          1、讓學生參與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活動,比較熟練的運用2-6的乘法口訣口算有關除

          法;

          2、使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可運用除法含義解決的簡單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數

          學意識;能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能有條理地思考,提高

          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認圖形

          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對圖形的折、剪、拼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意識。

          重點: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四、 加和減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五、 位置與方向

          目的: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使學生能區(qū)分東、南、西、北的方位,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位確定其他的三個方位。

          3、使學生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知道平面圖是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制,并能在平面圖上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行走路線。

          六、 量長度

          目的: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會畫線段和量線段的長度;

          2、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度量的重要性;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會恰當地選用長度單位,發(fā)展空間觀念。

          七、 乘和除(一)

          目的:

          1、使學生經歷推導7、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7、8的乘法口訣合用相應的口訣求商的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應用口訣過程中熟記7、8的乘法口訣;

          2、使學生初步學會乘法和除法豎式的寫法,會列豎式計算表內乘、除法;

          3、使學生聯系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學會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實際問題,并能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簡單的解釋,體會數學問題的現實意義。

          八、 時、分、秒

          目的:

          1、讓學生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并能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刻;

          2、讓學生經歷1時、1分、1秒的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養(yǎng)成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重點:認識幾時幾分。

          難點:接近整時的時刻認識。

          九、 乘和除(二)

          目的:

          1、使學生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9的乘法口訣和用這些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讓學生在整理乘法口訣表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簡單規(guī)律的能力,在應用1-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熟記這些乘法口訣,學會計算表內乘、除法范圍內的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十、 觀察物體

          目的:

          1、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所看到的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十一、統計與可能性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簡單過程,認識方塊統計圖,并能用方塊統計圖(涂色)來表示統計的數據;

          2、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3、使學生在統計過程中培養(yǎng)統計意識,能用方塊統計圖表示問題的解決,能根據統計圖提出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十二、期末復習

          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對除法的含義、7-9的乘法口訣,時、分、秒的認識等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基礎知識;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7-9的乘法口訣以及用乘法口訣求商等計算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在計算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要求;

          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常見的平面圖形、量長度、觀察物體和確定位置等基礎知識,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

          4、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增強數學意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教 學 措 施

          1、對于“認識除法”和“口訣求商”的教學:提供現實的數學活動素材;給予廣闊的自主探索空間;組織多樣的討論交流活動;賦予數學的深層思考機會。

          2、對于“加和減”的教學:在現實的情境中引入規(guī)則的學習;在主動的實踐操作中發(fā)現規(guī)則;在多樣化的算法比較中提升規(guī)則;在認知結構的構建中完善規(guī)則。

          3、對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認圖形”的基本手段是折、減、拼;利用圖形進行直觀思考是“觀察物體”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理解量的實際意義是“量長度”的重要前提;描述和交流是“位置與方向”的有效方法。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7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學生經歷猜想、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經歷猜想、操作等數學活動,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找到轉化前后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系,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引言:我們學校為了美化校園,向同學們征集花壇設計方案,每個年級的同學都很積極,有的同學設計成了長方形,有的設計成了正方形,還有的設計成了平行四邊形,哪個設計的占地面積更大呢?

          2、沒有數據不容易比較,需要一些數據,計算再比較(投影出示),口答。

          3、還有幾位同學非常有創(chuàng)意,把花壇設計成了三角形,誰設計的三角形花壇面積更大一些呢?

          生:觀察投影,說清理由。(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分別比較體會三角形面積大小和它的底、高有關系)

          4、小結引入新課:

          師:通過以上兩道題目,你覺得三角形面積的大小和誰有關系?猜想一下三角形面積與底高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

          預設:(1)底乘高

         。2)底乘高除以2(你是怎樣知道的?)

         。3)底加高(長度加長度只能得到長度求得的不是面積)

          二、動手操作,深入探究

          1、同學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你打算如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呢?

          2、預設:

         。1)像學習平行四邊形時那樣,把三角形轉化成以前學習的圖形。

          (2)不清楚(我們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運用轉化的思想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然后找到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從而得出了求平行四邊形的方法,用同樣的思路我們能不能找到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呢?;回憶課前游戲,我們用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可以剪得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你有什么想法嗎?生: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趕快試一試。)

          3、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想法試一試把三角形轉化成以前學習過的圖形后再思考:

         。1)用什么樣的三角形轉化成了什么圖形?

         。2)轉化后的圖形和三角形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3)你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嗎?

         。4)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5)學生匯報

          (6)師:誰來介紹一下自己驗證猜想的過程?

          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擺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3—4名)

          4、三角形和我們拼擺成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指導:你能用學具表示一下你們組的畫法嗎?(學生用學具拼擺并貼到黑板上)大家請看,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三角形的底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

          指導:你能用一個公式表示一下剛才得到的結論嗎?

          [銳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5、小結:

          剛才有的'同學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練習紙上畫出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也有的同學動手操作,用學具拼出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而三角形的面積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0

          你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S=ah ÷ 2)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112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的周長,能用滾動、線繞等方法測量圓的周長。

          2、在測量活動中探索發(fā)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用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3、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能運用圓的周長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探索發(fā)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2、運用圓周長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每小組一根小繩、一個米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計算器。

          2、課件1:阿凡提與國王比賽A、B

          課件2: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的關系

          課件3:祖沖之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阿凡提的故事。 國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惱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個新招,想為難阿凡提。國王從全國精選出了一頭身強力壯的小花驢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驢賽跑,并且規(guī)定小花驢沿著圓形路線跑,小黑驢沿著正方形路線跑。(課件出示小花驢和小黑驢賽跑)

          50米

          師:同學們看,比賽開始了 緊張的比賽結束了。今天的比賽誰獲勝了?

          生:國王的小花驢獲得了勝利

          師:可是,對于這場比賽小黑驢覺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們的小毛驢跑的路程不是一樣長。

          師:那到底他們的'路程是不是一樣長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判斷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師:誰能說說正方形的周長和什么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

          生: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

          師:也就是說只要測出正方形的一條邊長就可以 知道正方形的周長,是嗎?那小花驢圍著圓形路線跑一圈的長度又是圓的什么呢 ?

          師:有的同學反映可真快,對!這就是圓的周長,這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圓的周長?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圓的周長。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發(fā)現測量圓的周長的不同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圓拿出來,那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畫一下。

          師:好,想一想圓的周長怎樣測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師: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上臺交流測量的方法)

          生:我們的方法是用線繞圓一周,然后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覺得直接用米尺繞圓一周就可以讀出圓的周長。

          生:我們把圓沿著尺子滾動一周,這一周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我們是用線量出圓周長的一半在乘以2,就可以求出圓的周長。

          師板:線繞、滾動、拉直 化曲為直

         。2)探究發(fā)現圓周率和圓的計算公式

          師:我們同學真是太棒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找到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圓形跑道的周長是多少?

          生:不行,圓太大了,測量不出來!

          師:哦,太大了不容易測量。那大家看,老師畫一個小圓,你能不能幫老師測量出來它的周長?

          生:有些圓的周長沒辦法用繞線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出來

          師: 那咱們能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我們知道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和什么有關系呢?

          生: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關系,直徑越長圓越大,所以周長也就越大,

          師:有道理!那大家來猜一猜,周長和直徑有怎樣的關系?

          生:周長是直徑的2倍, 生:他們一樣長, 生:我覺得這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4倍)(3.5倍)

          師:大家猜得可真起勁呀!那到底圓的周長和直徑有什么關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動手量一量,算一算,

          師:說的真好,這可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動手做來驗證一下。同學們想試試嗎?每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個圓,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測量。聽好要求:1、小組同學作好分工,選好測量員、記錄員、匯報員。2、記錄員要及時地把測量員測量的數據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師:好,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實物展臺交流。

          師:大家仔細觀察分析,看能發(fā)現什么?

         。ɡ迕祝 圓的直徑

         。ɡ迕祝 周長與直徑的商

         。ūA魞晌恍担

          生:我發(fā)現了這三個圓的大小雖然不一樣,但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商都是三點幾。

          生: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看來大家的發(fā)現都一樣,那我們再來看看電腦小博士是不是也發(fā)現了這樣的規(guī)律?(課件直觀展示三倍多一點)

          生: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師:說得真好。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數,!你們的這個發(fā)現和許多大數學家的發(fā)現不謀而合,

          師:人們通常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關于圓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說,

          生:我知道我國古代有個數學家較祖沖之好象和圓周率有關系,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關的資料,大家想看嗎?

          看屏幕,這就是祖沖之,(課件介紹祖沖之 )

          師:我們通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了也就是圓周率(板書:Cd=)你能通過圓的直徑求它的周長嗎?用字母表示出來。通過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

          生回答、師板書:Cd= C= C=d

          d=2r C=2 C2=r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9

          教學內容:2,5倍數的特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2,5的倍數特征的過程,理解其特征,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知道奇數、偶數的含義,能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2、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fā)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觀察、猜測和討論過程中,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3、有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和信心。經歷觀察、歸納、類比等學習數學的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教學重點:理解2,5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對有關信息如何進行收集、分析、歸納發(fā)現數的特征

          一、提示課題

          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領全體同學進行探索活動,探索的知識是“2,5的倍數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探索活動

          1、2,5的倍數的特征

         、、給出幾個式子,找找誰是誰的倍數,觀察發(fā)現是2或者5的倍數,引出今天的課題2,5的倍數的特征。

          8÷4=2

          6÷3=2

          10÷5=2

          15÷3=5

          20÷4=5

          8,6,10都是2的倍數。10,15,20都是5的倍數

          那我們今天來學習2,5的倍數的特征

         、、游戲

          班上20位同學,老師按照每組5位同學,按順序排列了序號為1-20號。

          1.請序號為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2.請序號為5的倍數的同學舉起手

          3.請序號既是2又是5的倍數的同學舉起你們的雙手

          1.2,4,6,8,10,12,14,16,18,20

          2.5,10,15,20

          3.10,20

          學生總結歸納出2,5的倍數的特征

          學生完成后,展示結果:

          2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

          在學生理解2的倍數的特征的基礎上,師說明偶數和奇數的含義,并板書: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實踐檢驗

         、俪鍪1~100的數字表格

          ②在表中找出2的倍數,并做上記號。

         、墼诒砀裰姓页5的倍數,師做記號。

         、芗仁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做記號。

         、菄L試判斷

          出示數字:70、90、85、105、120、92、88、104、106

         、倥袛嗄男┦2的倍數,哪些是5的倍數,哪些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趯W生運用乘法或除法計算,來驗證判斷結果。

         。4)歸納總結,并板書。

          三、鞏固練習

          1、找出2、5的倍數。

          1 21 30 35 39 2 40 12 15 60 18 72 85 90

          (1)找出2的倍數、5的倍數。

         。2)哪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2、火眼金睛辨對錯:

         。1)偶數都是2的倍數。 ()

         。2)210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

         。3)兩個奇數的和不一定是偶數。 ()

          3、猜數。

          從左邊起:

          第一個數字最大的一位偶數

          第二個數字5的倍數

          第三個數字最小的奇數

          第四個數字不告訴你

          不過這個四位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4、任選兩個數字組成符合要求的數:6、0、9、5

         。1)奇數

          (2)2的倍數

         。3)5的倍數

         。4)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5、□里能填幾?

         。1)2的倍數:8□

         。2)5的倍數:7□ □□

          四、課堂小結:

          2和5的倍數的特征是我們已經研究過了,3的倍數會有什么特征呢,我們下節(jié)課研究。

          五、板書設計:

          2,5的倍數的特征

          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的數

          2的倍數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

          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36—37頁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3課,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動,分數量比較多的物體。此前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小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經驗!鞍20塊糖果平均分5個小朋友”,是本節(jié)課承上啟下的實踐活動,通過具體操作及與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樣性、合理性;還要“把你分的過程在表中記錄下來”,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給小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經驗與策略。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經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操作,感受大數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樣化與合理性。

          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有效的小組活動,在實踐和交流中,培養(yǎng)優(yōu)化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糖果一袋,糖果圖片,小棒若干根,統計表若干根。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復—均分。

          1、老師帶來了8個糖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他倆都高興?什么是平均分?

          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擺了幾個正方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星期天,幾位小朋友到樂樂家給樂樂過生日,樂樂拿出了一些糖果與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難題了,他們不知怎么分了,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這節(jié)課我們和樂樂一起分糖果。(課件出示圖片)

          師:仔細觀察圖片,從圖中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觀察,獲取信息。能夠發(fā)現“有5個小朋友”和“20塊糖果”。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如果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塊?”也可能是“分一樣多,怎么分?”“夠分嗎?”“能正好分完嗎?”等等。

          教師接著學生說:“這正是樂樂遇到的難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設計思考: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參與,更是為了讓學生從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以幫助小朋友分糖果為情境,讓學生本能產生互動,同時能讓每個學生得到參與。]

          三、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示范分一分并記錄。

          教師提出,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可以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出示表格)

          師:現在通過這個表格,你能了解老師分的過程和結果了嗎?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2、用學具代替糖果小組內分一分。

          師:我們就用5個圓片代替5個小朋友,20個糖果圖片代替20糖果。先想想你準備怎樣分?然后,動手分一分。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之上的,先讓學生想一想怎么解決,引發(fā)學生思考,使下面的活動為解決問題而進行。同時,用統一的學具代替實物分一分,為脫離一切物質屬性,抽象出除法算式打下基礎。]

          師:同學們都很快地利用學具分一分,可是老師發(fā)現你們的分法并不一樣,誰愿意展示一下你們組分的過程?

          [設計意圖:給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由于存在個體差異,學生分法會不相同,正好可以從中體會分法的多樣性及結果的一致性。對于記錄這樣復雜的活動過程,學生是有困難的。所以,先讓學生感受到做記錄在活動和交流中的優(yōu)勢。讓所有學生試著記錄自己的過程,既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運用“枚舉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也為后續(xù)的小組活動打下重要基礎。]

          3、交流方法,比較、反思。

          師:請觀察不同分法,哪種方法和你的一樣,你能來介紹一下嗎?

          生介紹分的方法。

          師小結:同學們的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時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歡哪一種?

          預測:更多的學生會喜歡一次分完。理由是簡便快捷。也不排除會有喜歡多次分完的,教師要給學生時間,等待學生從下面的大數目的分小棒活動中,自己發(fā)現用乘法口訣幫助平均分的好處。

          師:那好,你能根據你所喜歡的分法,再分一次數目更大些的嗎?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交流、傾聽,體驗分法的多樣化與結果的一致性。及時表揚利用口訣一次平均分的學生,同時引導學生比較和反思,優(yōu)化自己的.策略,提升數學認知,為后續(xù)學習打基礎。]

          四、拓展活動,鞏固提升。

          1.提出問題。

          要把40根小棒平均分給你們小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2.活動準備。

          (1)小組分工,明確要求。

          師:一會兒大家要在小組內分一分,并把分的過程記錄到這張表格上(出示表格)。

         。2)小組商定方法。

          師:請各小組先商量一下,想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幾塊比較合適。每個人都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選擇一個分法。動手分一分,做好記錄。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任務!

          [設計意圖:有了分糖果活動的基礎,學生會想到用口訣來平均分,但40根小棒相對于20塊糖果,是一個大數目。讓學生先商量一下分法,能夠避免盲目、無效的活動。另外,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經歷不是很多,缺乏經驗,需要教師引導分工和組織示范。]

          3.小組活動

          學生小組內分一分。

          4.匯報交流。

          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本組的學生做補充,其他組的學生做檢查。

          [設計意圖:展示一些小組的記錄,讓學生感受分法的多樣性,同時,引導學生交流,意在讓學生評價一下哪些分法更簡便、更合理,給學生反思、調整的機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反思、優(yōu)化自己的策略。]

          五、數學游戲,活動延續(xù)。

          師明確游戲規(guī)則。

          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師:這個游戲有趣嗎?課后可以和家長、同學繼續(xù)進行。

          [設計意圖:此游戲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繼續(xù)進行平均分的活動。也是給學生一個自主經歷不定的數目平均分的過程,為以后除法中有效試商打下堅實基礎。]

          六、總結收獲,課外延伸。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許多分一分的活動,都是怎樣分的?從中,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師小結: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動中,都是平均分的;可以有多種方法,結果卻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幫助快捷地完成任務;有時會正好分完,也可能會有剩余……

          七、布置作業(yè)

          1、課后找一些大數目的物體分一分,利用表格記錄分的過程。

          2、回去后和家長繼續(xù)玩分糖果的游戲,可以自定游戲規(guī)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本課的活動,說一說收獲,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梳理,再次提升。實踐性作業(yè)是與生活中的平均分現象聯系起來,是對大數目的平均分活動的延伸。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和親身操作,完全能夠獲得最終結果,并記錄下來,積累平均分的經驗,為下節(jié)課學習除法奠定基礎。]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1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知識的價值,并在此過程中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識目標:通過活動在現實情境中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

          3、能力目標:經歷把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單明了、抽象概括的特點和優(yōu)勢。

          教學重點:

          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數

          教學難點: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有哪些好處?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等。請學生結合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說說其含義。

          3、用s表示面積,c表示周長,a表示邊長,b表示寬,寫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運算符號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寫出來。

          二、新授。

         。1)引導學生看書提問: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紅大30歲。 b、當小紅1歲時,爸爸()歲,??

          師:這些式子,每個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齡。

          (2)啟發(fā)學生: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嗎?(可讓同桌的兩個同學小聲討論)

          結合討論情況師適時板書:

          法1:小紅的年齡+30歲=爸爸的年齡

          法2:a+30

          提問:比一比,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表示方法,為什么?讓學生發(fā)表各自意見。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表示小紅的年齡,30表示爸爸比小紅大的年齡,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齡)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數?a能是200嗎?為什么?

          (3)結合關系式解答:當a=11時,爸爸的年齡是多少?學生把算式和結果填在書上。

          2、小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運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數量。

          引導學生看書討論:(可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1)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嗎?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4)圖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是多少?

          請小組派代表回答以上問題。

          3、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p48做一做集體評議。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算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并討論:比標準體重輕說明什么?如果比標準體重重,又說明什么?

          3、獨立解答p49第4題做完后在投影儀上展示評議。(問問字母、式子表示的含義)

          四、作業(yè):

          1、獨立完成p50第5題

          2、獨立完成p50第6題

          解答第6題時可提問:u =t =讓學生掌握三種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注意巡視指導求式子值的書寫格式。

          板書:

          a=30=11+30=45

          課后反思: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現狀

          傳統的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F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但是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缺乏實踐應用的能力。我國現有的數學教材與實際生活相脫離,應結合實際生活所需的數學知識,來改造數學教材。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中數學知識,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際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同時,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用數學的思維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

         。ㄒ唬⿺祵W教學生活化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有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然而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教師不再按教材內容去講解,而是著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使用教材。改變原有的數學教學方式,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身邊的數學問題,更開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就很難給學生提供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的環(huán)境,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更好地將數學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探索機會,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ǘ⿺祵W教學生活化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數學知識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生活中找到許多與數學相關的問題,收集起來和同學們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并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數學問題,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能夠極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將生活時間與數學教學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滿熱情地去學習數學知識。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一)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將數學中的理性知識轉變成生活中具體的問題,讓廣大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并通過學習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完善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轉變的過程,也能夠使廣大學生認識到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激發(fā)其學習數學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數學教學過程

          1、在課程進行之前,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儲備學習能力

          數學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珍惜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這是實現學生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要對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密切的關注,并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生長點和起步點。并在此基礎之上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數學教學工作。這不僅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3、做好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反饋工作

          在數學教學生活化實施過程中,要重視教學反饋和評價。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學與生活并非要達到嚴格意義上一致。它的開展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實現學生由經驗的感性認識到理性的思維能力的轉變,最終再回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去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具體的問題,使數學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ㄈ┥罨臄祵W教學方法研究

          1、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使用平實的生活語言

          數學學科講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學生理解和學習。數學教師應使用平實的生活語言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充分理解。

          2、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游戲與活動

          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經驗的成長過程,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在生活中,積累經驗的最有效途徑是游戲和活動。游戲和活動可以極大地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增加教學趣味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

          3、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數學教學評價要特別重視數學評價體系的發(fā)展性功能,同時也要逐步淡化評價體系的選拔性功能,將評價工作作為改善教學工作的重要舉措,評價工作的開展既要密切關注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發(fā)展,也要重視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評價,真正做到全面評價,既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要重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fā)展,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評價。

          四、結語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能使數學教學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的更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協調好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這些都是目前我們生活化數學教學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要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更好實施與發(fā)展。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12

          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理解求平均數的意義,掌握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二)通過題目設計,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養(yǎng)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求平均數的意義及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用具

          教具:電腦軟件、投影片。

          學具:判斷卡。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書,小軍有20本書,小明和小軍平均每人有幾本書?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個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級一班分成3組投籃球,第一組投中28個,第二組投中33個,第三組投中23個,平均每組投中多少個?

          由學生自己解答(列式計算)針對第③題提問:

         、僬f出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

         、谇笃骄鶖当仨氈朗裁礂l件?

         、壅f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板書:投中總個數÷組數。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 1:

          五年級一班分成3組投籃球,第一組10人,共投中28個;第二組11人,共投中33個;第三組9人,共投中23個。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讀題后,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題。(投影片)

         、倮1和準備題③比較,題目有什么異同?(從條件和問題兩方面考慮。)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必須先知道什么條件?

          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板書:投中總個數÷全班總人數。

          教師:投中總個數和全班總人數題目中給了嗎?怎么辦?

         、谕吨锌倐數和全班總人數知道之后,怎樣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嘗試自己列式,然后討論訂正。

          板書: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個?

          28+33+23=84(個)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84÷30=2.8(個)

          教師:綜合算式怎樣列?(學生試列式,再討論訂正。)

          板書:(28+33+23)÷(10+11+9)=2.8(個)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個。

          教師:對比例1和準備題③你能發(fā)現解答方法有什么異同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同的情況?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級二班3個組投中籃球情況統計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教師:例2和例1比較,有什么異同?

          明確:例1和例2的問題一樣,但已知條件不同。

          教師: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要知道什么條件?(學生試做,然后說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討論,如果有不同意見互相交換,最后弄清怎樣是對的。)

          板書: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個?

          2.5×12+3×11+3.2×10=95(個)

          由學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個。

          教師: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板書:(2.5×12+3×11+3.2×10)÷(12+11+10)。

          討論:對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教師:求平均數時,有時不能除盡,這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取近似值。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小亮讀一本書,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頁,后3天平均每天看8頁。小亮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頁?(先說思路,再列式計算。)

          2.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傩±罴庸ひ慌慵,前2時加工28個,后3時加工36個,平均每時加工多少個?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谝惠v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前5時平均每時行60千米,后3時平均每時行56千米,這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平均每時行駛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課堂總結(學生總結)

          教師:解答求平均數應用題應注意哪些問題?

          ①明確問題求的是什么平均數;

          ②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15:1,2,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較簡單的求平均數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并鞏固平均數的意義以及求平均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難點。通過準備題與例1的'對比突出重點,學生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讓學生充分討論、嘗試例2,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答問題的能力,從而突破了難點。

          本節(jié)新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例1,加深對平均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的理解,共分3層。

          第一層:由準備題與例1對比,找出異同點;

          第二層:由問題出發(f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層:列出分步和綜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學例2,強調根據題意確定算法,可分3層。

          第一層:出示例2,審題找出與例1的異同點;

          第二層:分組討論解題方法;

          第三層:列出分步、綜合算式。

          第三部分:對比例1、例2,找出異同點,從而加深對平均數應用題解題方法的理解。

          板書設計(略)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13

          比的意義這節(jié)課是開啟課。是比和比例這一單元的知識核心,對以后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冊第47~48頁,是該單元的開端。講好本節(jié)課,可以影響一大面,使教師一開始就掌握教學的主動。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fā)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正因為如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把兩種量組成比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求比值。

          教學關鍵: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針對上述教學目標,可對教材做如下處理:

          一、復舊遷移,導題定向復舊遷移。

          主要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連結點。即:復習了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為知識的遷移。為學習比的意義平坡架橋。然后由除法轉化為另外一種比較兩種數量的方法,自然導題定向,提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是:

         。保卮穑

         。ǎ保┓謹岛统ㄓ惺裁搓P系?

          (2)除數能否為零?分數的分母能否為零?

         。玻惺浇獯穑海ㄉ谑,師板演)

          (1)一面紅旗,長3分米,寬2分米。長是寬的幾倍?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ǎ玻┮惠v汽車,2小時行駛10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ǎ常┮胄抡n剛才復習的這兩道題(指板演),都是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都是用除法進行計算的,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比)這節(jié)課我們要懂得比的意義,會求比值。(板書比的意義)

          二、探索發(fā)現,總結規(guī)律

          探索發(fā)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實現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比如,教學比的意義的時候,要分如下三個層次進行:

         。保虒W比的意義,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

          (1)比的意義同學們準確地回答了復習題2中的第1題,用32求出了長是寬的幾倍,這是用除法表示長和寬的關系。32也可以寫成3比2(板書3比2),表示長和寬的比。問:誰和誰的比是3比2?(長和寬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幾比幾?(2比3),表示誰和誰的比呢?(表示寬和長的比)。結合第2題,問:1002可以表示為幾比幾?

          表示誰和誰的比?(100比2,表示汽車所行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同學們注意觀察這兩個例子,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比?(答略)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板書)指名讀、齊讀比的意義。

         。ǎ玻┍鹊淖x寫方法除法的`運算符號是除號,表示比的符號是什么呢?是比號,寫作:(板書),讀作比。3比2可以寫作3∶2(板書)讀作3比2。問:2比3,100比2同學們會寫嗎?讓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動手在桌子上寫。

          (3)比的各部分名稱∶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書如下)3......前項∶......比號2......后項=32=1......比值12

         。ǎ矗┚毩暎ǹ椿脽翥y幕)

         、僬f出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書,分給4個班級,平均每班分到()本書;圖書的本數和班級數的比是()。b.學校開運動會,六年一班有10人參加賽跑,7人參加跳高比賽。這個班參加賽跑和跳高的人數的比是()。(5)通過上面兩道題的練習,你知道寫比時要注意什么嗎?小結:寫比時,要注意誰比誰,誰是比的前項,誰是比的后項,次序不能顛倒。

         。玻虒W求比值的方法。

         。ǎ保﹩枺菏裁唇斜戎?(略)比值的定義掌握了,那應該怎樣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同學們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練習求比值。

         。ǎ玻┣蟊戎担⒄f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結:比值是一個數,可用整數、小數和分數表示。

         。常虒W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

         。ǎ保场茫玻剑常部梢姳群统ㄓ兄芮械年P系,比的各部分相當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在復習時同學們回答得很準確,從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呢?(略)結合學生說的比、除法、分數三者的關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表。

         。ǎ常└鶕群头謹档年P系,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3∶2可寫作32,仍讀作3比2,不能讀作二分之三。

         。病茫、100∶2讓學生寫。

          (4)問:比的后項能否為零?為什么?

          三、反饋矯正,貫徹始終

          是指把系統的某一部分輸出的信息回到輸入部分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把信息輸送給教師,供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外,更是學生自我調控的過程。

          那么,反饋矯正,貫徹始終,本節(jié)課是指在邊講邊練之后,還要進行綜合練習。綜合練習的內容做到由淺入深。先練習寫比,又練習判斷題,通過正確,錯誤的對比,使學生明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區(qū)別,最后安排發(fā)展性練習,寫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寫出兩個直接量的,還要寫出兩個間接量的比,如寫出速度的比。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讓全班同學吃得好,還讓尖子學生吃得飽。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14

          生:交流“移”“算”的具體想法。

          追問:這里為什么÷5?男生為什么÷4?

          說明:要把總數平均分給對應的人數,才能得到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

          反思:6表示什么?與王蕾投中的6個意思一樣嗎?

          3. 解決問題:男生投得準一些。

          4. 回顧反思:

          剛才我們比男生、女生誰投得準一些,這里的“準一些”,比的是什么?

          板書課題:平均數

          【設計意圖:求男生的“平均數”借助學具板的移動操作、記錄算式、同桌交流等活動,為學生理解“平均數”提供感性支撐,使學生較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同時,滲透學習的過程結構、方法結構,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獨立學習。求女生的“平均數”是運用結構,自主嘗試方法。通過除數對比,滲透總數與份數的對應關系;通過平均數6與個人6的.對比,進一步理解平均數表示的是整體水平;仡櫡此济魑谩捌骄鶖怠北容^的合理性,有利于學生感受“平均數”的本質!

          二、 實際運用,理解平均數

          (一)想想做做1

          (1)平均每個筆筒里有多少支筆? 你怎么想的?

          (2)快速反應

          2、4、6的平均數是( );9、11、13的平均數是( );10、20、30的平均數是( )。

          【設計意圖:運用掌握的方法求一組數的平均數,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二)想想做做2

          情境:三條絲帶,分別長14厘米、16厘米、24厘米。這三條絲帶的平均長度是多少?

          (1)選一選,平均長度可能會是哪一個?怎么想的?

          A.14厘米 B.18厘米 C.24厘米

          (2)議一議:為什么不選14厘米?24厘米?

          (3)算一算,平均長度到底是多少。

          (4)快速反應:4個小朋友的平均身高范圍在( )——( )之間【圖】

          【設計意圖:感悟平均數的范圍在最大數和最小數之間!

          (三)男生平均數的變化情況

          (1)個體數量增加,平均數增加

          如果李明投中6個,男生平均個數會不會變?怎么變?

          變成幾了?快速找一找!

          如果投中10個呢?平均數變成了幾?

          (2)個體數量減少,平均數減少

          如果王華投中6個,男生平均個數會怎么變?平均數是幾?

          如果張勇投中5個、沈文投中7個呢?

          (3)發(fā)現平均數隨個體數量的變化而變化

          【設計意圖:感悟“平均數”的敏感性。】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的“平均身高”“平均水深”“平均每人投中個數”“平均每個筆筒的支數”都是一組數的平均數,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平均數。

          生活中的平均數信息【PPT】

          帶著今天對“平均數”的認識,走進生活,你會有更多的發(fā)現和收獲。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15

          教學目標:

          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數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教學重點: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個蔬菜基地,第一季度收蔬菜30萬千克,第二季度收蔬菜39萬千克。

          1、根據算式提問題。

          30÷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算式畫出線段圖,教師適時進行指導。

          讓學生明確:要畫兩根線段;表示單位“1”的線段一般都畫在上面,比較的線段畫在下面;問題用?或()%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來。

          3、出示新的問題:第二季度的蔬菜產量比第一季度增產百分之幾?

          二、呈現問題,探究新知

          1、理解問題,思考:把誰當作單位“1”,誰與單位“1”在比較。

          2、把問題在原先的線段圖上表示出來,并說一說誰是誰的百分之幾。

          3、:求第二季度的蔬菜產量比第一季度增產百分之幾,就是求第二季度蔬菜產量比第一季度增產的是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幾,簡單地可以概括為“增產的產量是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幾”,先求出增產的產量,再除以第一季度的產量。

          4、列式:(39-30)÷30=9÷30=0.3=30%

          5、對比問題、算式、線段圖,指出各部分之間的對應關系。

          6、如果把問題換成“第一季度的蔬菜產量比第二季度少百分之幾”,又應該如何解答?

          畫線段圖,把問題補充完整,再列式解答。

          7、想一想,還可以怎樣算?說說算理。

          8、試一試:

          向陽商場一月份營業(yè)額是萬元,二月份營業(yè)額是250萬元。二月份營業(yè)額比一月份增長了百分之幾?一月份營業(yè)額比二月份少百分之幾?

          要求:把問題改變成:( )是( )的百分之幾?并畫出線段圖,再列式解答。

          三、鞏固新知,遷移應用

          1、基本訓練

          練一練1,

          補充幾道線段圖的練習,加強學生對線段圖的理解。

          2、遷移訓練

         。1)一塊銅鋅合金重20千克,其中含銅16.4千克。這塊合金的含銅量是百分之幾?含鋅量是百分之幾?

         。2)一個工程隊原來每天修路2.4千米,現在每天修路3千米。增加了百分之幾?

         。3)一個鉛筆盒原來賣20元,現在降低了5元。降低了百分之幾?

          四、全課

        【學問藏在書本里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藏在書本里的精彩作文范文02-06

        學問藏在生活里作文11-05

        學問藏在生活里作文04-19

        學問藏在一針一線里02-18

        學問作文03-09

        學問的作文01-24

        寫學問的作文05-17

        藏在書中的精彩作文10-19

        藏在心底的作文05-12

        生活中的學問作文03-08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