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陶淵明詩詞
        陶淵明詩詞
        更新時間:2024-08-14 18:37:04
        • 相關推薦
        陶淵明詩詞

        陶淵明詩詞1

          1、《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馀”。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2、《答龐參軍》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

          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

          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

          或有數斗酒,閑飲自歡然。

          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

          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

          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來?

          3、《詠荊軻》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馀情。

          4、《神釋》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

          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5、《還舊居》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

          今日始復來,惻愴多所悲。

          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

          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遺。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执蠡M,氣力不及衰。

          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6、《酬丁柴桑詩》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

          秉直司聰。惠于百里。

          飧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也諧。屢有良游。

          載言載眺。以寫我憂。

          放歡一遇。既醉還休。

          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7、《讀山海經》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蔫足有!

          馀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8、《讀山海經》

          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9、《擬挽歌辭》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10、《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阿作》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陶淵明詩詞2

          酬劉柴桑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養(yǎng)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

          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

          譯文及注釋:

          作者:孟二冬

          譯文

          隱居偏遠少應酬,常忘四季何節(jié)候。

          空曠庭院多落葉,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飽滿在南疇。

          我今如若不行樂,未知尚有來歲否?

          教妻帶上小兒女,趁此良辰去遠游。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

          注釋

          (1)酬:以詩文相贈答。

          (2)窮居:偏僻的住處。人用:指人事應酬。用:為。四運:四時運行。周:周而復始,循環(huán)。

          (3)空:此字諸本多有不同,或作“門”,或作“桐”,或作“閻”,或作“檐”,今從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從和陶本、焦本。牖:窗戶?憾,一種蔬菜。穟:同“穗”。疇: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詩與《和劉柴!吩姰斪饔谕荒,即義熙十年(414),陶淵明五十歲。從詩意來看,《和劉柴!纷饔诙褐,而此詩作于秋天。

          詩中以隱居躬耕的自然樂趣和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道理來酬答劉柴桑,盡管其中帶有消極的思想,但在樸素純和之中,卻洋溢著田園生活的樂趣。

        陶淵明詩詞3

          歸鳥其二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翼翼歸鳥,載翔載飛。

          雖不懷游,見林情依。

          遇云頡頏,相鳴而歸。

          遐路誠悠,性愛無遺。

          停云其四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翮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答龐參軍其五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昔我云別,倉庚載鳴;

          今也遇之,霰雪飄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豈忘宴安?王事靡寧。

          勸農其五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宴安自逸,歲暮奚冀!

          儋石不儲,饑寒交至。

          顧爾儔列,能不懷愧!

          命子其五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桓桓長沙,伊勛伊德。

          天子疇我,專征南國。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

          孰謂斯心,而近可得。

          命子其十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日居月諸,漸免子孩。

          福不虛至,禍亦易來。

          夙興夜寐,愿爾斯才。

          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勸農其六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命子其八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卜云嘉日,占亦良時。

          名汝曰儼,字汝求思。

          溫恭朝夕,念茲在茲。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停云其二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停云靄靄,時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

          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時運其三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齊業(yè),閑詠以歸。

          我愛其掙,寤寐交揮。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陶淵明詩詞4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鑒賞

          原詩譯詩

          白日淪西河(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太陽徐徐落入西山,明月緩緩走出東嶺。萬里明月清輝四射,浩蕩夜空閃閃發(fā)亮。絲絲寒風輕輕叩門,夜深才覺枕席寒冷。氣候變化始知換季,難以成眠才曉夜長。傾吐愁思無人應和,獨自舉杯與影對飲。無情日月棄我遠去,空有壯志無處施展。耿耿于懷憂傷悲泣,捱到天亮內心動蕩。

          陶淵明的詩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種深刻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即對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對于人類生活來說,其意義乃是長育的!峨s詩》第二首與第五首,所寫光陰流逝、自己對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業(yè)無成、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就具有此種意義。

          “白日淪西阿,索月出東嶺。迢迢萬里輝,蕩蕩空中景!卑⒄撸角。素者,白也。蕩蕩者,廣大貌。景通影,輝與景,皆指月光。起筆四句,展現開一幅無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晝去夜來,正是光陰流逝。西阿東嶺,萬里空中,極寫四方上下。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此一幅境界,即為一宇宙。而蕩蕩輝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實為陶淵明襟懷之體現。

          由此四句詩,亦見陶淵明筆力之巨。日落月出,并為下文“日月擲人去”之悲慨,設下一伏筆。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樸素淡。不妨比較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彪m然境界相似,風格則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換不得“素月”!帮L來入房戶,中夜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鄙纤木,乃是從晝去夜來之—特定時分,來暗示“日月擲入去”之意,此四句,則是從夏去秋來之一特定時節(jié),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涼風吹進窗戶,枕席已是寒意可感。

          因氣候之變易,遂領悟到季節(jié)之改移。以不能夠成眠,才體認到黑夜之漫長。種種敏銳感覺,皆暗示著詩人之一種深深悲懷!坝詿o予和,揮杯勸孤影!焙湍钊ヂ暎酥附徽。揮杯,搖動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將悲懷傾訴出來,可是無人與我交談。只有揮杯勸影,自勸進酒而已。借酒澆愁,孤獨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贝蠹s即是從陶詩化出。不過,陶詩澹蕩而深沉,李詩飄進而豪放,風味不同。“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贝硕,直抒悲懷,為全詩之核心。光陰流逝不舍晝夜,并不為人停息片刻,生命漸漸感到有限,有志卻得不到施展。

          本題第五首云:“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薄讹嬀啤返谑自疲骸吧倌旰比耸,游好在六經。”可見陶淵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濟天下,其根源乃是傳統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價值不能夠實現,此實為古往今來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詩中擲之一字,騁之一字,皆極具力度感。唯騁字,能見出志向之遠大;唯擲字,能寫出日月之飛逝。

          日月擲人去愈迅速,則有志不獲騁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苯K曉,謂從夜間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獲騁,不禁滿懷蒼涼悲慨,心情徹夜不能平靜。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終曉不能靜,志土悲懷,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結蒼涼無盡。

          陶淵明此詩,將素月輝景蕩蕩萬里之奇境,與日月擲人有志未騁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萬里之境界,實為陶淵明襟懷之呈露。有志未騁之悲慨,亦是心靈中之一境界。所以詩的全幅境界,自然融為一境。詩中光風霽月般的.志士襟懷,光陰流逝志業(yè)未成、生命價值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其陶冶人類心靈,感召、激勵人類心靈之意義,乃是長青的,不會過時的。陶淵明此詩深受古往今來眾多讀者之喜愛,根源即在于此。

        陶淵明詩詞5

          [晉]陶淵明《雜詩(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1。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2。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3!

          得歡當作樂4,斗酒聚比鄰。

          盛年5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6。

          注釋:

          1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意謂人與植物不同,生而無根,飄流轉徙如陌上之塵耳。丁《箋注》:“根蒂,猶言根柢。蒂與柢為同音假借字。”古《箋》:“《古詩》:‘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蓖跏遽骸豆{證稿》:“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衷疲骸h若風塵逝。’”

          2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意謂人如塵土隨風轉徙,無恒久不變之身,今日之我已非往日之我矣。

          3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意謂塵土飄轉,一旦落地即成兄弟矣,何必骨肉才相親乎?丁《箋注》:“《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庇衷唬骸把院伪卣嫱贾^之兄弟,凡人皆兄弟也。”淵明《與子儼等疏》:“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之內皆兄弟之義!

          4得歡當作樂:意謂得遇友好當作樂也。歡:友好。

          5盛年:壯年。

          6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古《箋》:“《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鲜瑁骸畾q月已往,不復留待我也。’”

          賞析:

          此詩言人生飄忽不定,短暫無常,既能相聚即為兄弟矣。遇友好則當以酒為樂,而不負此時光耳。末四句,非僅為飲酒而發(fā),呼應開首四句,亦寓勉勵之意于其中也。

        陶淵明詩詞6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試題】

          請從這首詩中選出你最喜歡的詩句寫下來,并簡要分析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答案示例:

         、俳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人雖身居鬧市,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聲,表達了詩人內心寧靜,脫離塵俗的思想感情。

          ②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表達了詩人超凡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鄄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詩人東籬采菊,抬頭見山,表現了他悠然自得,物我兩忘的思想境界。

         、苌綒馊障,飛鳥相與還。詩人通過黃昏中飛鳥結伴歸林的美好景色,表達了詩人擺脫束縛,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荽酥杏姓嬉,欲辨已忘言。詩人從大自然中悟到了無法言說的人生真諦,表達了詩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ㄗ筒┦20xx年初中學業(yè)考試語文試題)

          【注釋】

          1、《飲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題詠,不是一時所作。

          2、結廬:構筑房舍。結,建造、構筑。廬,簡陋的房屋。

          3、人境:人間,人類聚居的地方。

          4、而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囂聲。

          5、君:作者自謂。

          6、爾:如此、這樣。

          7、心遠地自偏:心遠離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8、悠然:閑舒的樣子。

          9、南山:指廬山。

          10、日夕:傍晚。

          11、相與:相伴,相交,結伴。

          12、此中:即此時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隱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義。

          13、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么表達。辨,辨識。

          【鑒賞】

          《飲酒》共二十首,按序文這組詩寫于詩人四十歲之后,是詩人剛離開彭澤令職位不久。《飲酒(其五)》是酒后題詠,歌頌田園生活恬靜閑適,表現自作與大自然契合的心境,是陶詩中著名詩篇之一。

          全文分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從開頭至“心遠地自偏”,著重敘說“心遠地自偏”。

          開頭兩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說自己雖住在然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車馬喧”,意上層人士之交往,古有“冠帶自相索”入說。陶家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后代,潯陽最有勢力的一族。盡管陶淵明這一支已呈衰落,但冷寂到門無車馬,終不可能。陶淵明為什么要這樣說,詩是以一對矛盾對立的句式為后文的設問埋下了伏筆。結廬(造屋)于人境(人世)就免不了人世交往的紛攏,車馬的喧鬧不正是擾擾人世的一個象征嗎?而人境中結廬的詩人卻恰要避開車來馬去人間的喧囂。

          第三、四兩句“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是說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自然要處于幽靜遠邈之處。這便作出一個富有深刻哲理的回答:心靈既遠遠地擺脫了世俗的束縛,那么處喧境也和居于偏僻之地是一樣的。環(huán)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心境恬淡靜譴,反過來,心境的恬淡靜謐也可使喧鬧的環(huán)境變得偏僻幽靜。詩人通過自身的體驗,形象地道出一個辯證的道理,這可謂由藝術通向辯證法認識論的一個奇跡。

          前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遠”是玄學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脫于世俗利害的的精神狀態(tài),“心遠”便是對那爭名奪利的`冷漠,疏遠那奔逐于俗世的車馬客,由此,所居之處而變得僻靜了。

          后半部分從“悠然見南山”到結尾,集中寫欣賞自然景物的悠然心態(tài)。

          第五、六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說采菊花在東籬之下,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悠悠然而。這形象地寫出了“心遠地自偏”的全部意境!币姟本_地表達出詩人采菊之時,本非有意看山,而是悠然而望?墒翘K軾曾說::“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臭。” ((東坡題跋))

          第七、八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是說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而歸還,多美妙的景致啊!叭障Α蹦恕鞍怼,“ 相與還即” 結伴而歸。詩人看到夕陽映照下的南山籠罩在一片江的青靄之中,景色益發(fā)變得佳妙神奇,而一雙雙飛鳥跟看暮色漸濃,結伴飛向林間巢窠!稓w去來兮辭中》有:“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之句,這“飛鳥相與還”也臆含著詩人舍棄“以心為形投”的官場而歸返田園的愜意情懷。

          最后兩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說這其中蘊含著人生真義,欲要辨明,自已忘記了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這又一對富有哲理性的名句,從字面來看,是說此情此境中的田園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該怎樣用言語來表達了。其實詩人的意思是說,既然領會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別,何必要用言語去表達呢?

          本篇展示了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思維過程,富于理趣、情趣、天然之趣。然而,詩中沒有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而寫了悠然自得,妙趣橫生,既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又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委運任化的哲理。這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的境地,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感悟、想象,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悠長與深邃。

        陶淵明詩詞7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的老師叫高原,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樣淡雅而又美麗。由于她的每節(jié)課都是我們漢語言文學系中唯一滿堂爆滿甚至連體育系都搶著座位來聽的課,所以我才開始從關注她的課,到喜歡她的課,轉而喜歡上了陶淵明——這位東晉末期唯一的一位集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于一身的學者。

          事隔七年,當我再次把這本《陶淵明作品集》拿起拜讀時,才逐漸理解了當年高原老師講給我們的關于陶淵明的處世哲理和他的一些詩句含義。

          同樣的一本書,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當年我只是一個單純而沒有生活壓力的學生;如今,我即將步入而立之年,上面有年邁的父母,下面有需要照顧的孩子,自己在工作中也有很多煩心的事,再讀陶先生的作品,才真切感受到高原老師如此喜歡陶先生作品的真正原因。

          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很喜歡陶先生在《飲酒》詩中的這兩句。陶先生生活在一個門第制度森嚴、時局動蕩的東晉末年,他曾幾次“入世”,但每次都是傷痕累累地“出世”。他有一腔抱負,卻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在三十九歲的時候,他最終選擇了他的人生歸宿:歸隱田園生活。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渲染了一種悠遠的意境!熬铡痹谥袊膶W傳統中象征芳潔自持,而陶先生,對菊更是情有獨鐘,在他之后,就再也沒有人像他這樣能寫出菊花的魂,能將菊花愛到骨子里去;而“南山”象征不得志的儒士退隱山林。這句正寫出了他芳潔自持、退隱山林的人生理想!意境所展示出來的是平凡的生活,但卻蘊含著高潔的人生追求和情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對于這句詩,我個人認為陶先生能將想說的話以想說又不說的方式表達出來,給人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意猶未頸的感覺。

          如果在我心情煩躁、因個人的得失而傷感的時候,想到陶先生的這兩句詩,我的心靈似乎就到了一個脫俗去塵的境地,回歸于生命中最初的本質,回歸于純樸寧靜。

          我自己的人生格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是,我?guī)缀鯖]有按照這一原則處理過任何一件事。陶先生卻不同,他窮盡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在失意中堅毅頑強地爬起來,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歸宿。我的人生歸宿又在哪里?難道是現在的這種生活狀態(tài)嗎?

          二、“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在《歸園田居》詩一中,陶先生借關在籠中的鳥和困在池塘中的魚來表達自己渴望自由、回歸自然的人生理想。

          我從小生在慶陽、長在慶陽,直到高三畢業(yè)后,才離開了我的故鄉(xiāng)來到了這里。對于故鄉(xiāng),我有著深厚的情感,經常在夢中出現兒時上學的路、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杏花、守在門口等我放學回來的外婆……一晃整整十年了。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根,我的根就是我的故鄉(xiāng)慶陽,盡管它還是那么的.貧窮、那么的落后,可它在我的心中,永遠是那么山花爛漫,留給我的,是一輩子也回憶不完的美好記憶……

          我的父親從今年七月查出肺癌晚期至今,經常在嘴邊嘮叨的就是能回趟老家,我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父親的病情能夠有所好轉,我們陪著他回趟老家。鳥兒、魚兒尚且思戀自己的故鄉(xiāng),更何況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呢?我想陶先生在寫這句詩時,是不是也在想念自己夢牽魂繞的故鄉(xiāng)呢?

          陶淵明的詩多取材田園風光、平常生活,運用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寫而出,這就使人感到自然、親切,情感真摯,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引導讀者去體味其中悠然沖淡的情致,走進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去。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知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薄諠摗段辶壬鷤鳌

          晉代,無論是司馬炎的西晉,還是司馬睿的東晉,都可以說是不適合人奮發(fā)的:昏亂的西晉看到制造出的“八三之亂”,頹展的東晉容不下“聞雞起舞”。于是乎,才子們?yōu)榱吮苊鉄o盡的迫害,為了逃出黑暗的現實。抑制內心的進取心和胸中的才華智慧,選擇了“清淡”或“玄學”,而企圖改變的努力者,或郁郁而終,或自陷泥潭。

          相性之下,陶淵明似乎是既“淵”且“明”。他“淵”,所以他不將畢生才情用在一個昏暗的世道中,而是選擇了詩詞歌賦作為他揮灑才情的工具,他“明”,所以他不愿將自然心境投在一片錦衣華服的污泥中,而是選擇了世外桃源作為他度過余生的凈土,后人贊他的才情無人匹敵,是田園詩派的一代宗師。可是,真正的他喝酒,瘋狂的喝酒,喝到每飲 必醉,醉了又醒,醒了又喝,喝了又醉。

          喝醉過的人都知道,酒中樂,在于醉,酒中苦,在于醉?嗖皇且楸宰约旱男撵`,又怎么愿意承受大醉初醒的痛苦?李白喝酒,是因為不遇明主;杜甫喝酒是因為,心系蒼生;李賀喝酒,是因為才無人知。他呢?苦 他當真已絕生俗,他怎么會醉?只有一種可能,他也曾有“詩仙”之愿,“詩圣”之悲,“詩鬼”之憾!

          他醉,其實是因為割不斷對君王的期待,對世道的希望,因為他不愿,世人皆醉他獨醒,于是他也尋醉,詩之子陶淵明,不過是工具而已,他若是愿意,他筆下的淑女一樣可以窈窕,君子一樣可以翩翩?墒,他寧可離開污濁的人世,寄倚余山水之間,他可以不做,卻不能不想,想到現實。想到污濁的人世,他醒,他醉。

          終于,在那一天,他永遠醉了,再也不醒。他已然不愿意重復那醉后復醒的痛苦,很快,使他醉去一切也都一醉不醒——

          二年夏六月壬戌,劉裕至于京師。傅亮承裕密旨,諷帝禪位,草詔,請帝書之。帝欣然謂左右曰:“晉氏久已失之,今復何恨!蹦藭嗉垶樵t。甲子,遂遜于瑯邪第”。

        陶淵明詩詞8

          榮木 其四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先師遺訓,余豈云墜!

          四十無聞,斯不足畏。

          脂我名車,策我名驥。

          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勸農 其四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氣節(jié)易過,和澤難久。

          冀缺攜儷,沮溺結耦。

          相彼賢達,猶勤隴畝。

          矧茲眾庶,曳裾拱手!

          勸農 其二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哲人伊何?時維后稷。

          贍之伊何?實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穡。

          遠若周典,八政始食。

          榮木 其三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嗟予小子,稟茲固陋。

          徂年既流,業(yè)不增舊。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懷矣,怛焉內疚。

          命子 其二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紛紛戰(zhàn)國,漠漠衰周。

          鳳隱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繞云,奔鯨駭流。

          天集有漢,眷予愍侯。

          歸鳥 其三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翼翼歸鳥,相林徘徊。

          豈思失路,欣及舊棲。

          雖無昔侶,眾聲每諧。

          日夕氣清,悠然其懷。

          贈長沙公 其三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伊余云遘,在長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東。

          遙遙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遠,行李時通。

          答龐參軍 其三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伊余懷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與汝樂之。

          乃陳好言,乃著新詩;

          一旦不見,如何不思!

          答龐參軍 其四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嘉游未歝,誓將離分;

          送爾于路,銜觴無欣。

          依依舊楚,邈邈西云,之子之遠,良活曷聞。

          時運 其二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人亦有言,稱心易足。

          揮茲一觴,陶然自樂。

        陶淵明詩詞9

          【朗讀節(jié)奏劃分】: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寫作背景】:

          陶淵明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這一代,這個家族已經衰落了。他也斷斷續(xù)續(xù)做了一陣官,無奈靠山不硬,脾氣卻分外高傲,玩不來官場中鉆營取巧的一套,終于回家鄉(xiāng)當隱士去了!讹嬀啤吩娨唤M二十首,就是歸隱之初寫的,大抵表述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簡析】:

          《飲酒》組詩共二十首,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詩表現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后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讀者喜愛它,不僅僅因為它語言淺近,結構巧妙,寫景如畫,意境高遠,還由于它所蘊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反對"心為行役"的"物化&;quot。詩的前四句袒露了詩人能夠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遠地自偏",后六句寫隱逸生活的樂趣,表現了詩人棄官歸田后遠離塵世,醉心田園的情志,這其中既有不滿現實,潔身自好的一面,同時也流露出回避矛盾,與世無爭的消極情緒。

          賞析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并不是酒后遣興之作,而是陶淵明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huán)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里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后生活悠閑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陶淵明擺脫塵俗煩擾后的感受,表現了陶淵明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陶淵明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陶淵明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陶淵明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败囻R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鉆營的各種丑態(tài)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陶淵明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后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huán)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靶倪h”一詞,反映了陶淵明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陶淵明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陶淵明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采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薄耙姟弊忠灿玫脴O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采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勝景,致使陶淵明如此贊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陶淵明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陶淵明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陶淵明在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碧諟Y明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向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陶淵明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于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于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托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陶淵明詩詞10

          《雜詩》

          魏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

          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

          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

          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鑒賞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這組《雜詩》,實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自》李善注)的雜感詩。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嘆萬端,第八首專嘆貧困,余則慨嘆老大,屢復不休,悲憤等于《楚辭》!笨梢哉f,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這種關于“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嘆喟,是在《詩經》《楚辭》中即已能聽到的,但只是到了漢末魏晉時代,這種悲傷才在更深更廣的程度上擴展開來,從《古詩十九首》到“三曹”,從“竹林七賢”到“二陸”,從劉琨到陶淵明,這種嘆喟變得越發(fā)凄涼悲愴,越發(fā)深厚沉重,以至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這種音調,在今天看來不無消極悲觀的意味,但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卻反映了人的覺醒,是時代的進步。

          “盛年不重來”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fā)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若對此四句詩作此理解,也未嘗不可。但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么短促,人生是這么不可把握,社會是這么黑暗,歡樂是這么不易尋得,那么,對生活中偶爾還能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必須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考察,“它實質上標志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fā)現、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fā)現了純凈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系,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陶淵明詩詞11

          篇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篇二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馀情。

          篇三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jié),饑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陶淵明詩詞12

          《飲酒其四》

          魏晉陶淵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賞析】

          這首詩表面寫飲酒的悠閑自在,實際卻隱藏著作者深沉的哀傷。秋天是菊花開得最美的季節(jié),在眾芳搖落之時,它傲立枝頭,盡情綻放自己的美麗。正因為菊花具有不媚俗不趨時的高尚節(jié)操,陶淵明才如此喜愛菊花,“秋菊有佳色”,“佳色”不過是“淺紅淡白間深黃”,它的顏色并不十分絢麗,作者之所以稱“佳”,那是因為菊花的.內在品格之美!把`露掇其英”,作者趁菊花沾滿露珠之時采摘菊花瓣,真是色香俱佳。晉代有服食菊花的習俗,據說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然而,作者服食菊花不僅在于強身,還代表了其高潔的志趣與操守。屈原說,“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如此。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作者將菊花瓣泛于酒中飲下,就覺得突然間忘卻了世間的煩惱,而且飲下這菊花泡的酒,就使我遠離了官場是非,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巴鼞n”,如果心中無憂,自然不會“忘憂”,這里透出了作者胸郁積的幽憤之情;“遺世”,超脫俗世,主要是指遠離官場,隱居避世。結合“忘憂”看,這里的“遺世”,也含有憤激的成分。因為陶淵明本不想隱居,他有志“大濟于蒼生”,只是看不慣官場的黑暗才決定退隱。

          后面六句具體敘寫飲酒的樂趣和感想,表達了終生隱居的決心。這其實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做法,作者心有壯志,卻不滿這黑暗的現實,他的飲酒看似是怡然自樂,其實也是一種宣泄激憤的方式。

          擴展閱讀:陶淵明的早年生活

          淵明曾祖或為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云,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跡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后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后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閑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稑s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ā杜c子儼等疏》)。他的身上,同時具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yǎng)。

          擴展閱讀:陶淵明的人物評價

          顏延之《陶徵士誄》: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孑然其命。隱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糾纏斡流,冥漠報施。孰云與仁?實疑明智。謂天蓋高,胡愆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置?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視死如歸,臨兇若吉。藥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沈約《宋書·隱逸傳》:潛弱年薄官,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自高祖王業(yè)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

          蕭統《陶淵明傳》: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

          《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jié),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鐘嶸《詩品》: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歡顏酌春酒”,“日暮天無云”,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楊休之《陶集序錄》:余覽陶潛之文,辭采雖未優(yōu),而往往有奇絕異語,放逸之致,棲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說·立命篇》:或問陶元亮,子曰:“放人也!稓w去來》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傳》則幾于閉關也。”

          《晉書·隱逸傳》:厚秩招累,修名順欲。確乎群士,超然絕俗。養(yǎng)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游》:賞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陶淵明詩詞13

          (一)

          ---

          踩著歷史浪花泛起的波紋

          穿過石頭.冰塊.鋼筋與水泥

          沿著風指的小路,向田園深處

          南山下,遇見五柳先生 粗布素衣

          ---

          池塘邊綠樹幽徑,一座籬笆院

          與先生相遇而坐,有酒盈樽

          先生閉口不談隱逸,不談田園格律

          緊握一池春水,眉宇深凝

          ---

          我說:先生 你任真不為形役

          坐在青山懷抱里,寫詩度日

          你,傾聽勞苦大眾的心聲

          你,用文字鞭撻了封建統治的暗

          你的《桃花源記》比共產黨宣言早了一千多年

          你,為中國詩歌開辟了新天

          先生,你歸來的心早已指點了半壁江山

          而,你的'眼中為何掛滿了憂傷

          ---

          撫摸著你留下的和諧光芒

          走進你的田園,徘徊在你的詩里

          而我卻,無法打開你的眉結

          ---

          (二)

          ---

          桃花紅,柳絲垂,春意正濃

          汴州,揚州,三千清客訪名流

          你的田園里塘水清、山光美、柴門無人進

          ---

          又是三月青黃不接,還有最后一場雨雪

          先生,我擔心你缺衣少食的身體

          還能不能熬過流火的夏季

          ---

          我是個死亡的人,也是新生的人

          我的文字直白通俗 韻腳落在了前世

          先生,我不敢在你面前詮釋生命的彈性

          因為,貧窮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

          我的心隱隱生痛,手心里的筆墨

          根本養(yǎng)活不了暮年后的困頓

          ---

          此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

          選擇更加直白的方式向

          去關心掙扎在痛苦邊緣的老人

          還有那些涼透了的心

          讓你少些憂郁,以佛的姿勢屹立

        陶淵明詩詞14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賞析】

          詩人隱居于田園,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眼中的南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傍晚的南山飄浮著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余輝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寧靜悠然;山中的飛鳥結伴而飛,歸向樹林,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佳景。這些景物自然是美的,但也不單純指自然景物,也是作者恬淡充實而無所外求心境的體現。詩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與自然完美渾融的境界。我們隱隱可知詩人不僅在勉勵自己“還”,還寄托了與山林為伍的'情意。兩句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

          在這里,夕陽不再是沒落衰敗的象征,而被作者賦予了新的意蘊,它已成為作者情感的一種寄托,代表著大自然由躁動歸于寧靜,也代表著勞作一天的人們開始享受寧靜安閑的時光了,給人一種溫馨親切的感覺。

        陶淵明詩詞15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陶淵明的的代表作之一,對于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詩的開頭四句很耐人回味,身處鬧市,卻沒有被車馬的喧囂所打擾,這是因為“心遠”,內心的寧靜,有著出世的念想,這不正印證了古人所說的“大隱隱于市”。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古名句,它寫出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熱愛自然的情趣,尤其是這個“見”字凸顯了詩人無意之舉,無意間,山入眼簾,蘇軾對此句曾說道:“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雜詩·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的《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這首詩具有很強的哲學性。詩的前四句感嘆人生之無常,像是路上的塵土,隨風飄轉,透露著無奈,這種心境與當時所處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聯,當時戰(zhàn)亂頻繁,人們流離失所,生命無常。 中間四句寫詩人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尋找生活的歡樂。 最后四句我們常常用來做格言,勉勵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這首詩是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 描繪了詩人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詩人在南山下種豆子,可卻是草盛豆苗稀,日出而作,月出而歸,盡管勞作很辛苦,但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心情很是愉快。

          《形影神三首》

          序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余平生物,舉目情凄洏。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茍辭。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衛(wèi)生每苦拙。誠愿游昆華,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

          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云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神釋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形影神三首》這三首詩可能對不少人來說很陌生,但是對我們讀懂陶淵明有著重要的.幫助。這三首詩通過形影神三者的對話,探討了人生的哲學。清代文學家方東樹曾說道:“《形影神》三詩,用《莊子》之理,見人生賢愚、貴賤、窮通、壽夭、莫非天定,人當委運任化,無為欣戚喜懼于其中,以作庸人無益之擾,即有意于醉酒立善,皆非達道之然!

          《形贈影》中形講述了,天地是永恒的存在,草木能復生,而人作為萬物靈長,生命卻是如此的短暫,希望能及時行樂,有酒莫要推辭;《影答形》中影回答道:“雖然人不能長生不老,但卻可以立善,將自己的美名流芳百世,萬古長存”;《神釋》中神作的最后的闡釋,萬物都有其生長的規(guī)律,人無論是老的、少的、聰明的、愚笨的生命都有終結的那一天,人應順其自然,不要想太多。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痹跉v史的長河中,人是渺小的,許多事情你無法掌控,沒有什么好怕的,也沒有什么可以憂愁的,一切順其自然。

        【陶淵明詩詞】相關文章:

        陶淵明詩詞名句07-10

        陶淵明作文400字12-19

        陶淵明作文600字11-01

        [經典]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12-05

        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05-05

        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集合)02-16

        [必備]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12-05

        【熱門】陶淵明作文600字06-26

        實用的陶淵明作文400字02-17

        我心中的陶淵明作文(精選46篇)08-22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