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李白的古詩
        李白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4-05-26 11:00:35
        • 相關(guān)推薦
        李白的古詩15篇[優(yōu)]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fēng)。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的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的古詩1

          【全詩】

          《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dú)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賞析】

          這第二首,寫于第一首的數(shù)日之后。這時候杜甫大概已經(jīng)聽說李白遇赦的消息,只是不了解他的近況、行蹤,特別想到兩人都在流浪中,何時能夠見面,實(shí)在難以預(yù)料,于是又賦了這首詩,表達(dá)他的懷念。

          “浮云終日行”句興起,說明李白游蹤不定,杜甫翹首以盼,“游子終不至”,致使焦思苦慮的詩人“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說明兩人的情誼非同一般,這樣寫,親切感人。

          “告歸”四句,敘述夢中李白的談話和心事。他說,來時那樣的艱難,告別又太匆匆,江湖風(fēng)大浪險(xiǎn),舟楫常有沉沒之患,“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兩句,與第一首的“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對照,說明李白夢中的訴說與杜甫的`擔(dān)憂是一致的。當(dāng)然,這兩者實(shí)際上都是杜甫思想的反映,這里借夢中的李白口中訴說,進(jìn)一步表現(xiàn)了詩人對朋友的友愛和關(guān)切。

          “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這兩句寫夢中李白離去的情景,上句寫李白出門搔著白發(fā),凄凄涼涼;下句“若負(fù)平生志”的“若”字,是仿佛之辭,是對夢中人的行動、內(nèi)心活動的揣擬描寫,表現(xiàn)李白抑郁不得志的苦悶心情。

          詩的最后一部分,即“冠蓋”以下六句,寫夢醒之后,即夢境之外,以議論代抒情,代李白鳴不平,同時抒寫自己的憤慨!肮谏w滿京華”意謂達(dá)官顯宦滿長安,“斯人獨(dú)憔悴”,為什么獨(dú)獨(dú)讓李白遭受不幸,幾乎窮困而死呢? “孰云網(wǎng)恢恢?”誰說天道公平呢?這四句慷慨議論,悲憤至極。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倍鸥隙ɡ畎椎脑娢囊欢〞鱾骱笫,但那畢竟是“寂寞身后”的事情。結(jié)尾二句是感慨,也說明杜甫的卓識遠(yuǎn)見,對李白的正確估價(jià)。

          這兩首詩,不只顯示出李、杜的深厚友誼,也顯示了李白、杜甫在天寶后動亂中的悲慘遭遇。

        李白的古詩2

          目錄

          作品簡介《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作品,其一為七言絕句。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xì)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jìn)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作品原文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作品注釋

          ⑴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qū)境內(nèi),聳立于鄱陽湖、長江之濱。

         、啤叭照铡倍洌阂蛔鳌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yuǎn)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边b看:從遠(yuǎn)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侵保汗P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shí)指。

         、纫桑簯岩。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rèn)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作品譯文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yuǎn)遠(yuǎn)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一般認(rèn)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

          作品鑒賞

          這首七絕詩流傳很廣,曾被選入小學(xué)語文教科書。

          廬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北臨長江,東南傍鄱陽湖,古稱南障山,相傳秦末有匡俗兄弟七人廬居此山,因而得名,瀑布,指香爐峰附近的開先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峰在廬山西北部,因其峰尖圓,狀如博山香爐,加上峰頂終年云霧如香煙繚繞,頗具香爐之神。這句詩是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色,為瀑布勾勒一幅壯美雋逸的背景圖畫。香爐峰上之山石多為紫褐色,兼有云母頁巖,山頭常年云霧升騰。

          在陽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氣象萬千,因此遠(yuǎn)遠(yuǎn)望去會有“紫煙”繚繞之感。這里的“香爐”、“紫煙”無疑是景物名稱的偶然巧合,但是經(jīng)過詩人似乎漫不經(jīng)心的一筆巧借、點(diǎn)化,卻增添了動感。這里的勾勒環(huán)境,其實(shí)并不單純?yōu)榱嗣枥L美景,而是借此來寄情托意,將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煙縹緲的仙境的志趣之中。唯其如此,才更能顯示出“謫仙人”李白那飄逸、豪放的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遙看瀑布掛前川”,把遙望中開先瀑布的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這里的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突現(xiàn)了遠(yuǎn)望中瀑布的靜態(tài)感、其燦若珠簾、潔如白練的壯美感。這樣,在雄闊的背景中勾出珠簾垂空、直瀉潤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詩歌景中有聲、以靜顯動的氣韻。

          “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詩人扣緊瀑布的噴涌, 通過“飛流”、“直下”兩個極有氣勢的動詞和“三千尺”這個富于夸張的數(shù)量詞,把瀑流之湍急、沖力之猛烈、聲勢之宏大,展現(xiàn)于讀者眼前。在這突如其來的氣勢面前,第四句妙筆的生發(fā)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中,詩人巧借銀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飛動的氣勢。此處的“疑”字分外傳神,它既真切地傳達(dá)了詩人仰觀飛瀑時一剎那間的心靈感受,又符合開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實(shí)際。它在青玉峽之上游約二華里處,位于香爐峰之左前側(cè),其正后方?jīng)]有峰巒遮擋,瀑流自開先峰脊直瀉而下,游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來”的感覺。

          李白是積極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大師,這首詩表現(xiàn)了他豪放不羈的精神、激奮的愛國熱情和橫空飄逸的才氣。詩人積極浪漫地調(diào)動想象、夸張、比喻等藝術(shù)手法來突現(xiàn)廬山開先瀑布的變幻多姿和雄奇壯觀,把瀑布描繪成了獨(dú)具個性的'藝術(shù)形象。

          全詩融情于景。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洋溢著詩人昂揚(yáng)激進(jìn)的思想,蘊(yùn)含著他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切感情。詩人豐富獨(dú)特的想象,使全詩的字里行間飄蕩著浪漫主義的色彩。詩人又調(diào)動襯托、夸張、比擬等修辭手段,更使全詩神采飛揚(yáng),渾然天成。蘇東坡對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詩推崇備至,評贊曰:帝譴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fēng)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tuán)團(tuán)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shè)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yīng)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xì)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yùn)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锻麖]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和抒情的范例。

          作品點(diǎn)評

          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然余謂太白前篇云:“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磊落清壯,語簡而意盡,優(yōu)于絕句多矣。

          宋代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二:徐凝《瀑布》詩云:“千古猶疑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被蛑^樂天有賽不得之語,獨(dú)未見李白詩耳。李白《望廬山瀑布》詩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故東坡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币杂嘤^之,銀河一派,猶涉比類,未若白前篇云:“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鑿空道出,為可喜也。

          元代韋居安《梅磵詩話》:李太白《廬山瀑布》詩有“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二句“語簡意足,優(yōu)于絕句,真古今絕唱”,“非歷覽此景,不足以見詩之妙”。……有“疑是銀河落九天”句,東坡嘗稱美之。

          明代高棅《品匯》:劉云:奇夐不復(fù)可道。又云:以為銀河,猶未免俗耳。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蘇軾曰:仆初入廬山,有陳令舉《廬山記》見示者,且行且讀,見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詩,不覺失笑。開元寺主求詩,為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為徐凝洗惡詩!

          清代宋宗元《網(wǎng)師園唐詩箋》:非身歷其境者不能道。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yán)云:亦是眼前喻法。何以使后人推重?試參之。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yù),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dá)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dá)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的古詩3

          原文:

          贈郭將軍

          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臺護(hù)紫微。

          平明拂劍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歸。

          愛子臨風(fēng)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里,相逢且欲醉春暉。

          譯文:

          將軍少年時即從軍邊塞,在武威鎮(zhèn)守邊疆,現(xiàn)在銀臺門守衛(wèi)皇宮。

          天明時佩著長劍上朝去朝見天子,到了晚上便騎馬垂鞭醉酒而歸。

          在家中看著愛子臨風(fēng)吹笛,看著美人在月下翩翩起舞。

          昔日疆場的雄姿豪氣,都宛如夢中。且與君趁這大好春光卉醉飲一場。

          注釋:

         、殴鶎④姡好辉;蛞詾楣Ю。郭千里曾為左武衛(wèi)將軍、左衛(wèi)將軍、金吾衛(wèi)大將軍。

          ⑵武威:唐時的涼州,亦名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縣。

         、侨耄阂蛔鳌拔簟。銀臺:宮門名,宮中有左銀臺門,右銀臺門。唐時的翰林院、 學(xué)士院均在右銀臺門內(nèi)。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極星,古人認(rèn)為北極星是帝星,此處用于比喻皇帝。《大明官圖》:天子所居之宮也。天有紫微官,王者象之,故亦謂之紫微!叭胝啤本湟鉃椋乒茔y臺門,護(hù)衛(wèi)著皇宮。

         、绕矫鳎禾齑罅?xí)r,唐朝盧綸詩《塞下曲》:“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拂劍朝天:佩帶著寶劍去朝見天子。拂,意為揩,拭。此為掛、佩意。

         、杀∧海禾枌⒙渖綖楸∧。垂鞭:垂吊著馬鞭。

         、市稳萑讼裼駱湟粯语L(fēng)度瀟灑,秀美多姿。出自《世說新語·容止》,常用玉樹臨風(fēng)形容男士帥氣。

         、讼颍阂蛔鳌膀v”,一作“嬌”。羅衣: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坍犖簦阂郧,過去,日前!抖Y記·檀弓》:于疇昔之夜,夢坐奠于兩楹之間。《左傳·宣公二年》:將戰(zhàn),華元?dú)⒀蚴呈,其御羊斟不與。及戰(zhàn),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雄豪:英雄豪俊之士。

         、痛簳煟捍喝盏年柟。李白在《惜余春賦》中曾寫道:“見游絲之橫路,網(wǎng)春暉以留人!

          賞析:

          首聯(lián)說郭將軍從武威發(fā)跡,又晉升到銀臺門擔(dān)任起護(hù)衛(wèi)皇帝的重任。這兩句主要是贊美郭將軍不僅功勛卓著而且位高權(quán)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寵愛。武威武威郡即涼州(今甘肅一帶),是唐朝軍隊(duì)與突厥、回鶻、吐蕃、吐谷渾等少數(shù)民族作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之一。有人說此詩的郭將軍是郭子儀?脊觾x系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入京供職前,曾歷任左衛(wèi)長史、單于副都護(hù)、振遠(yuǎn)軍節(jié)度使、九原太守等,均與武威其地不相屬。可見,詩中之“郭將軍”顯系另一人,并非郭子儀。這里提到銀臺。據(jù)唐人韓偓詩《雨后月中玉堂閑坐》:“銀臺直北金鑾外”,可見銀臺門內(nèi)為翰林學(xué)士供職之所。李白曾奉詔翰林,此詩雖以去職,但還是忘不了那里的一段生活。

          頷聯(lián)兩句說郭將軍早上擦拭寶劍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著馬鞭回家,主要是贊美郭將軍不僅工作順利而且生活愜意。從這里可以聯(lián)想到李白奉詔翰林時對自己受到唐玄宗禮遇的那種滿足與自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shù)ぱ┬匾。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鸞駕出鴻都,身騎青龍?zhí)祚R駒。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保ā恶{去溫泉后贈楊山人》)這里對郭將軍政治生活的描述也是對自己人生得意之時的回憶。

          頸聯(lián)兩句寫將軍心愛的兒子玉樹臨風(fēng)瀟灑地吹著玉制的笛子,姬妾對著月亮翩翩起舞,主要是贊美郭將軍不僅兒子很帥而且姬妾更美。這兩句是寫郭將軍家庭生活的美滿。這一切其實(shí)與前二句是密切相關(guān),在朝廷上的得意才會有家庭生活的愜意。到此為止,前六句都在頌揚(yáng)郭將軍,塑造了一位功高得寵、生活愜意、瀟灑豪放的將軍形象。

          尾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從得意直落到失意,過去的豪雄事跡如同在夢中一般,如今失去權(quán)力和職務(wù),成為一個失意之人。以前面的得意反襯如今的失意,失意的悲哀更深,其懷才不遇的失落感就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這是李白的慣用手法,詩的關(guān)鍵就在最后兩句,前六句都是鋪墊,都是為最后的落差作準(zhǔn)備。因最后的失意,過去的輝煌都成了云煙。李白自己也是這樣,從奉詔翰林到賜金放還,也是一個從高峰跌落的過程。“今日相逢俱失路”,深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意味,值得同情。

          此詩格律為平起首句入韻式,但出律甚為嚴(yán)重,說明李白詩歌不為格律所約束的特點(diǎn)。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此詩都充分表現(xiàn)了李白豪邁、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詩歌中一貫蘊(yùn)含的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的古詩4

          1、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何當(dāng)一來游,愜我雪山諾。

          5、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6、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7、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

          8、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1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12、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13、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1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1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6、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1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8、青云當(dāng)自致,何必求知音。

          19、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20、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李白的古詩5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3、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4、《秋浦歌十七首》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5、怨情

          美人卷珠簾,

          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

          不知心恨誰。

          6、《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愿,與人駐顏光。

          7、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8、《北風(fēng)行》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fēng)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

          9、《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0、《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李白的古詩6

          1、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何當(dāng)一來游,愜我雪山諾。

          5、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6、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7、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

          8、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1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12、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13、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1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15、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16、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7、青云當(dāng)自致,何必求知音。

          18、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19、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李白的古詩7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下獨(dú)酌

          花間一壺酒,獨(dú)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的古詩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yáng)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

          注釋

         、冱S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fèi)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之:往,到。廣陵:即江蘇省揚(yáng)州市一帶。

         、谖鬓o:從西方離開。辭:辭別。黃鶴樓所在地武漢在揚(yáng)州西方。

         、蹮熁ǎ褐复禾祯r花爛漫的景象。

         、芟拢洪L江由西往東流,由武漢到揚(yáng)州是順江流而下。

         、荼炭毡M:消失在碧藍(lán)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尢祀H:天邊。

          解讀翻譯

          老朋友孟浩然在黃鶴樓上與我辭別,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他要順著江流東下去揚(yáng)州。

          那遠(yuǎn)去的孤帆漸漸的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水向著天邊滾滾奔流。

          賞析

          李白是一位喜歡交朋友,熱愛大自然的詩人,這首詩寫了詩人送別友人時依依惜別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前兩句交代老朋友即將離開黃鶴樓去揚(yáng)州的事實(shí),“煙花”兩字寫出了柳如煙、花似錦的一派春光,詩人送別朋友時的惆悵情緒也淡淡的寄托在里面。

          后兩句描寫朋友的一片孤帆漂向水天相連的遠(yuǎn)方,直至帆影消失在天空盡頭,詩人仍佇立在樓頭,不愿離去,表明了詩人對朋友的真摯情感。

          詩中沒有一個字說道離愁別思,但字里行間卻分明流露出朋友遠(yuǎn)行的惆悵和留戀。全詩語言清理自然,畫面開闊,深厚的感情隱藏在景物描繪之中,使人百讀不厭,從而千古傳誦。

          作業(yè)題

          請結(jié)合本文的注釋,想一想“唯見長江天際流”是什么意思?在下面的.留言處寫下了。

          趣味閱讀

          黃鶴樓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建樓的最初目的是東吳為了防御蜀漢劉備前來進(jìn)犯,作為觀察瞭望之用。歷史上關(guān)于黃鶴樓有很多有趣的傳說,而且它也是文人墨客匯聚的場所,并留下了很多不朽名篇。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黃鶴樓,并不是最初的那一座,而是1984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在它最后一次被燒毀(清光緒十年黃鶴樓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混掉)的一百周年之際重新修建的。它現(xiàn)在是一座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高51米,明面上看是5層,實(shí)際上還有五個夾層,總共十層,后來因?yàn)橐藿ㄎ錆h長江大橋,黃鶴樓就從原來的黃鵠磯移到了蛇山的高觀山上。黃鶴樓是現(xiàn)代武漢市的標(biāo)志和象征。

        李白的古詩9

          原文:

          白胡桃

          紅羅袖里分明見,白玉盤中看卻無。

          疑是老僧休念誦,腕前推下水晶珠。

          譯文:

          剛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繡花紅衣袖襯托一個白晃晃的東西,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盤里卻什么也看不到了?

          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經(jīng)以后,從手腕上退下的晶瑩剔透的水晶珠。

          注釋:

          [1]紅羅袖:繡花紅衣袖

          [2]白玉盤:白色瓷盤

          [3]疑:此詩詩眼,就像的意思

          [4]“水精”即“水晶”。但《全唐詩》原文里作“精”。

          賞析:

          白胡桃,一種普通果物,而在“詩仙”李白筆下,竟是那樣冰清玉潔,那樣的靈秀剔透。這首詠物小詩的開首兩句就很不一般:“紅羅袖中分明見,白玉盤中看卻無”這里,詩人從五顏六色中挑出紅、白兩色作底色,來襯托白胡桃的潔白無瑕你看,將它藏在紅羅袖中.紅白分明,欲掩卻露;將它放在白玉盤上,桃盤一色,欲顯卻隱。這里用一個“見”字,一個“無”字,兩相對比,不僅描繪出了胡桃的色澤,更賦予它活潑與頑皮。這個白色的果物像個小精靈,它以紅羅為伴時,突顯著自己;而當(dāng)它滾動到白玉盤中時,卻又好像消逝了。以上兩句,本來就生動得叫人感到白胡桃在和人捉迷藏,可緊接著的兩句,詩人又把一幅寫意詩畫升華到最高境界:“疑是老僧休念誦,腕前推下水精珠。”這里以珠寶比喻胡桃,極言了胡桃的晶瑩,同時,詩人發(fā)揮了自己的奇特想像,給小小的白胡桃罩上了一層虛幻迷離的色彩:難怪它白得那樣純正,那樣透靈,卻原來它久綴于老僧的腕上,長聽經(jīng)文念誦,長受佛家香火,哪里還會不白?哪里還會不清?在這種氛圍中,讓人不得不下功夫去分辨:此物究竟是普通的胡桃,還是珠寶?這種“似是而非”,實(shí)在是不可勝收的朦朧美!詩中“疑”字本身說明它不是真的.,讓讀者有更好的想象空間,承上啟下,為下文做了鋪墊,此詩語言平實(shí),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

          白胡桃本是一種俗物,可一經(jīng)大詩人李白的神筆點(diǎn)化,它卻變得如珠似玉、高貴華美了!詩人那瑰麗奇特的“詩心”和那“點(diǎn)石成金”的生花妙筆,那狀物卻不滯于物、繪形而不囿于形的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在這首小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總之,這首詩雖無深意,但設(shè)想奇特,行文通俗且美妙,把白胡桃的形象描繪得生動而有趣。

        李白的古詩10

          李白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後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擬古 李白翻譯

          人活著時是旅客,死了就是死人,假如天地不過是一間大大的旅館,那么大家都埋入土下。月兔只知道搗藥,扶;ㄒ呀(jīng)變成了柴火,白骨寂靜沒有話說,青松哪里知道春天,以后就會感慨,虛幻怎么值得珍惜。

          擬古 李白字詞解釋

          歸人:指死人。

          扶桑:一種花名;

          薪:柴火;

          浮榮:虛榮;

          擬古 李白中心大意

          這首詩這是詩人對自己坎坷一生的總結(jié),嘆息人生短暫,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榮的虛幻。

          擬古 李白簡析

          李白曾一度熱衷于追求功名,然而經(jīng)過“賜金放還”、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榮華富貴的虛幻,有時不免流露出一種人生易逝的感傷情緒:“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币馑际腔钪娜讼翊掖襾砣サ倪^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歸宿之地、一去不返的歸客。天地猶如一所迎送過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來有無數(shù)人為此同聲悲嘆。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惫糯裨拏髡f,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藥,飛入月宮;月宮里只有白兔為她搗藥,嫦娥雖獲長生,但過著寂寞孤獨(dú)的生活,沒有什么歡樂可言。扶桑,相傳是東海上的參天神樹,太陽就從那里升起,如今也變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陰森凄寂,無聲無息,再也不能體會生前的毀譽(yù)榮辱了。蒼翠的松樹自生自榮,無知無覺,不可能感受到陽春的溫暖。詩人縱觀上下,浮想聯(lián)翩,感到宇宙間的一切都在倏忽變化,并沒有什么永恒的榮華富貴!扒昂蟾鼑@息,浮榮何足珍?”結(jié)尾以警策之言結(jié)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時榮華實(shí)在不足珍惜。《古詩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嘆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種及時行樂,縱情享受的頹廢情緒。李白在這首擬作里雖也同樣嘆息人生短暫,卻沒有宣揚(yáng)消極頹喪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榮的虛幻。

          這首“擬古”詩的想象力特別新穎、詭譎,有如天馬行空,縱意馳騁,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獨(dú)具。如月兔搗不死藥本來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搗藥”句中,詩人卻著一“空”字,一反神話原有的動人內(nèi)容,這就給人以新鮮奇異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圍的神樹,詩人卻想象為“扶桑已成薪”,一掃傳統(tǒng)的雄奇形象。再如,陽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蒼綠的樹木,這本來是春季生機(jī)勃勃的景象。在詩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豈知春”。這種藝術(shù)構(gòu)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給人以特別深刻的印象,富有創(chuàng)新的藝術(shù)魅力。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省天水市),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馬克市),李白即誕生于此。其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后世將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fēng)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jì)蒼生” 、“安黎元”的進(jìn)步理想,畢生為實(shí)現(xiàn)這一理想而奮斗。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shù)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qiáng)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達(dá)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shù)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古詩11

          李白墓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fēng)已不聞。

          可憐荒古龔泉骨,曾有驚天動地的譯文:

          在采石江邊,無邊的野草圍繞墳地,遠(yuǎn)接白云。

          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jīng)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

          《李白墓》的注釋

          ⑴李白墓:唐代大詩人李白死于當(dāng)涂(今屬安徽),初葬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遷葬青山。今安徽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鎮(zhèn)猶存墓址。過往詩人到此多有吟詠。

          ⑵采石:即采石磯,原名牛渚磯,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xiǎn)要,自古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zhèn)。相傳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處。有太白樓、捉月亭等古跡。

          ⑶田:指墓地。

         、瓤蓱z:可嘆,可悲;膲牛夯氖彽膲?zāi)。窮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审@天動地:形容發(fā)生的事情極不尋常,令人震驚。這是對李白詩文的高度評價(jià),認(rèn)為可以感動天地。

         、实牵旱彩牵皇。薄命:命運(yùn)不好,福分差。

          ⑺就中:其中。淪落:落魄,窮困失意。君:指李白

          《李白墓》賞析

          七言古詩《李白墓》約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歲。這兩句是說,可憐那躺在荒野黃泉下的寒骨,當(dāng)他活在人世的`時候,曾經(jīng)寫出過驚天動地的詩文。可憐、曾有的詞語,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表達(dá)了詩人強(qiáng)烈的悲憤之情。盡管死后凄涼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永遠(yuǎn)留在人間,永遠(yuǎn)為人們所喜愛。

          唐代大詩人李白以其充滿浪漫色彩的詩作,一方面謳歌了祖國壯麗河山,反映了他的愛國思想;另一方面出于對勞動人民痛苦遭遇的深切同情、出于對國家統(tǒng)一的熱切愿望,他敢于傲視權(quán)貴,諷刺時政,表現(xiàn)了憤世疾俗的精神。李白被后世譽(yù)為詩仙。他的一虛一實(shí)墓塋,仿佛也是一首詩,極耐后人嚼味。

          《李白墓》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七言詩《李白墓》約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二十八歲,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jù)李白的遺愿把李白墓遷至青山。白居易所見,當(dāng)是范傳正未遷葬時的舊墓,墳高三尺,日益摧圮(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

          《李白墓》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jì)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李白的古詩12

          采蓮曲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譯文

          作者:佚名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

          隔著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

          陽光照耀采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xiàn)一片光明。

          風(fēng)吹起,衣袂空中舉,荷香體香共飄蕩。

          那岸上誰家游冶郎在游蕩?

          三三五五躺在垂楊的柳陰里。

          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

          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李白

          李白(年-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出生于西域碎葉城,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年病逝,享年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李白的古詩13

          《子夜吳歌》

          作者: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賞析鑒賞】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yùn)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fēng)不息,也寄托著對邊關(guān)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jié)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聲。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后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lián)P明輝”的季節(jié)特點(diǎn)。而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農(nóng)的季節(jié)·故寫月亦有興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表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對思婦是何等一種挑撥呵!制表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于思婦又是何等一種挑撥呵!“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fēng),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fēng)人窗里,羅帳起飄揚(yáng)”,便是對思婦第三重挑撥。月朗風(fēng)清,風(fēng)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guān)征人的深情。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fēng)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guān)情”自濃。此情之濃,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使詩歌思想內(nèi)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xiàn)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fēng)送砧聲,化人玉門關(guān)外荒寒的月景;有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薄@是多么有意味的詩境呵!須知這儼然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余,它是畫面的有機(jī)組成部分,在畫外亦在畫中,它回腸蕩氣,激動人心。李白作詩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本詩擬民歌,語言極為樸素但卻十分準(zhǔn)確,富有張力。因此可以說,本詩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李白的古詩14

          (20xx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xì)論文?

          【注】庾開府、鮑參軍:指庾信、鮑照,均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渭北、江東:分別指當(dāng)時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與李白所在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論文:此處指論詩。

          1.這首詩的開頭四句從哪三個方面對李白的詩作出了什么樣的高度評價(jià)?

          答:

          【解析】本題考查對思想內(nèi)容的把握能力。該詩是一首律詩,前四句是杜甫對李白詩歌的高度評價(jià),第一句整體評價(jià)李白詩的地位無人能比,二、三、四句進(jìn)一步評價(jià),從“思不群”“清新”“俊逸”三個詞語可以推斷評價(jià)的角度應(yīng)該是思想情趣和風(fēng)格兩個方面。

          參考答案:①詩壇地位,無人可比;②詩的'思想情趣,灑脫不凡;③詩歌風(fēng)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聯(lián)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

          答: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把握和對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能力。從注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渭北”、“江東”分別是杜甫、李白的所在之地,“春天樹”和“日暮云”分別是兩人所在之地的代表性景物,我們不難推測出詩句“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中,杜甫是借渭北之景和江東之景,來表達(dá)對李白的思念之情。

          參考答案:表達(dá)了雙方翹首遙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

          3.說說這首詩的構(gòu)思脈絡(luò)。

          答: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思路的把握能力。全詩共八句,可分為三個層次,一致四句為第一層,對李白高度評價(jià),第五、六句為第二層,借描寫兩人所在地的特色景物表達(dá)對李白的思念,第七、八句為第三層,直抒胸臆,表達(dá)對兩人相聚飲酒論詩的渴望。

          參考答案:立足于詩,懷念李白:從贊美李白的詩歌開始,轉(zhuǎn)為對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見、切磋詩藝作結(jié)。

        李白的古詩15

          古詩《流夜郎題葵葉》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慚君能衛(wèi)足,嘆我遠(yuǎn)移根。白日如分照,還歸守故園。

          作品賞析

          【韻譯】:

          對著葵花葉,我真的很慚愧,你是植物尚且可以保衛(wèi)你的立足地,我如今卻遠(yuǎn)遠(yuǎn)地貶謫到了天涯。

          如果太陽還有人性,就分照點(diǎn)陽光給我,讓我回到故鄉(xiāng)去。

        【李白的古詩】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的古詩05-26

        有關(guān)李白古詩01-05

        李白經(jīng)典古詩詞04-25

        李白寫友情的古詩02-14

        東武吟李白古詩12-27

        李白古詩詞鑒賞03-17

        李白的古詩大全(15篇)05-26

        《李白墓》古詩詞鑒賞05-24

        李白古詩《望廬山瀑布》說課稿02-26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