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教學(xué)總結(jié)>廉潔小故事
        廉潔小故事
        更新時間:2024-04-12 19:29:18
        • 相關(guān)推薦
        廉潔小故事(精選40篇)

          廉潔,是每個人的基本素質(zhì),是社會文明進(jìn)步的基石。我們要始終堅守廉潔底線,不謀取私利,不受賄賂,不違法亂紀(j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廉潔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1、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jiān)經(jīng)過那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可是你要給我領(lǐng)取庫金的官府印券!碧O(jiān)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jiān)聽后,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2、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jìn)士王杰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quán)貴。當(dāng)時和坤在朝中專權(quán),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與其據(jù)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杰,拉著他的手說:“好白嫩的手。 蓖踅苷亝柹鼗卮鸬溃骸巴踅苁蛛m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3、兩袖清風(fēng)的于謙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dāng)?shù)氐慕伵痢⒛⒐、線香等土特產(chǎn)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理解。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證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4、包拯拒禮為開廉潔

          宋仁宗時,朝野上下彌漫著一股送禮之風(fēng)。包拯對這股送禮收禮之風(fēng)歷來持反對意見,幾次上疏皇帝,請求頒昭禁止官員之間的送禮收禮的現(xiàn)象,以開廉潔之風(fēng)。

          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壽,壽辰前幾天,他就命兒子包貴及王朝、馬漢等站在衙門口拒禮?烧l知,第一個送壽禮的就是當(dāng)朝皇帝,派來送禮的是六宮司禮太監(jiān)。老太監(jiān)到了門外,執(zhí)意要面見包拯,要他接旨受禮。這下可難住了包貴,萬歲送來的禮不收,這不是抗旨不遵嗎可父親命他又不敢違,無奈只好請老太監(jiān)將送禮的緣由寫在一張紅紙上轉(zhuǎn)呈父親。老太監(jiān)提筆在紅紙上寫了一首詩。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勞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理不通。”

          包貴讓王朝把詩拿到內(nèi)衙呈父親展視。不一會兒,王朝帶回原紅紙交付老太監(jiān)。只見原詩下邊添了四句。

          “鐵面無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勞為官分內(nèi)事,拒禮為開廉潔風(fēng)。”

          六宮司禮太監(jiān)看罷,半晌無語,只好帶著禮物和那紅紙回宮交差去了。

          5、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fā)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guān)系,結(jié)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于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6、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dān)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7、新鞋踩泥

          《松窗夢語》的作者張瀚初任御史時,曾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延相。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jìn)城,路遇大雨。一轎夫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留意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臟了新鞋。進(jìn)城后,路面泥濘漸多,轎夫一不留意,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fù)顧惜了……王延相說:“為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嚴(yán)謹(jǐn)從政,廉潔為官,之后升任被稱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書,建樹頗多,名留青史。

          8、子罕辭寶

          《左傳襄公十五年》載文:春秋時,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玉石,將它獻(xiàn)給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理解。獻(xiàn)玉石的人說:我以前把這塊玉石拿給玉工鑒定過,他認(rèn)為這是一塊寶玉,所以我才敢獻(xiàn)給您!弊雍闭f:“我把不貪圖財物的這種操守當(dāng)作是寶物,你把玉石作為寶物。如果你把寶玉送給了我,我們兩人都喪失了寶物;還不如我們都保有各自的寶物。”故事中,子罕恪守“不貪為寶”的信條,巧妙拒玉,寓意深刻,真正給人教育和啟迪。

          9、公儀休拒魚

          《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記載了一個公儀休拒魚的故事:戰(zhàn)國時期魯國國相公儀休愛吃魚,有人投其所好送魚給他,公儀休不收。問其原因,他說:“正因為喜歡吃魚,所以不能理解,此刻我作為國相,能夠用自己俸祿買魚吃,如果此刻收了魚而丟了官,誰又會送給我魚呢?所以我不能理解啊。”公儀休“好魚而不貪魚”,實乃其深知“貪贓、枉法、丟官、受懲罰”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愿每位領(lǐng)導(dǎo)干部任前任中都時刻不忘認(rèn)真算一算政治帳、經(jīng)濟帳、家庭帳。

          10、滅官燭看家書

          據(jù)宋周紫芝《竹坡詩話》記載:北宋時期有位州官,為人極其廉潔。一天晚上,有人從京城送來一封上司的來信。他猜想這必須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點上蠟燭閱讀。誰知讀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蠟燭吹滅,把自己買來的蠟燭點上,繼續(xù)往下看。公差很納悶,難道官家買的蠟燭不及他自己出錢買的亮嗎?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是關(guān)于他留在京城家屬的狀況,他認(rèn)為這是私事,不能點官家的蠟燭。在有些人看來,為了半封家書,竟然換燭再讀,實在有點“小題大做”。但正是這樣的小事,卻更能從細(xì)節(jié)上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品質(zhì),更足以讓當(dāng)今存在公“話”私打、公車私用、公請私吃、公費私游等等凡此種種揩公家油的一些領(lǐng)導(dǎo)干部汗顏。

          為官之道,盡在其中矣。

          11、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jīng)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zé)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睏钫鹫f:“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12、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之后他被朝廷調(diào)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dāng)?shù)匕傩罩鲃訙愬X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之后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所以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13、我以不貪為寶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上山采石時,采到一塊寶玉,他擔(dān)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來想去,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帶著寶玉,來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獻(xiàn)上寶玉。子罕覺得很奇怪,便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什么要獻(xiàn)寶玉給我?我可從來不收別人任何禮物的!蹦侨艘詾樽雍睉岩蛇@是一塊假玉,就答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弊雍闭f“我把不貪的品格當(dāng)作珍寶,你把這塊玉石當(dāng)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都喪失了珍寶,不如你我還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寶吧!”那人跪下懇求道“我們小百姓,拿著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xiàn)給你,是為了免于禍患!弊雍本妥屇侨藭簳r留下,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幫他把玉賣掉,把所得的錢全部交給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這個故事見于《左傳·襄公十五年》。之后,人們就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zhì)。

          14、安納

          有一個人叫安納,他的爸爸因一次意外車禍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僅有安納他一個人孤獨的生活著,他要靠自己賺錢,他應(yīng)對的是蒼天給他的痛苦世界,而他卻是微笑的應(yīng)對。

          安納并沒有放棄了品德,一向把品德牢記在心。安納打完了工,就在街上買點東西,可是錢不夠,按納失望的向家走去。安納明白僅有下次再努力打工就有錢吃飯,因為今日起來比較晚,所以沒有那么多錢,?粗鴥蛇叺男∈,安納就留著口水,看到別人切著冰涼的西瓜,紅葉流了出來。如果是別人,在也忍不住,早就搶了,可是安納不做違背良心的事,只好望都不望,回家洗衣服。就在這時,一個身子穿的破破爛爛的衣服面呈菜色,手中看著個碗,跪在地上討乞,安納一看就明白是個乞丐,那個乞丐披頭散發(fā),是一個女乞丐,女乞丐的一只腿斷了,安納看得心酸就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錢給了女乞丐,女乞丐見了望著安納女乞丐熱淚盈眶,仿佛在說:“感激你了我的這個人生。安納對他笑了笑表示回應(yīng)就走了。

          第二天,安納工作完了同樣到了那條街,這次他也是那么少,因為昨日沒吃飯,力氣沒那么大。沒有那個女乞丐就能夠有飯吃。但安納并不后悔,他明白即使沒有錢也必須不能違背品德。因為“知識不健全能夠用品德來彌補,而品德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所以可見品德是很重要的。這次安納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疊100元,很厚有5厘米厚,安納彎腰將那疊100元鈔票撿起,向一輛警車走去,對警察彬彬有禮的說,“警察叔叔,我撿到了很厚的一疊100元鈔票,請你拿著!本旖舆^錢,撫摸著安納的頭說:“那么小就如此廉潔!弊罱K,安納成了最有品德的人,把那些自己的工錢三分之二給了扶老助殘。

          無私的助人為樂就是廉潔,不貪心,不自私,這就是廉潔。

          15、丹心要學(xué)月月紅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dān)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勢,執(zhí)法嚴(yán)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xiāng)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

          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并囑咐家人不準(zhǔn)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奔胰寺犃T,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家人聽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guān)。但愿大人常康健,勤為百姓除贓官!奔胰税言妼懺诩埳,叫仆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xué)月月紅!

          后蘇東坡雖賦閑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yuǎn)流傳。

          16、子罕以不貪為寶

          春秋時期,宋國有人得到一塊精美的玉石,想獻(xiàn)給司城子罕。子罕拒不理解。獻(xiàn)玉的人以為子罕懷疑玉石是假的,便說:“這塊美玉我請玉匠給鑒定過,他說是塊寶玉,所以才敢拿來獻(xiàn)給你!弊雍被卮鹫f:“你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寶,我也失去了寶。

          所以,我們還是各存其寶為好!

          17、姚崇不徇私情

          唐朝開元年間,吏部尚書魏知古要去洛陽一帶考察官員政績。宰相姚崇有兩個兒子在那兒當(dāng)官,離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辭行,不料姚崇對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到洛陽之后,私下接見了姚崇的兩個兒子。姚崇之子請求他在皇上頭前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見他極力贊揚姚崇的兒子,便宣姚崇進(jìn)殿,對姚崇說:“你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干,政績不錯,朕有意提升他倆!币Τ缣谷坏卣f:“我這兩個兒子才識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碧菩谝娨Τ缒鼙幨,十分高興地說:“魏知古徇私妨礙公事,辜負(fù)了你對他的教導(dǎo),我也不能原諒他?磥韮H有罷了他的官以正朝綱!

          姚崇復(fù)奏道:“我教子不嚴(yán),罪該受罰。如果陛下所以事貶謫魏知古,那人們就會說他是當(dāng)了我的替罪羊了。”唐玄宗聽后十分贊許,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書。姚崇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相。特別是在玄宗時期,對“開元之治”貢獻(xiàn)尤多,影響極為深遠(yuǎn)。

          18、厚謝婉拒

          宋時,劉溫臾在朝中身居要職,一個自稱他門生的人送給他一車糧草,劉溫臾推辭不掉,當(dāng)即答謝回贈他一套華麗的衣服,其價值高于一車糧草的數(shù)倍,那人見達(dá)不到送禮行賄的目的,只好將糧草拖了回去。

          19、棒打送禮

          南北朝時,南朝的中書通事舍人顧協(xié),雖位高權(quán)重,但為政清廉。他曾說:“送禮納賄,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門生因有事相求,送禮向他行賄。顧協(xié)怒不可遏,責(zé)令將這個門生重打二十大板,趕出了門外。

          20、立檄拒禮

          康熙19年,于成龍改任直隸巡撫。大名縣縣官遵循舊習(xí),在中秋節(jié)前給他送了一份“中秋禮”。于成龍嚴(yán)詞拒收,還特地頒布了《嚴(yán)禁饋贈檄》,通報了大名縣縣官的送禮行為,并明令所屬官員,今后如果發(fā)現(xiàn)逢年私送者,“決不寬恕”。

          21、毛澤東的廉潔故事

          據(jù)主席身邊的警衛(wèi)員回憶,1929年1月,紅四軍下井岡山,迂回于贛南、閩西之間,毛主席行軍,戰(zhàn)士們沿途沒見他騎馬,可部隊中的傷兵、病號、掉隊的戰(zhàn)士們都騎過他的馬。雖說毛主席是前委書記,但他同戰(zhàn)士們同吃一鍋飯,同吃一盆菜,沒有絲毫區(qū)別。

          1932年,紅軍打到漳州,警衛(wèi)員住在毛主席那里。一眼看見他腳上穿的黑線襪子,已經(jīng)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襪子了,主席發(fā)現(xiàn)他盯著他的襪子看,就把腳一伸,說:“這雙襪子還是1929年下井岡山后你替我買的,已經(jīng)換過兩次襪底了,你看還是好的?墒窃俨荒軗Q襪底子了,襪面也太稀薄,經(jīng)不起洗了。”主席說著,還有些舍不得的樣貌。毛主席行軍中惟一御寒的一條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頭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個麻袋片了。部隊并不是沒有像樣的毛毯,可是他硬是不要。

          此刻想想,那時的毛主席已是紅軍的領(lǐng)導(dǎo)核心,毛主席的廉潔,在當(dāng)時是少有的。

          22、趙廣漢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quán),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zhuǎn)變當(dāng)?shù)氐牟涣硷L(fēng)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wù)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dān)任京兆尹時,表現(xiàn)出高度的職責(zé)心,處理各項公務(wù),往往通宵達(dá)旦。并且善于思考,講究辦事效率。

          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qū)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zé)在于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wù)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dāng)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

          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23、侯鳴珂杖妻拒賄

          同治四年春,侯鳴珂調(diào)任孝義廳撫民同知。廳衙小吏余言吉,不甘忍受無油粗飯,向一百姓勒索了10斤豬油,自食5斤,將其余5斤暗送侯鳴珂夫人楊芝香。鳴珂得知后大怒,當(dāng)即將余言吉削職為民,并下令其妻楊芝香將5斤豬油還給百姓,并以受賄罪杖四十。楊芝香當(dāng)場聲淚俱下,后悔莫及。侯鳴珂怒斥其妻:“知過并非無過,爾不杖股四十,爾不會以此為訓(xùn)!毖靡勐犃T,只得按他的命令,打了侯夫人四十大板。

          同治六年九月,車家河保正楊建武貪污賑銀,被人告發(fā)。侯鳴珂在察訪中,楊建武托人偷將5兩麝香裝在他的行囊里,并附一信,上寫:“侯大人:吾以兄、弟、妹三戶冒名頂領(lǐng)賑銀800兩,愿與大人平分。再送上麝香5兩,請免死罪!钡诙欤铠Q珂即令人將信重抄在一張大紙上,并將5兩麝香用紙包好,上寫:“賄物麝香5兩”,讓楊建武一手舉著抄好的信,一手舉著麝香,在車家河、廳城、石嘴子游街三日,第四日即判楊建武死刑。

          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封建社會后期,侯鳴珂卻出污泥而不染,百姓大加贊頌,離任時送“仁德如春”大匾,近萬人含淚相送。

          24、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dāng)?shù)貍髡f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不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后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彼谌纹陂g,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25、況鐘

          況鐘(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鐘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fù)擔(dān),穩(wěn)定和發(fā)展經(jīng)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fēng)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一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fù)始,從不間斷。

          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jīng)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此刻,只要一提起況鐘,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里那位甘冒風(fēng)險、敢于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xué)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鐘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終積勞成疾,病逝于蘇州任上。當(dāng)?shù)匕傩諡榧o(jì)念況鐘,在他死后,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26、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后歷任知府、轉(zhuǎn)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dān)任過監(jiān)察御史等監(jiān)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dāng)過外交使節(jié)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xué)士,所以后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xué)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后,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jì)念和供奉他。

          包拯一生清廉簡樸,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彼簧鷩(yán)于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dāng)?shù)鼐埔缓贸幭嗨,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quán)貴,執(zhí)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quán)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后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資料。

          包拯在當(dāng)時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后,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一樣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jìn)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shù)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shù)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tǒng)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十分典型的。

          27、陳希亮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陜西西安市)。他從進(jìn)士及第開始,為官30余年,先后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zhuǎn)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思考個人的禍福進(jìn)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

          后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xué)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dān)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于后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28、狄仁杰

          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yīng)試明經(jīng)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后,經(jīng)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zhuǎn)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持續(xù)體恤百姓、不畏權(quán)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后人據(jù)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29、毛主席的襪子和毯子

          1932年,紅軍打仗到漳州。毛主席的警衛(wèi)員住在毛主席那里,一天早上,警衛(wèi)員一眼看見他腳上穿的黑線襪子,已經(jīng)洗成了又薄又稀的灰色襪子了。主席發(fā)現(xiàn)他盯著他的襪子看,就把腳一伸,說:“這雙襪子還是1929年下井岡山后你替我買的,已經(jīng)換過兩次襪底了,你看還是好的。不過再不能換襪底子了,襪面也太稀薄,經(jīng)不起洗了!

          毛主席行軍中唯一御寒的一條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個麻袋片了。那時的部隊并不是沒有像樣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換新的,F(xiàn)在想想,那時的毛主席已是紅軍的領(lǐng)導(dǎo)核心,但毛主席還是那樣的廉潔。

          30、白居易怒打行賄人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jìn)士后,被派往陜西周至當(dāng)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xiāng)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xiāng)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里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xiāng)紳搶著說:“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崩钬斨饕膊桓适救跽f:“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卑拙右壮料履樥f:“什么理長理大?成何體統(tǒng)!”趙鄉(xiāng)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己送的禮,連忙說:“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說:“本官耳聰目明,用不著你們旁敲側(cè)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guān)節(jié)。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dāng)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嘩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于這些行賄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了。

          31、“ 半鴨知縣”于成龍

          清康熙初年,原廣西羅城縣令于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全省唯一“卓異”,升任合州知州。其子從山西老家來看他,他僅有一只還舍不得吃的咸鴨,乃割下一半作為讓兒子帶回老家的禮品,因此人稱“半鴨知縣”。離開羅城時,堂堂一位縣令,竟然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當(dāng)?shù)匕傩章牭接诔升堧x去的消息,一片哭號,依依不舍,相送數(shù)十里。

          后來他出任堂堂兩江總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館不住公館。在總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時人稱之“于青菜”。當(dāng)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至者,日數(shù)萬人”?滴醯燮评H為撰寫碑文,稱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32、于謙拒玉貓

          于謙,我國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愛戴,被尊敬地稱為“于青天”。

          于謙60歲壽辰那天,門口送禮的人絡(luò)繹不絕。于謙叮囑管家,一概不收壽禮;噬弦蛴谥t忠心報國,戰(zhàn)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貓金座鐘。誰知管家根據(jù)于謙的囑咐把送禮的太監(jiān)拒之門外。太監(jiān)有點不高興了,就寫了“勞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勞勁不松。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情不通!彼木湓,叫管家送給于謙。于謙見了,在下面添了四句:“為國辦事心應(yīng)忠,做官最怕常貪功。辛勞本是分內(nèi)事,拒禮為開廉潔風(fēng)。”太監(jiān)見于謙這樣堅決,無話可說,回去向皇上復(fù)命去了。

          于謙辦事鐵面無私,清廉正直,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貪官。皇帝也覺得于謙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貪官的誣陷下,皇帝尋了個罪名,撤了于謙的官,還要問他的罪。于謙在牢里寫下了這樣的一首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33、趙軌清廉若水

          隋朝時,趙軌曾任齊州(今濟南市)別駕,東面鄰居家有桑樹。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紅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里,滿地都是。他叫家人把桑葚?fù)炱饋,送還給鄰居,并告誡兒子說:“我并不是要以此來求取名譽,只是覺得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里也會不安!壁w軌在齊州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績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獎,被征入朝任職。離開時,父老鄉(xiāng)親們都灑淚送別。

          一位長者代表百姓捧著一杯清水,顫巍巍地敬奉到趙軌面前,說:“別駕在此任官,從不受賄納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們不敢以壺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獻(xiàn)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壁w軌非常感激,接過杯水,一飲而盡。后來,趙軌任原州(治今寧夏固原)總管司馬,注意嚴(yán)格約束部下,對百姓秋毫無犯。

          有一次,趙軌領(lǐng)人結(jié)隊夜行部下不小心,馬踏入田中,踩壞了禾苗,他即令停止前進(jìn)。天亮后,查到了田主,賠償了損失后才率隊起程。原州的百姓、官聽說此事后,無不感動,并從此以趙軌為榜樣,注意自己的操行。

          34、包拯家訓(xùn)

          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他在晚年擔(dān)心后人會出不肖之徒,于是子孫后代制定了一條家訓(xùn),讓兒子包珙鐫刻在石上,豎于堂屋東壁,以警戒后人。

          《誡廉家訓(xùn)》共三十七字,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孫中有貪污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xùn)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边@寥寥數(shù)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fēng),足為世人風(fēng)范。

          35、周恩來總理的衣服

          周總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補,補了再補,已經(jīng)磨得無絨了仍舍不得丟棄。一件襯衣已經(jīng)舊得換了袖口領(lǐng)子,一件衣服補得顏色已經(jīng)不一了,他還在穿,當(dāng)別人要求他換新的時候,他總是說:“舊的可以穿!

          36、焦裕祿·清正廉潔的典范

          ”路漫漫其修遠(yuǎn)矣,兩袖清風(fēng)來去。”這是對焦裕祿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詩意表達(dá)。焦裕祿的一生,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fēng),他是清正廉潔的典范。

          焦裕祿在日常生活上自我要求極為嚴(yán)格,這表現(xiàn)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他的衣、帽、鞋、襪都拆洗過多次,縫了又縫,補了又補。一床被子他用了幾十年,上面有42個補丁、褥子上有36個補丁。他下鄉(xiāng)蹲點、調(diào)研、勞動時吃百家飯,住農(nóng)民的草庵子、牛棚。他的辦公桌、文件柜都是原蘭封縣委初建時購買的,有不少破損的地方。他只靠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走遍了蘭考。

          37、懸鵝示眾

          明時,周新?lián)嗡痉ò床焓购,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只烤鵝,他堅決不受,但送禮人已經(jīng)搶先出門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鵝掛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禮者,他就讓家人領(lǐng)著去看那只已經(jīng)風(fēng)干了的烤鵝。

          從此,再沒人自討沒趣了。

          38、范仲淹之扶弱濟貧,愛惜人才

          先憂后樂切切情,造福人民留美名。

          饒州城里有一位窮書生。一天這個窮書生在衙門前等待著求見范大人,不多時便見到了范仲淹。范仲淹從書生的談吐中,發(fā)現(xiàn)書生很有采氣,且有報國大志,也得知書生生活極端貧困,連飯都沒有飽食過一餐,家中毫無分文,還想進(jìn)京趕考。范仲淹很同情他的處境,也很欣賞他的才華與志向,于是便想出一個主意,叫隨從拿出紙墨,令隨從陪同窮書生前往饒州城東薦福寺,拓歐陽詢的碑帖,去京師售買,每本可獲千錢,按當(dāng)時的規(guī)定這個碑刻是不可隨便拓印的,由于有范仲淹的手令,寺中和尚答應(yīng)了給書生拓印,但因天色已晚,準(zhǔn)備第二天再拓印。

          不料,這一夜雷雨大作,雷雨將石碑擊的粉碎。窮書生傷心地只怨自己命運不佳。典故“時來送去滕王閣,運去雷雨轟薦福存”的后一句指的就是此事范仲淹也為此而嘆惜,為了使窮書生不失科考的良機,便以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銀兩送給窮書生,窮書生含淚收下,赴京科考去了。

          39、越權(quán)與失職

          有一次,韓昭侯因飲酒過量,不知不覺便醉臥在床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醒。他手下的官吏典冠擔(dān)心君王著涼,便找掌管衣物的典衣要了一件衣服,蓋在韓昭候身上。

          幾個時辰過去了,韓昭侯終于睡醒了,他感到睡得很舒服,不知是誰還給他蓋了一件衣服,他覺得很暖和,他打算表揚一下給他蓋衣服的人。于是他問身邊的侍從說:“是誰替我蓋的衣服?”

          侍從回答說:“是典冠!

          韓昭侯一聽,臉立即沉了下來。他把典冠找來,問道:“是你給我蓋的衣服嗎?”典冠說:“是的!表n昭侯又問:“衣服是從哪兒拿來的?”典冠回答說:“從典衣那里取來的!表n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來,問道:“衣服是你給他的嗎?”典衣回答說:“是的!表n昭侯嚴(yán)厲地批評典衣和典冠道:“你們兩人今天都犯了大錯,知道嗎?”典冠、典衣兩個人面面相覷,還沒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韓昭侯指著他們說:“典冠你不是寡人身邊的侍從,你為何擅自離開崗位來干自己職權(quán)范圍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為掌管衣物的官員,怎么能隨便利用職權(quán)將衣服給別人呢?你這種行為是明顯的失職。今天,你們一個越權(quán),一個失職,如果大家都像你們這樣隨心所欲,各行其是,整個朝廷不是亂了套嗎?因此,必須重罰你們,讓你們接受教訓(xùn),也好讓大家都引以為戒!

          于是韓昭侯把典冠典衣二人一起降了職。

          韓昭侯的做法在今天看來也許有些過分,但他嚴(yán)明職責(zé)、嚴(yán)格執(zhí)法、不以情侵法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40、要錢不要命

          永州這個地方河多江多,所以永州人大都善于游泳。五六歲的小孩便能在河里嬉水抓魚,大人們的水性更是了得。

          有一天,幾個永州人同乘一條小船過江去。一路上,大家談笑風(fēng)生地聊著天。其中的一個人說自己出門去做生意幾年了,現(xiàn)在回來看看家人。他帶了一個包袱在身邊,時刻不離左右。

          船到江心,麻煩的事情發(fā)生了。因為前些時一連下了好幾天的暴雨,使得江水猛漲,現(xiàn)在忽然起了風(fēng),江面上掀起了巨浪。一個浪頭打過來,小船承受不了,船尾破了一個大洞,江水猛地灌了進(jìn)來,小船很快就沉了。

          船上的人見勢不妙,紛紛跳下水,游泳逃命,奮力地向前劃去。

          那個先前一直帶著包袱的人喘著氣,兩手上上下下地拼命劃水,可是盡管他累得夠嗆,還是游得特別慢。

          他的同伴覺得很奇怪,就問他說:“咦,你一向非常擅長游水,怎么這一次用盡全力,卻還是落在后頭呢?”

          那人氣喘吁吁地回答說:“我跳下水之前把包袱里的一千枚大錢取出來纏在腰里,特別沉重,所以游起來分外吃力!

          又過了一會兒,這個人越來越劃不動了,眼看有沉底的危險了。他的同伴為他著急,提醒他說:“你把錢解下來扔掉吧!”那人累得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拼命地?fù)u了搖頭。

          工夫不大,那人實在游不動了,就快要沉下去了,而其他的人都已經(jīng)游到了對岸,看著他干著急,又蹦又跳地對他大聲喊道:“你怎么這么糊涂哇,眼看命都快保不住了,要錢還有什么用呢?現(xiàn)在丟掉錢還來得及,快扔掉錢,快扔掉錢呀!”

          那人還是一個勁地拼命搖頭,怎么也不肯把他的錢丟掉。最后,他終于精疲力竭了,和他的錢一起沉到了江底。

          錢是身外之物,怎么會比命還重要呢?再說,命都丟了,拿什么去享受錢呢?把金錢看得高于一切,實在是要不得。

        【廉潔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廉潔詩歌朗誦稿、廉潔故事03-27

        書法小故事06-02

        長征小故事06-08

        小故事作文03-14

        小故事日記02-21

        小木偶的故事作文02-19

        民間小故事大全10-18

        小刺猬的故事作文06-05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