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好句>語錄>簡潔的禪意的語錄50條
        簡潔的禪意的語錄50條
        更新時間:2024-02-07 17:59:08
        • 相關(guān)推薦
        簡潔的禪意的語錄大匯總50條

          對待輸贏最好的辦法是放下輸贏,太看重名聲利益,太在乎行動的結(jié)果,往往會導(dǎo)致失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禪意的語錄50條,希望大家喜歡。

        1、看過人生繁華,還是平淡最真。人生只有經(jīng)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會去珍惜,人非圣人,誰能無錯,看淡一切,一切也就過眼云煙,如果真的忘不了,就默默地珍藏在心底的最深處,藏到歲月的煙塵觸及不到的地方。

        2、或許,轉(zhuǎn)身是為了忘卻,可,轉(zhuǎn)過身,卻發(fā)覺,有一種撕心裂肺叫做思念。

        3、生活里我們要檢查自己那些逃避的念頭和拖延的理由,這個世界怎么樣,它和我們的心地是不是溫和有關(guān)系,和我們的心態(tài)是否友好有關(guān)系,這天下事就像牙齒咬舌頭,一切都在協(xié)調(diào)中存在。

        4、天上太陽再燦爛,陽光再普照,如果土壤里缺乏種子,也不可能發(fā)芽,更不可能開花結(jié)果一般。我們應(yīng)當(dāng)從孝順父母、提升道德修養(yǎng)、保護(hù)環(huán)境與關(guān)愛生命做起,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庇護(hù),才能獲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

        5、問:"人人若離開惡人,究竟惡人要望誰救度他去歸正路呢?"答:"此分菩薩非菩薩,有正知見無正知見而言,菩薩有大慈悲,一例普度,自于惡人而不遠(yuǎn)離。有正知見者,縱不能化度惡人,亦不致被惡人轉(zhuǎn)變,離與不離,無益亦無害也。若非菩薩,又無正知見,試問親近惡人,果何取乎?"——牽炳南居士

        6、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民族絕無自信,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國 家也難以真正強(qiáng)大。中國人或許有理由對近幾十年的經(jīng)濟(jì)繁榮沾沾自 喜,但絕不能對繁榮背后的重重危機(jī)熟視無睹。政治生活、經(jīng)濟(jì)生 活、文化生活是支撐一個國家穩(wěn)定的三足,缺一不可。三足缺一,國 家的大廈都有傾塌的危險。

        7、在佛家眼中,心中無物,四大皆空。我們雖達(dá)不到這種境界,但也應(yīng)當(dāng)時時擦拭心中雜念,以使其不被塵世所染。

        8、佛法其實很平凡,修行之道無非平常生活,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問題是許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尤其當(dāng)壓力纏身時,心心念念都是煩惱,又何來吃飯睡覺的平常心?

        9、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那就是心中的力量!

        10、懂得感恩,才能更上一層樓。很多成功的人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經(jīng)驗 時,總是提到感恩意識特別重要。富蘭克林把自己的成功主要歸于經(jīng)常有 感恩的心。因為感恩使自己謙虛,不至于驕傲自大。美國著名企業(yè)家福特 在成為世界巨富以后,不忘自己富裕的根本在哪里,多次大幅提高工人的 工資,并改善員工的待遇,員工脫貧以后,更熱愛企業(yè),使企業(yè)效益 更好。

        11、如鳥為求食,不知避羅網(wǎng),貪愛于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魚,游泳網(wǎng)者前,便為他所執(zhí),豈非自傷損?女若捕魚人,諂誑猶如網(wǎng),男子同于魚,被網(wǎng)亦如是。《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一

        12、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如鳥空中只么飛,無取無舍無憎愛。若會應(yīng)處本無心,始得名為觀自在!痘勰艽髱煼ㄋ谩に究丈奖緝舳U師》

        13、的真實寫照,自然的感召力是無窮盡的,無須張揚,也自會聚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

        14、長江澄澈印蟾華,滿目清光未是家。借問漁舟何處去?夜深依舊宿蘆花。——《從容錄》

        15、心存善良之人,他們的心滾燙,情火熱,可以驅(qū)趕寒冷,橫掃陰霾。善意產(chǎn)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觸,往往智慧得到開啟,情操變得高尚,靈魂變得純潔,胸懷更加寬闊。與善良之人相處,不必設(shè)防,心底坦然。

        16、喧鬧中的孤單,要么是一種真孤獨,要么是一種真寧靜。

        17、禪定是開啟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門,它的本質(zhì)是幫人解脫,讓世人從對名利的追逐與占有中解脫出來,達(dá)到身心的徹底放松,既不為生老病死所困惑,也不被喜怒哀樂所糾纏。

        18、我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最不忘念誦的四句非常重要的佛法,就是頂果法王寫的:"不要忘記上師,時刻至誠祈禱;不要忘記自心,時刻觀照本性;不要忘記死亡,時刻觀修無常;不要忘記眾生,時刻回向祈愿。"

        19、每個人都愿意享受快樂,不希望遭受痛苦:然而,人人選擇快樂的標(biāo)準(zhǔn)和目標(biāo)卻大不一樣。凡夫為了追求暫時的快樂而失去長久的快樂,而行者為了長久的快樂而選擇暫時的苦行。真正的修行人絕不會沉迷名利,更不會羨慕金錢和權(quán)威。因此,修行者的選擇是積極的,心態(tài)是樂觀的,精神是充實的,人生是燦爛,且光明的。

        20、每個人生于世上,都有自己的固定社會角色。

        21、人們來到這個世界之時不曾帶來什么,去時也帶不走什么。佛看見眾 生在苦海里掙扎、追逐,就淚水漣漣,悲從中來,他教我們一切隨緣;看 見眾生歡欣的生活,就慈愛溫和,和和氣氣,教我們惜緣、惜生,安享生 命之樂。于人生際遇看得淡,守得定,惜緣,隨緣,得生之樂趣,生之 自在。

        22、俗話說:"行道要如水,立志要如山。不如水,不能曲達(dá);不如山,不能堅定。一對生活懷有積極態(tài)度的人,往往是胸中有志的人。他們的理想可以大如一座山峰,迎向風(fēng)雨、傲視霜雪而巍峨不倒;也可以小如一株野草,嫩葉匍匐于塵埃,根脈卻伸向大地。

        23、人生若得如云水,鐵樹開花遍地春。水往低處流,云往天上飄,一切都自然與諧地發(fā)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禪悟的心得。寧靜的心,質(zhì)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24、慢心自恃的人,往往會高夸對經(jīng)文理解的重要,而輕視什么也不懂、只會一句一句念佛的人。這是因為,思維分別念的"理解"是他的長處,而絕思絕議的念佛正暴露出他的短處,為了揚長避短,故作如是說。

        25、不管是為了修行還是工作,都要抱持專注于一的精神。

        26、以大乘大菩薩戒,謂觀唯心,本無外色,無色可破,相空亦無,離取相過,故名持戒。又云:一切凡圣戒,盡心為體。

        27、現(xiàn)實生活中,女人往往會愛上和自己的個性完全相反的男人。

        28、將放不下的徹底放下,因為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想背的東西,重得你背不動。背不動就不要強(qiáng)背,強(qiáng)背的結(jié)果,既壓垮了自己,也摔碎了對方。

        29、人之所以陷入名利旋渦不可自拔,往往是因為錯信名利的永恒,于是控制不住膨脹的欲望,被權(quán)力和金錢迷了心竅,執(zhí)著于永久擁有。其實世間任何擁有都只是過程,就連人的生命也只是一個過程。

        30、善的緣起,當(dāng)我們在紅塵迷途中彷徨往復(fù),不知路在何方時,你可知,有一盞心燈一直在照亮你?

        31、低調(diào)做人雖然看似平淡,但它其實是一種高深的處世謀略。一個人應(yīng) 該保持低調(diào)做人,只有這樣才可以使你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 界的事物所左右,才能夠保持冷靜,才能夠務(wù)實,這也是一個人成就大事 最起碼的前提。

        32、有的孩子沒有用功,成績還很好;有的孩子認(rèn)真努力,成績卻不佳;有福報的人沒有吃苦,也能擁有成功;福報不足的人一生勞累,卻失敗重重;身體健康的人不注重養(yǎng)生,仍然平安無。簧眢w虛弱的人小心調(diào)理,還是疾病纏身。這些都足以證明因果的存在,若沒有前世的因果,怎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33、慈悲和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猶如鳳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鳳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體一般,慈悲和智慧既是兩面,又是一體。

        34、諸有為法才得自體,從此無間必滅歸無,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zhuǎn)至余方。(古印度)世親《俱舍論》卷十三

        35、做實事才是做好事,要有做事的方法和智慧,才能實實在在地幫助他人。

        36、德國的格里特說:"應(yīng)當(dāng)教給思考方法,而不是教給思考好了的事。"我們所能看到和讀到的固然都是事實,但并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關(guān)鍵不在你做了多久,重要的是是否有進(jìn)步。明確判斷才曩正心的根本。

        37、什么樣的人生才稱得上富足。內(nèi)心深處有活源?兹鸽m有色嚴(yán)身,不如鴻鵠能高飛;世人雖有富貴力,不如學(xué)道功德深。——《大智度論》擁有得多,人不一定滿足;擁有得少,人不一定貧乏。有錢不一定快樂,沒錢也可以安心自在,真正的財富從心頭來,真正的富足也不以物質(zhì)為衡量。人可以窮,心不能窮,讓心里的能源,取之不盡;讓心靈的健康,用之不竭。

        38、得與失,不過相對而言。沒有絕對的得,也不會有純粹的失。人生往往就是這樣,當(dāng)你認(rèn)為得到時,可能你正在失去其它東西;當(dāng)你覺得失去時,或許你已經(jīng)得到另一些東西。得與失,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放棄。沒有一種選擇十全十美,沒有一次決定萬無一失。只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人生就不會迷茫。

        39、有一句禪語叫掬水月在手。雖然月亮在蒼天之上,但是如果我們開啟智慧,掬一捧清水,月亮美麗的臉龐就可以出現(xiàn)在掌心之中。人生也是如此,如果能在生命的極點奮力一搏,或許會看到一處全新的景觀。

        40、我們沒辦法制止別人對我們的傷害,但如果我們有了智慧,就可以不接納傷害。

        41、當(dāng)一個人放下恩恩怨怨或者種種事事非非的時候,他就會覺得:天底下沒有什么困難、沒有什么人可以妨礙我、打倒我。

        42、修行說難,一點也不難。對于出家人來說,就看我們能不能生起來對佛菩薩的信心,能不能摸頭自省知道自己是來干什么的。

        43、根據(jù)佛的教誨,疑是五蓋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實見到真理,并能障礙一切進(jìn)步。

        44、佛曰:諸修多羅隨順一切眾生心說,而非真實在言中。

        45、修道人無論用什么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種貪心,有了貪心,就障礙智慧、靈感與自性光明。

        46、忌妒是很荒謬的,因為一個社會的繁榮,靠的是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組成分子。如果有人發(fā)達(dá)了,社會就能夠從中獲得利益,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對我們也是好的。我們?nèi)绻吹侥橙孙w黃騰達(dá),不要憤憤不平,而是要去想說,這樣對我們也有好處。

        47、妄身臨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虛;身本與影不異,不得一有一無,若欲存一舍一,永與真理相疏,更若愛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惱何居,不勞分別取相,自然得道須臾。

        48、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49、佛教信仰的目標(biāo)是涅槃,意譯"滅"、"滅度"、"寂滅"、"圓寂"等。是佛教全部修習(xí)所要達(dá)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回后的境界。

        50、若人作善己,應(yīng)復(fù)數(shù)數(shù)作;當(dāng)喜于作善,積善則受樂。善業(yè)未成熟,善人以為苦。善業(yè)成熟時,善人始見善。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