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望廬山瀑布古詩
        望廬山瀑布古詩
        更新時間:2023-11-22 13:55:39
        • 相關推薦
        望廬山瀑布古詩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望廬山瀑布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望廬山瀑布古詩1

          【教材分析】

          古詩在中華文明燦爛的歷史長卷中是絕妙的華章,也是人類文化瑰寶。(望廬山瀑布) 是一首七言絕句詩,詩人李白運用夸張的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這首詩用字十分精彩,“生”字描寫了煙云冉冉上升;“掛”字化動為靜,贊頌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飛”字生動寫出瀑布噴涌的景象:“落”字則描畫出巨流傾調的氣勢!耙墒倾y河落九天”是此詩的精髓之句,比喻奇特、夸張。教師在活動中可通過課件、視頻等手段,讓幼兒感知“銀河”與“瀑布”的壯美之處,充分理解“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的新奇比喻,進一步感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了解古詩大意,理解“銀河從天上泄落到人間”的比響,體會詩文意境的美好。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通古詩。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麗,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廬山瀑布視頻,古詩《(望聲山瀑布》,銀河與瀑布的.圖片,教師自備幾首古詩的簡單圖片,《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9,“幼兒學習資料”一一《我愛你中國》

          【活動建議】

          1.播放廬山瀑布視頻,引導幼兒認識瀑布,感受廬山的美。

          提問:你覺得布像什么?來到這么美的地方,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結:廬山是我國的名山,是一個風景秀麗、令人向往的地方。

          2.教師完整朗通古詩《望廬山瀑布》,引導幼兒欣賞、理解詩意。

         。1)指導幼兒表達自己對古詩的感受和理解。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么?你聽懂了什么? 好像看到了哪些景象?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含義,重點理解關鍵詞語:“生看”、“掛”、“飛流直下”。

         。3)播放銀河與瀑布的課件,引導幼兒感受銀河的壯美,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的精能。

          3.幼兒嘗試隨著音樂欣賞圖片并朗通古詩。

          (1)教師結合圖片朗通古詩,幼兒小聲跟念。(請幼兒說說詩人李白當時的心情。)

         。2)請幼兒閱讀《我愛你中國》第 32 頁,指讀古詩《望聲山瀑布》。

         。3)請幼兒配樂朗誦古詩。

          4.請幼兒玩游戲“詩畫配對”,感受中國古詩的魅力。

          分別出示《靜夜思》、《古朗月行》等幾幅古詩的畫面,讓幼兒觀察,教師朗通古詩,請幼兒進行配對

          附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古詩2

          《望廬山瀑布》多媒體教學例談

          《望廬山瀑布》是我國詩歌文學中的一顆瑰麗璀璨的寶珠。它瑯瑯上口,字字珠璣,意境優(yōu)美,思想深刻,不僅能開拓學生美的視野,陶冶美的情操,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但是,由于古詩講究平仄、押韻,文字凝練,因此,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在古詩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運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因此,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努力通過圖、文、聲等多種功能,給學生以適當?shù)母泄俅碳ぃ纱苏{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顯示出廬山風景圖;然后指著各個景點逐一向學生介紹廬山的秀美風光;最后,我把廬山瀑布來了個特寫,聲情并茂地向學生介紹道:同學們,廬山風光中最壯觀的要數(shù)廬山瀑布了。你們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襯托下,飛流直下,濺起一陣陣水霧,多么令人神往!從古到今,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為它傾倒,寫下了無數(shù)不朽的詩篇。你們想不想讀一讀大詩人李白看了廬山瀑布后寫下的詩歌?到此,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習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運用媒體促進理解,陶冶情操:

          詩是抒發(fā)詩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過形象構成一種意境,然后借助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古詩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師語言的描述,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只有通過圖畫再現(xiàn)出來,才變得具體可見!锻麖]山瀑布》,寫的是詩人遠望瀑布時所見的壯麗景象,歌頌了祖國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與現(xiàn)實的景物極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學時,我讓同學觀看錄像,瀑布在山頂上飛流而下,水珠進濺,水霧蒸騰,陽光一照,呈現(xiàn)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長垂的瀑布、飛濺的水珠,廬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至此學生對紫煙、掛、飛、生等抽象的詞的意思,都有了直觀感性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深探地體會到詩句雖短,但詩人卻把瀑布的氣勢寫到了極至!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同時也陶冶了美的情操。

         。场⑦\用媒體優(yōu)化朗讀,體會韻味:

          詩歌由于其藝術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語言、音樂、繪畫、情感多種因素的美。在挖掘這些美的因素時,多媒體技術有著強大的、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锻麖]山瀑布》這一課押韻合轍,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瑯瑯上口,悅耳動聽,呈現(xiàn)出抑揚頓挫的音樂美。然而要想讀出韻味來,也并非一件易事。因為詩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語言,貫穿其間的往往就是情感這條看不見的線索。那么在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我們就要通過朗讀體會詩的節(jié)奏、詩的韻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他們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在教完這首古詩后,播放了一段廬山瀑布的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產(chǎn)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讓學生聽配樂的課文錄音,跟著錄音練讀。這樣,學生讀起來既感情真摯,又抑揚頓挫。最后,我把學生的朗讀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聽,讓他們跟課文錄音比一比,自己評一評。學生找到了差距,練得更歡了。而學生對這首詩的氣勢和內(nèi)涵也在一遍遍的誦讀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領會,真切地體會到了古詩所蘊涵的韻味。

          真情朗讀詩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與教材配套的教學朗讀磁帶,音色純美,讀音準確,感情充沛,播放適時,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營造出的教學情境,令詩歌形象更有立體感,使詩歌情感更能震撼人。

          我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播放了錄音,頓挫有致、聲情并茂的男聲朗誦,感染了每一個學生,為學生在朗讀的語氣、語調、節(jié)奏等方面做示范。在學生基本掌握讀的技巧的基礎上,接著再讓他們跟錄音試著讀,孩子們很快就讀了詩的韻味,讀出了詩的抑揚頓挫,同時也受到了美熏陶。實踐證明,聲像手段的合理運用不僅使學生提高了朗讀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通過朗讀,展開想象,揣摩詩人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有時,教師若能發(fā)揮自己的聲音特點,根據(jù)自己對詩詞的理解,融進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行配音朗讀,那么學生會更易受感染,效果會更佳。也可以不失時機地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在音樂與課文共同交融的審美氛圍中,或激越高亢,或輕慢舒緩地誦讀,會對詩詞有更深入地理解和認識。

          擷取詩詞佳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名言佳句,是每首古詩詞最亮麗的地方,有人把它比作詩的眼睛,明亮發(fā)光,也有人把它比作皇冠上的寶石,它們語意雋永,千古流傳。教材入選的詩歌,其中的佳句比比皆是,不妨擷取一二,打上銀幕,直接切入,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芬芳的詩苑。

          教《望廬山瀑布》,拎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再打出以下的問題:詩人認為瀑布有三千尺那么長,真的嗎?看到氣勢磅礴的廬山瀑布,詩人想到了什么?抓住詩眼,沿全詩溯源而上,一改按部就班進行教學的舊程序,又激發(fā)學生逆向思考,探究全詩,起到了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功效。

          動態(tài)資料,生動形象

          優(yōu)美的詩詞,與作者所處時代、生活經(jīng)歷、文化底蘊密切相關,作為當代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障礙。教師采用多媒體手段提供有關時代背景的音像資料,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彼時彼地的歷史狀況、社會動態(tài),既為教學傳遞信息,鋪墊知識;又使學生更好地貼近作者、理解作者。

          學杜甫的《絕句》,可采用多媒體計算機播放安史之亂的史實音像資料,讓學生初步了解歷史,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寶年間,玄宗驕奢,不理政事;奸臣當?shù),權傾天下的社會現(xiàn)實。親眼看到安祿山起兵反唐,潼關失陷,尸橫遍野,長安混亂,百姓逃散,田園荒蕪的凄慘景象,之后,教師補充描述道:亂世之中的詩人一生仕途多蹇,久盼和平,戰(zhàn)亂與饑荒不斷,使得杜甫帶領一家老小逃到四川成都定居草堂。終于到了戰(zhàn)事消散的一天,他感慨萬分,寫下了這篇不朽之詩,給人一種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無限生機感覺。設置這樣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時空距離,幫助學生產(chǎn)生與詩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緒,為學好此詩開了個好頭。

          抓住畫面指導朗讀

          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學得枯燥沒勁,效果也不理想。針對小學生的愛美心理特征。我在教學時,抓住畫面指導朗讀。如,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我自制投影片,但畫面上缺少色彩。學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時,就讓一名學生上前涂顏色,其余學生在自備紙上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匯成了一幅色彩鮮艷的畫,展現(xiàn)在師生面前,有的學生頓時驚嘆:真美啊;真是美極了!我又適時介紹杜甫寫下《絕句》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安史之亂平定了,杜甫的朋友嚴武還鎮(zhèn)成都,杜甫也因此從樟州回到了成都。學生了解了詩人當時的心情,加上色彩明亮的畫,朗讀這首詩句時,把詩人喜悅之情聲情并茂地表現(xiàn)出來了。

        望廬山瀑布古詩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4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

          理解詩句意思,并能用自身的話說說其中一首詩描述的景象。

          3、抓住關鍵詞,理解詩歌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難點:抓住關鍵詞,理解詩歌意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教師語言:同學們,俺們知道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他是誰?----杜甫。李白、杜甫的詩歌藝術達到了唐代詩歌的頂峰,后人贊嘆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今天,老師帶來了他倆的寫景詩各一首,想學嗎?有信心學好嗎?

          二、初讀詩歌,讀通讀順

          1、一讀,讀通讀順

          要求:

          讀四遍,前兩遍讀準四個生字及一個多音字“行”,認清“疑”的字形;后兩遍讀對停頓。

          檢查自讀情況。

         、胖该x詩,正音

         、浦该x詩,指導正確停頓

          2、再讀,讀懂詞意

          ⑴自由讀詩,根據(jù)注釋用自身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出示注釋:

          《望廬山瀑布》

         、購]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俺國名山之一。

         、谙銧t:指廬山的香爐峰。

         、圩蠠煟褐溉展庹丈涞脑旗F水氣出現(xiàn)出紫色。

         、茔y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⑤九天:九重天,形容極高的天空。

          《絕句》

         、.黃鸝:黃鶯。

          ②.白鷺:鷺鷥,羽毛純白,能高飛。

          ③.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終年不化,故云千秋雪。這是想象之詞。

         、.東吳:指長江下游的'江蘇一帶。成都水路通長江,所以說長江萬里船。

         、平涣髟娨猓首x古詩

         、墙處煼蹲x,指導方法

          教師語言:讀詩詞文章,要理解作者,要理解作品,要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俺在讀書時有一個小竅門,就是把自身當成作者,快樂著作者的快樂,悲傷著作者的悲傷,然后通過誦讀的聲調、節(jié)奏等表達自身的情感。

          三、想象畫面,體味意境,品味語言

          (一)三讀,想象畫面,體味意境

          1、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是杜甫,輕聲讀詩,發(fā)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3、再讀古詩,注意重音,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壯美/秀美)

          (二)四讀,品味語言

          1、杜甫有詩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偉大的詩人都很注意遣詞造句,默讀古詩,你覺得詩中哪些字用得妙?為什么?

          ⑴品味“生”、“掛”、“飛”、“落”

          ⑵品味“含”。

         、 你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嗎?

          含就著銜著、鑲嵌的意思。

         、谕瑢W們覺得這句詩中的“含”字用得好嗎?這樣俺們無妨用其他的字來換換,可以用哪些字來換?(有、里、內(nèi)、前……)

          俺們選兩個字換上讀讀看,比較比較,體會體會。“窗有西嶺千秋雪”,你們覺得怎么樣?(太一般了)“窗嵌西嶺千秋雪”,(嵌字寫出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靜態(tài)的畫。)可是,俺們一般說人才含著什么,這兒用了“含”字還好像把窗框寫活了,寫出畫面的動態(tài)之美,更有了動感,詩中靜動結合,充溢生機。這個“含”字用得真妙。

         、圩尠硞円积R讀第三句詩,突出“含”字。

          四、再讀課文,背誦默寫

          指名背誦,當堂默寫

          五、安排作業(yè),鞏固延伸

          板書設計:

          作業(yè)指導

          1、有關習題的解題思路(答案)

          2、同學作業(yè)情況摘記

          3、作業(yè)評講與矯正性練習

        望廬山瀑布古詩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初步理解古詩內(nèi)容,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旋律。

          2、通過游戲,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表現(xiàn)歌曲。

          3、在活動中感受瀑布的秀美,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PPT課件、李白畫像、黑板、粉筆、音樂、絲巾若干、非洲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景導入。

          教師拿非洲鼓有節(jié)奏敲打,帶領幼兒hello!問好,來到場地,初次感知旋律。

          hello小朋友,你好嗎?hello小朋友,你好嗎?hello小朋友,你好嗎?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引導語(唱):今天天氣真正好,我們一起爬廬山,走一走呀瞧一瞧,看看廬山美麗風景。

          師:瞧,都有誰一起來呢?

          演唱:hello客人老師,你好嗎?hello客人老師,你好嗎?hello客人老師,你好嗎?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hello香香老師,你好嗎?hello香香老師,你好嗎?hello香香老師,你好嗎?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請你找到一個好朋友,快快找到好朋友,面對面站好來,我們一起玩游戲。

          雙手快快伸出來,拍拍肩呀拍拍肩,拍拍肩呀拍拍肩,抱一抱呀抱一抱。定造型。

          師:哇!廬山到了。

          廬山廬山你好呀!廬山廬山你好呀!廬山廬山你好呀!廬山到了請坐下。拍拍腿呀拍拍腿,拍拍腿呀拍拍腿,小小手兒放膝蓋,我們一起聽故事。

          二、教師出示廬山圖片,引出古詩。

          1、師:我們現(xiàn)在來到哪里?(廬山、香爐峰)你看到了什么?(瀑布)

          三、引導幼兒看PPT,播放動畫課件,理解歌詞情境,理解記憶歌詞。

          1、教師:在古代有位大詩人叫李白,(出示李白畫像)他也曾到過我們廬山游玩,看到了美麗的瀑布。那會的太陽照在香爐峰上生出了紫色的煙霞,遠遠地看過去瀑布就好像是掛在前面的山上一樣,瀑布從高空中飛快地流瀉下來,好像有三千尺那么長,李白懷疑是不是銀河從天上落到了人間呢!

          2、教師:你們覺得這樣的廬山瀑布美不美?(美)是的,很美,李白也覺得特別美,于是他便把他看到的美景寫了一首古詩,名字叫《望廬山瀑布》。叫什么(望廬山瀑布)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四、教師引導幼兒朗誦記憶古詩2——3遍。

          教師:他把廬山瀑布的景色描寫得好漂亮啊,好像廬山瀑布就在我們眼前一樣,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引導幼兒體會歌曲活潑歡快的旋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打節(jié)奏朗誦古詩。

          五、通過游戲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表現(xiàn)歌曲。

          1、在鋼琴的伴奏下慢速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感知歌詞。

          教師:這首好聽的古詩還可以唱出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學一學。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鋼琴伴奏演唱歌曲。

          2、畫廬山瀑布。

          播放音樂,教師邊唱邊在黑板上畫廬山瀑布,幼兒空手繪畫。教師和幼兒共同演唱歌曲。

          3.絲巾舞蹈。

          出示瀑布圖片,教師提問。

          師唱:小朋友們想一想,瀑布它好像什么?請你快快舉好手,聲音響亮說出來。

          引出絲巾。

          播放音樂(望廬山瀑布)教師變魔術發(fā)絲巾。幼兒手握絲巾,一起跟隨音樂舞蹈擺造型。

          4、通過接龍的'游戲,學習用領唱、齊唱的方法來表現(xiàn)歌曲。教師領唱,幼兒齊唱1遍。

          教師唱:我們來玩接龍游戲,我唱前面你們唱后面,我大聲你大聲,我小聲你小聲。

          比如,我唱“日照香爐”你們唱“生紫煙”,看誰接的對。教師和幼兒交換演唱順序再次演唱。

          請個別幼兒領唱,其他幼兒齊唱1-2遍。

          六、引導幼兒體會歌曲意境和廬山瀑布的秀美,激發(fā)幼兒身為江西人的自豪。

          教師:廬山的瀑布怎么樣?

          教師:我們廬山瀑布非常美麗壯觀,廬山不僅有神奇多姿的瀑布,有雄奇挺秀的山峰。還有文明悠久的歷史古跡。無論是古時候還是現(xiàn)在都有很多人來我們廬山游玩,就連許多外國朋友也來廬山游玩呢,大自然像一個魔術師把我們江西的廬山打扮得美麗又神奇。我們再去找找其它美麗的風景吧。

          七、播放音樂,開火車游戲結束

          演唱:廬山廬山再見了!客人老師,再見了!小朋友們,再見了!香香老師,再見了!

          附:歌曲

          活動小結

          該活動中,孩子們能在無意中感知歌曲旋律、歌詞和曲調,孩子們的興趣濃厚,老師教得輕松,幼兒學得快樂,通過層層遞進的活動設計,孩子們最終學會演唱歌曲《望廬山瀑布》,本活動由于內(nèi)容涵蓋廣,為避免時長過長,可以在活動前期培養(yǎng)好班級幼兒游戲常規(guī)。

        望廬山瀑布古詩5

          其全文古詩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前言】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兩首詩,其一為五言古詩,其二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都緊扣題目中的“望”字,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言絕句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翻譯】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鑒賞】

          第二首詩是七言絕句。此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墒牵搅嗽娙死畎椎墓P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斑b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皰烨按ā,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皰臁弊趾苊,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帮w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耙墒恰敝档眉毼叮娙嗣髅髡f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梢,“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皰臁弊智懊嬉呀(jīng)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Www.sLkj.org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眻鼍半m也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xiàn)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

        望廬山瀑布古詩6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詞釋義

         、購]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qū)境內(nèi),聳立于鄱陽湖、長江之濱。

         、谙銧t:指香爐峰。廬山香爐峰有四。此指南香爐峰。因煙云聚散,如香爐之狀,故名。

         、圩蠠煟褐溉展馔高^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

         、苓b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葜保汗P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抟桑簯岩。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古詩今譯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作品賞析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此詩為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望廬山瀑布古詩7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⑵。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shù)十里⑶。

          ?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⑸。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⑹。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⑻;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⑽;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⑾。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⑿。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⒀,遙看瀑布掛前川⒁。

          飛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銀河落九天⒃。

          譯文

          【其一】

          從西面登上香爐峰,向南望見瀑布高掛在山前。

          水流直下達三百丈,沿著山谷奔涌前行幾十里。

          速度快如風馳電掣,隱約之中宛如有白虹騰空。

          乍以為是銀河從天上落下,彌漫飄灑在半空中。

          仰觀瀑布那氣勢真雄奇啊,這是神靈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風也吹不斷,江上月光卻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飛濺,沖刷著兩側青色的石壁。

          飛騰的水珠散發(fā)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騰。

          我本就最愛游賞名山,面對此景心胸更加寬廣。

          不必像服瓊漿一樣成仙,此水已足以蕩滌塵俗。

          遁世歸隱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辭人間。

          【其二】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賞析

          這兩首詩體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絕,內(nèi)容也有部分重復。第二首詩流傳很廣,曾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題作“望廬山瀑布”。

          第一首詩是五言古詩。此詩共換四次韻,前八句為一韻;中間八句每四句各一韻;末六句為一韻。詩意也可按韻分為四層。前三層基本上是摹寫瀑布的壯觀奇姿,屬景語;只有末一層言志抒懷,屬情語。前三層也各有重點:第一層從正面描寫瀑布的主體實景;第二層從虛處更深更細地描繪瀑布;第三層,從上下四旁來烘托瀑布之動態(tài)。最后一層先擒后縱,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廬山瀑布水”的立足點和所“望”的方向。接著十四句用各種形象從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壯偉氣勢和詩人的贊嘆。所謂“掛流三百丈”,“初驚河漢落”,亦即第二首的“飛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簡練和生動。末六句抒寫詩人的志趣和愿望。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詩講究興寄,直抒胸臆,質樸真切,氣象渾成。詩人的感情起伏與詩的節(jié)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樂府和歌行,常以他橫空出世,駿馬絕塵的非凡才力,將樂府、歌行作為表達他飛騰的想象,縱橫的才思,不羈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適的藝術形式,這些詩寫得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勞勞于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這首五古正是如此。李白把廬山瀑布寫得壯美闊大。詩人寄情于山水,從“西登香爐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寫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風吹不斷,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說明詩人尋求的是一種“閑”情,也體現(xiàn)李白的飄逸之風。在廬山美景之下,詩人借景直抒胸臆,語言質樸真切,但仍能感染讀者。第一首雖是古詩,其中卻有不少對仗。古今讀者多謂此首不如第二首絕句寫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詩自有妙句。如《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然余謂太白前篇古詩云:‘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磊落清壯,語簡而意盡,優(yōu)于絕句多矣!备鹆⒎健俄嵳Z陽秋》卷十二:“以余觀之,銀河一派,猶涉比類,未若白前篇云:‘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鑿空道出,為可喜也!表f居安《梅硐詩話》亦謂此二句“語簡意足,優(yōu)于絕句,真古今絕唱”,并認為“非歷覽此景,不足以見詩之妙”。

          第二首詩是七言絕句。此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皰烨按ā,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皰臁弊趾苊,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帮w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帮w”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耙墒恰敝档眉毼,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梢姡耙墒倾y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響者,致力處也!(《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皰臁弊智懊嬉呀(jīng)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xiàn)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無限制,所以詩人任意揮灑,寫“海風”,寫“江月”,寫“穹石”,寫得大起大落,大開大闔,轉折如意,揮灑自如,一氣呵成。第二首七絕因篇幅較小,詩人用夸張的比喻把景物升騰到更高的境界,達到寫瀑布的極致,極為夸張,但又清新自然,淺顯生動,同時具有動蕩開闊的氣勢,飛動流走的.章法,跳躍騰挪,縱橫捭闔,亦有歌行的氣勢和特點。

          兩首詩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這兩首詩歌都具有這樣的審美特征。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身長七尺有余(約1.83米)生于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川昌隆縣,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艷萬丈長。”(《調張籍》),世人又稱為“詩仙”。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于裴?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于這方面的記載。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游中度過。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xiàn)政治理想和抱負?墒,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xù)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言,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nèi)),中途遇赦放還,往來于潯陽、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當涂縣。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而奮斗。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悾Z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望廬山瀑布古詩8

          《望廬山瀑布》是通過對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

          望廬山瀑布的詩意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詩。詩中緊扣題目中的“望”字,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翻譯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望廬山瀑布》賞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掛前川”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最后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望廬山瀑布古詩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廬、瀑、爐、疑四個生字,會寫爐、煙兩個字。理解詩句內(nèi)容,能想象詩文所描繪的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2.在教學中,合理利用電教手段,通過自主學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記字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朗誦古詩的能力;通過聽詩意說詩句,讓學生了解詩意;通過品評詩句,體會詩句的意境和韻味。初步學習夸張修辭。

          3.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情分析

          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這首古詩語言瑯瑯上口,便于記誦,也可能多數(shù)同學已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教師在教學時適時進行點撥,要求不宜過高,只要能理解詩意即可。注意體會詩的意境,是古詩教學中的難點。

          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難點:

          1.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并能用自己的話講出詩文的內(nèi)容。

          2.體會古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導入】看圖猜詩

          同學們,看到老師畫在黑板上的山水畫,你能猜到今天我們講哪首詩嗎?

          【講授】回憶作者

          想必你們都知道這首詩的作者了吧?

          關于李白,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講授】解讀課題

          過渡:李白特別喜歡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來到了江西省的廬山,被廬山瀑布的氣勢震撼了,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誰知道這首詩題目是什么意思?

          3.這個"望"是什么意思?("望"是從遠處看。)

          【講授】隨文識字

          1.題目中藏著兩個生字寶寶,誰發(fā)現(xiàn)了?(找到廬和瀑)

          2.出示瀑布圖片與詞語,指名讀好“瀑”字。

          3.題目中還有一個生字是“廬”。它與這首詩里哪個字很相近?(找到香爐的“爐”。)

          4.你有什么好辦法準確區(qū)分這兩個字呢?

          對比學,明確都是形聲字,偏旁不同。

          啟發(fā),廣字旁的字與什么有關?

          5.教師解釋廬山名字的來歷。認識文中的香爐指的是“香爐峰”。

          【講授】指導書寫

          1.“爐”是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文中還有一個帶有火字旁的字,你發(fā)現(xiàn)了嗎?(找到“煙”字)

          2.指導觀察并說一說:要想把這兩個字寫規(guī)范,美觀,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自評,互評。教師巡視指導。

          5.微信展示評價學生的字并修改。

          【講授】初讀感知

          1、讀通詩句。

          現(xiàn)在生字寶寶已經(jīng)回歸到古詩中去了,你還認識嗎?

          我們比一比,誰能把這首詩讀好,聲音洪亮,發(fā)音準確。

          2、讀出節(jié)奏。

          要想把古詩讀好聽,還要注意節(jié)奏。

         。1)教師范讀。

         。2)生讀

         。3)全班讀

          3、說印象

          過渡:同學們讀得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廬山瀑布的真面目。老師要在課堂交流群中發(fā)布一個問題,請你說一說廬山的瀑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播放瀑布的視頻。

         。2)在課堂交流微信群說感受。

         。3)交流感受。

          【講授】讀詩悟情

          1.同學們說得非常好,說明你們看得特別認真。同學們都知道,李白是唐朝的大詩人,唐朝距今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那么你們的想法有沒有和一千多年前的詩仙李白有著相同的.感受呢?

          2.過渡:你們有沒有和大詩人李白相同的感受?你是從哪個詞或哪個句子看出來的?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組的同伴交流。老師給你們2分鐘的時間。

          3.學生交流。老師到小組了解交流情況并指導。

          4.交流。

         。1)體會瀑布之仙境美。

          出示云霧繚繞下的廬山瀑布,說一說這樣的地方像什么?(仙境)

          指導讀出廬山瀑布的仙境美。

         。2)感受瀑布的壯美。

          “遙”是什么意思?它與哪個字相照應呢?(“望”字,都是從遠處看)讀出遠之意。

          是誰把瀑布掛到石壁上的呢?大自然用她那神奇的雙手把這瀑布掛在這石壁之間,仿佛清風一吹,這瀑布就能飄起來一般,這瀑布美不美?請你讀出瀑布的美。

          從遠處看去,你們覺得瀑布像什么呢?誰再來讀一讀?讓我們一起來讀這瀑布!

         。3)體會瀑布的氣勢。

          從這“飛流直下”你讀出了什么?(快)讀出瀑布的“快”

         。4)體會瀑布之高,之長。

          “三千尺”“落九天”讓我們感受到了瀑布的“長”。

          這瀑布真的有那么長嗎?(不是)

          插入微課《夸張》,練習說夸張句。

         。5)從哪個字看出這是李白想象的呢?出示:“疑”,怎么讀?誰來給它組個詞?“疑”就是心里拿不準搞不清楚不明白,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不是真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不是)而是李白把瀑布想象成了銀河。

         。6)再次拓展“想象詩”,進一步識記“疑”字。

          這不禁有讓我們想起了李白在另外兩首詩中的想象:【出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7)總結:你能用一個詞,概括瀑布給你留下的總體感受嗎?(貼字:氣勢雄偉)

          【講授】伴樂美讀

          1.下面,老師要提高難度了,誰能根據(jù)詩意背著說一說相對應的詩句呢?

         。1)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的云霧。遠遠望去,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掛在山間的一條大河。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2)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播放音樂,全班齊讀。

          3.男女生老師配合讀。

          4.隨機點名,一名幸運生伴樂美讀。

          【講授】拓展升華

          1.老師給你們留一個小任務,請你在課下搜集描寫廬山的詩或瀑布的詩,或是李白的其他詩,將你搜集到的內(nèi)容和你的感受發(fā)回交流群。

          2.再讓我們隨著視頻,把這首詩美美地背一背,唱一唱。老師也希望你們長大后,能身臨其境,感受這氣勢雄偉的瀑布!

          3.播放《望廬山瀑布》水墨畫朗誦視頻。

          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古詩10

          教學反思

          《望廬山瀑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

          《望廬山瀑布》是蘇教版小學第六冊選編的一首李白的詩。本詩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教材選編這首唐詩的主要意圖,一是豐富學生古詩的積累,從唐詩的音韻和諧、用詞精煉中受到熏陶感染,培養(yǎng)語感;二是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祖國山河壯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據(jù)唐詩音韻和諧、用詞精煉的特點,我認為為了貫徹落實課標倡導的新學習方法,可以采用分步朗讀、逐漸深入的方法,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分散難點,各個擊破,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讀,讀準字音

          本詩雖然生字不多,但應提醒學生要讀準押韻的字。本詩押韻的字是煙川天,它們都是前鼻音,不要讀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讀Luò,不要讀Lào、Là,銀河的銀讀Yín,不要讀成Yíng?上茸寣W生聽錄音,然后自己練習輕聲讀,再抽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辨析、鑒賞、糾正。這樣的安排,符合兒童好表現(xiàn)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

          二讀,理解詞句

          1、學生逐字逐句地自瀆,聯(lián)系上下文邊讀邊理解詞句的意思,如有不理解的,通過看注釋,解決。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釋疑解難。這樣做體現(xiàn)了課標中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要求。

          2、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詞語卡片,讓學生進行搶答,對以下有特色的詞語,教師要進行追問,引導學生體會本詩用詞精妙的特點,培養(yǎng)語感:

          ①、為什么作者要說瀑布是掛在山前?(一個掛字更能體現(xiàn)長久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形象表現(xiàn)出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tài)。)

          ②、第三句中飛流的飛用的好不好?為什么?(用得好。因為這個飛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瀑布的急流飛奔。)從直下這一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體會到山的高峻陡峭和瀑布飛奔而下。)

         、、最后一句為何用疑而不用象?(疑表現(xiàn)出作者對瀑布壯觀的驚嘆,因而產(chǎn)生了神奇、夸張的想象。)

          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3、抽學生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讀懂了詩句的基礎上,就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1 學生自由讀,在讀中揣摩怎樣處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頓,怎樣表現(xiàn)詩句的情感。

          2、展開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讀以及為什么要這樣讀。教師相機引導:全詩描繪了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要讀出磅礴的氣勢。第一行中的生字描繪出云霧在日光照耀下不斷升騰,在香爐峰盤旋繚繞的動態(tài),要重讀。第二行的遙字寫出詩人遠望的立足點,掛字極為生動形象,要略為重讀。這兩句要用欣賞的語氣,要讀得舒緩。第三行讀時要略帶夸張的語氣,聲調要從舒緩轉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讀出遐想無限,回味無窮的感受。然后教師范讀,鼓勵學生進行評議、挑戰(zhàn),形成師生互動的民主氛圍。

          3. 學生采用各種形式反復朗讀,進一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 放錄音,欣賞配樂朗讀,深化感受。

          四讀,拓展延伸

          1、小聲讀本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2、出示拓展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長完成其中一至二題:

         、、根據(jù)詩的描繪和自己的想象寫一篇導游詞,向大家介紹廬山瀑布的美景。

         、、搜集有關廬山瀑布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將詩中描繪的美景畫下來。

        望廬山瀑布古詩11

          原文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罩著云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賞析

          這是一首畫面壯觀,氣勢恢宏的山水詩歌。描寫的是廬山瀑布。廬山雄偉峭拔的香爐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遠看瀑布像一條白鏈高掛在前邊江面上。這首七絕,描寫廬山瀑布的總體陣容。首句寫陽光燦爛、紫煙繚繞的香爐峰,算是鋪設背景,詩人在廬山香爐峰下,遠遠地觀賞這里的風景。他先從上面的香爐峰看起,“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的光輝照射在香爐峰上,“香爐”中在升起紫色的煙霧是香爐峰下有瀑布,水氣蒸騰,混入云氣,透著日光,反映出紫紅色,遠望過去,在形似香爐的高峰上盤旋繚繞的就是紫色的煙云了。香爐冒煙是極為平常的事物,詩人借它來描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觀,并為下句做好鋪墊;“遙看瀑布掛前川”,寫瀑布從山頂直垂下來,就像懸掛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樣,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掛在前面的水面上。這里最傳神的是一個“掛”字。瀑布原本是從山壁上突然傾瀉而下的水,遠遠看起來就像是懸掛著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掛”字形容它從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兩句進一步描寫瀑布,“飛流直下”,寫瀑布從高高的山壁上筆直地奔瀉而下的迅疾情況!叭С摺笔且粋夸張數(shù)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掛流三百丈”一樣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從陡峭的山壁的`極高處飛流而下的氣勢。最后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意思說讓人懷疑那是銀河從極高的天空降落下來了。銀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環(huán)繞天空的銀白色光帶,它既很壯觀,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種天象奇觀,用銀河比喻瀑布,顯示出瀑布銀光閃閃,氣勢磅礴的壯麗奇觀,真是別出心裁的聯(lián)想。詩人在運用這個比喻時,不取“像”“似”之類的字,而用一個“疑”字,故意說它若真若假,卻更強調了兩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飛流直下”,寫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飛,一瀉到底;“三千尺”,夸張地說香爐峰高,瀑布水長;“銀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壯麗形象和雄偉氣勢,讀起來仿佛看見那銀白耀眼的光澤,聽到那驚心動魄的轟響。從“遙看”到“疑是”,由見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詩人欣賞瀑布時的興奮和喜悅,這首山水小詩,寫得有聲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發(fā)著人們對廬山風光的向往和祖國山河的熱愛;而廬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隨同這首詩,宛如天上皎潔明亮的銀河,在作者眼前閃閃發(fā)光,永不消逝。

          這首絕句是在天寶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時寫的。當時李白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離開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廬山隱居。廬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麗無雙,李白觀察多日,愛之深切,思官場紛爭無數(shù),他體會到了從天子近臣到江湖文人這兩種社會角色之間的巨大差異,也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世態(tài)炎涼,但是李白卻絲毫沒有向世俗低頭,更不會趨炎附勢,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樂,落得逍遙自在,盡管內(nèi)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樣,寸步不離,但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滿了浪漫、灑脫與活力,使得他可以拋開朝堂,怡情山水!其中寫下不少詩篇贊美廬山美景。

          《望廬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張,顯示出廬山瀑布奇麗雄偉的獨特風姿,也反映了李白這位大詩人胸襟開闊、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對著這樣壯麗的瀑布,詩人畫家常常要為它吟詩作畫。但在舊社會里,由于時代的局限,縱如李白的豪放,在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發(fā)出“壯哉造化功”的感嘆,乃至產(chǎn)生了“永愿辭人間”的念頭。李白一生非常喜愛廬山的風景,從他的“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望廬山瀑布》之一)等詩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經(jīng)有過退隱廬山的念頭。

        望廬山瀑布古詩12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罩著云煙而得名。

          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的完美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望廬山瀑布古詩13

          目的要求

          1、知道古詩的大概意思,并樂意背誦古詩。

          2、知道廬山的瀑布很出名很漂亮水流很直。

         。ㄖ仉y點)能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并讀準詞句。

          準備安靜的`課堂氣氛,整理好幼兒坐姿。

          內(nèi)容與指導

          1、教師播放光盤課件圖片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瀑布嗎?今天老師帶來了瀑布的光盤,我們一起來看看瀑布吧!

          提問:你們覺得瀑布像什么?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唐朝詩人李白他游廬山時,看到廬山瀑布美麗壯觀的景象而寫下的古詩《望廬山瀑布》。你們聽聽詩人覺得瀑布像什么?

          2、教師朗誦古詩。(讀完后放關碟一遍)

          3、教師翻譯古詩意思,幼兒了解。

          師:陽光照耀下的香爐峰紫色的云煙繚繞,遠看瀑布猶如一條長長的白練,高高懸掛于山川之間。那激越的水柱從峭壁上一瀉千尺,恍惚間好像銀河從云端墜落。

          4、幼兒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5、反復朗讀全詩,并根據(jù)光碟學習簡單的肢體動作。體會感情進而背誦全詩。

         。1)、教師出示具有一定分隔符的古詩板書,讓幼兒誦讀。

         。2)、讓幼兒體會祖國山水的壯美,萌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6、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望廬山瀑布古詩14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內(nèi)容,學習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朗誦古詩。

          2、喜歡誦讀古詩,并萌發(fā)幼兒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活動準備:

          瀑布的圖片或光盤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瀑布嗎?今天老師帶來了瀑布的光盤,我們一起來看看瀑布吧!

          提問:你們覺得瀑布像什么?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唐朝詩人李白他游廬山時,看到廬山瀑布美麗壯觀的景象而寫下的古詩《望廬山瀑布》。

          你們聽聽詩人覺得瀑布像什么?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一、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提問:

          1、這首詩是誰寫的.呢?

          2、你們聽到詩中寫了什么?

          二、逐句解釋古詩含義。

          1、解題,介紹作者。

         。1)“望”是什么意思?

          明確:遠看!皬]山”是個山名,在江西省北部,臨長江,靠近九江市,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誰去過廬山,或在電影、電視中見過,請一位同學說說他所見過的廬山的景色。

          2、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感情。

         。1)“日照香爐生紫煙”

          “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

          “煙”,指的不是炊煙,也不是哪兒冒出的煙,而是指云霧。山峰高聳入云,峰上云霧繚繞,下面水氣升騰,整座山峰籠罩在煙霧之中。陽光一照,煙霧便呈現(xiàn)出絳紫的色彩,飄飄悠悠,縈繞山際。多美啊!

          (2)“遙看瀑布掛前川”。

          “遙看”:遠遠看去。

          “川”:指大河。

          “掛”:懸掛。

          遠遠望去瀑布像是掛在山前的一條大河。這句詩掛字用得好,因為瀑布在不停地流動著,從動態(tài)上看,就像一條巨大的河流,但平時河流都是流淌的,而這一瀑布卻由上而下地高懸,所以詩人用“掛”這個字寫出瀑布外形的壯觀。同時通過“掛”這個字使人體會到瀑布水流又快又急,而且山勢陡峭,僅僅通過一個字就寫出了瀑布的磅礴氣勢。

         。3)“飛流直下三千尺”。

          “飛流”:是形容瀑布飛快地流下來,像飛一樣。

          “直下”:直下來。

          “三千”:不是一個確數(shù),形容瀑布很長。

          站在山下向上望去,瀑布從陡峭的山上筆直地飛快地流下來,足足有三千多尺長。

          提問:這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三千”不是一個確定的數(shù),只是夸張地說出瀑布很長,氣勢很大。

          (4)學習第四行詩句“疑是銀河落九天”。

          疑:懷疑。

          銀河:也稱天河,由許許多多恒星構成。晴天夜晚,天空呈現(xiàn)出一條明亮的光帶,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河流,所以叫銀河。

          九天:古時傳說天有九層,這里的“九天”指天的最高一層,也就是天的極高處。

          這瀑布真像是銀河從極高的天上落下來了。在這句詩里,“落”和“掛”一樣用得精巧。好像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無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人間。

         。ㄈ┓磸屠首x全詩,體會感情進而背誦全詩。

          1、教師出示具有一定分隔符的古詩板書,讓幼兒誦讀。

          2、讓幼兒體會祖國山水的壯美,萌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望廬山瀑布古詩15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語文老師眼中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每個人都明白,如果古詩教學得好,那將會給孩子帶來多大文化的體味與快感,但是處理起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雖然古詩教學“五步法”——:①課前查詢知詩人。②介紹背景解詩題。③質疑討論明詩意。④想像誦讀悟詩情。⑤遷移應用背詩文。許多老師都了然于胸,但是操作起來,并不是很輕松,特別是第四步悟詩情入詩境,總覺得怎么做都不能很好地帶領學生步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當中去。因此,最后落得個讀古詩認生字,了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將詩歌的內(nèi)容說一說,再背一背,默一默了事。這樣的做法其實存在許多問題的:

          一是沒有關注到學情。

          現(xiàn)在的孩子,在小學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唐詩,唐詩中的名篇總有部分是耳熟能詳?shù)模由衔覀儗W校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學生背誦《小學生經(jīng)典誦讀》這一套書,所以入選我們課文的詩歌90%學生已經(jīng)提前背誦過的。那么朗讀、背誦這一關就可以省去許多時間。省出來的時間干什么呢?需要我們老師去思考。

          二是沒有關注到詩的文化內(nèi)蘊。

          學古詩與學現(xiàn)代文相同的是,利用教材學習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但是古詩為何歷經(jīng)千余年仍然令人傳誦難忘呢?這與古詩的語言精練、畫面豐富,用詞準確、內(nèi)涵博大、意境深遠,讀時朗朗上口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老師不能通過一首首古詩讓學生逐漸步入古詩的大門,窺取個中的奧秘,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怎么才能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呢?

          一是要充分了解學情。

          細到什么程度,學生有多少人多讀會背這首詩,有多少人已經(jīng)能認讀詩中的每一個生字。這樣,課前的檢查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老師的任務是教學生不懂的不會的,或者是似懂非懂的,或者是學生根本就不會注意到的知識內(nèi)容方法。像我這個星期教的《望廬山瀑布》與《絕句》這兩首古詩,班級里除了新來的陳浩及個別去年經(jīng)典誦讀不過關的同學不會背之外,其余的學生都會背誦。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重點放在“廬與爐”兩個生字上,這兩個生字如果不能讓學生了解其中的來歷與不同,學生是很容易混淆的。教學時,我讓學生看“草廬”的圖片,簡說“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廬”就是古代簡易的房子,可能是貧困人或隱士居住的,也可能是供過路人休憩的。“廣”就是為大家遮風擋雨。這樣學生從圖從來歷從字形上對“廬”字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再教“爐”字就相對簡單許多,詩歌中有“香爐”一詞,問他“香爐”是怎樣的?再問“爐”為什么是“火字旁”,爾后進行擴詞,這樣學生能從字形字義上較好地區(qū)分這兩個音近字。

          二是帶領學生評析詩歌。

          IEA閱讀測試時把閱讀能力分成四個層面:

          第一層,關注并提取明確陳述的信息;

          第二層,直接推論;

          第三層,解釋并整合觀點和信息;

          第四層,檢視并評價內(nèi)容、語言和文本的要點。

          我們的閱讀教學很多時候更多是關注學生一、二層面的能力,很少關注三、四層面的,導致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也就比較弱。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評析文章內(nèi)容、寫法、人物特征等等,這方面的缺陷是可以彌補的。

          比如,我在教《古詩二首》時,當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詩意,會背誦的情況下,我問:“再請細細讀這兩首詩,你覺得哪里寫得特別好?為什么?”

          學生的發(fā)言是能給你意外的收獲的。他們談到許多——

          《望廬山瀑布》:有的說“掛”字用得好,讓人覺得廬山瀑布像畫一樣美;有的說“飛流”用得好,讓人感覺到瀑布水流速度非?;有的說“直下”用得好,讓人覺得山勢陡;有的說“銀河落九天”比得好,讓人了解到瀑布高得望不到頂;也有人說“疑”字用得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絕句》:有的說顏色很美,因為詩歌里寫到了四種顏色,黃、翠、白、青,覺得很淡雅;有的說聲音很動聽,一個“鳴”字讓人覺得鳥在唱歌;有的說“飛”字給人動態(tài)美,“泊”字給人靜態(tài)美。當然這一切都在我的預設中,因此,在學生理解詩歌時,我有涉及到這方面的'內(nèi)容,而王翔的“行”字美,因為“群”鷺是亂的,而“行”是整齊的,這點我備課時確實沒有想到,當時真的很激動,可見我們的學生,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時間,設置足夠的自由度,他們是能夠學好的。

          這讓我想到了《好媽媽一定要懂的幾個心理效應》中的“魚缸效應”。也就是,當魚放在小魚缸太久了,他的身體長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長了,哪怕后來你再將他放回大海,他的體形也不再長。即過度的框架會讓孩子失去成長的空間。無論是家長與老師都應給孩子一個寬松、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多引導,多讓孩子去選擇去發(fā)展,這樣孩子將來的路會更寬更廣。

        【望廬山瀑布古詩】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古詩賞析11-22

        《望廬山瀑布》說課稿04-14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1-05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4-21

        望廬山教學反思11-28

        游廬山瀑布作文04-01

        廬山瀑布作文300字08-22

        廬山的瀑布作文300字09-07

        廬山瀑布導游詞12-05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