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好句>名言>老子的名言
        老子的名言
        更新時間:2024-07-16 06:55:49
        • 相關(guān)推薦
        老子的名言【精品】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名言吧,名言是人們在實踐中的經(jīng)驗教訓(xùn)的提煉和總結(jié)。你知道什么樣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優(yōu)秀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子的名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子的名言1

          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3、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6、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3、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16、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20、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24、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8、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9、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30、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31、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6、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8、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11、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12、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14、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5、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19、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xì)也夫!

          20、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2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2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5、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6、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0、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3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3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34、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35、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7、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9、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4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4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3、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的名言2

          1、治大國,若烹小鮮。

          2、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6、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7、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的名言3

          1.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xì)也夫!

          4.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5.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7.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8.希言自然!兜赖陆(jīng)》第二十三章

          9.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1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12.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1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4.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6.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17.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18.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9.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20.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1.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22.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2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2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25.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7.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兜赖陆(jīng)》第七十二章

          2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30.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

          31.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33.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34.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3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6.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37.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38.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3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40.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4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2.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3.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44.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45.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46.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47.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9.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50.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老子的名言4

          1、在大州之下,以小州為例;小州之下,大州之下。你可以把它取下來,也可以取下來。大國不過是畜生,小國不過是仆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越大越好。

          2、名字和身體?身體和物品哪個更重要?哪種?愛是昂貴的;藏得多的,必死得很慘。所以,知足常樂,知足常樂,知足常樂,知足常樂,知足常樂。

          3、智慧不出于智慧,后人也不與智慧相爭。

          4、你想要別人成為你的朋友,你必須成為別人的朋友,心要靠心去交換,感情只有用情感去贏得。

          5、為學(xué)愈多愈好,為做愈差愈好。以無所事事為代價。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上善若水等等。

          7、人不應(yīng)該看到流動的水,而應(yīng)該看到靜止的水。德崇福。

          8、語出《老子·第八章》。最好的人,就像流水一樣,水能夠幫助萬物生長,但是他們卻不相爭。

          9、靜中取躁,冷中取熱,靜中取天下。

          10、分別美丑的心太過明確,則無法與事物相契合。分別賢愚的心太過清楚,則無法與人相親近。內(nèi)心應(yīng)該明白人事的善處與缺失,處事卻要仁厚相待,使美丑兩方都能得到平等,賢愚都能受到益處,這才是上天生育我們的德意和心量。

          11、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2、到了七點鐘,醉到微醺;墨疏,字委婉;古樸,含蓄蘊蓄,是不完而美之最高境界。

          13、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4、虛、靜都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寧靜的狀態(tài),只因私欲與外界的干擾而變得不安。所以老子勸導(dǎo)人們不爭功名,不求私欲,讓心靈回復(fù)自然的狀態(tài),順從自然的法則。

          15、看不出來,叫易;聽不見,喚兮;戰(zhàn)斗不是,叫微。這三種方法不能互相交叉檢驗,所以它們混合在一起。

          16、因為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xiàn)的,所以有和無由互相對立而誕生,難和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長和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xiàn),高和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和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和后由互相對立而出現(xiàn)。

          17、世界都說我的路大,似乎不值。丈夫只有大,所以似乎不值得。若蕭,久其好也夫矣!

          18、它的上古欲望是深刻的,它的自然機制是淺薄的。的大師。

          19、有形可混,先天生,孤獨獨立不改,可天下母,無名其名,道之道。

          20、禍患和福報是同時存在的,福報中往往潛藏著禍患,禍患中也隱藏著福報。

          21、有人曾經(jīng)提問:人們常說知足者常樂,“知足”有標(biāo)準(zhǔn)嗎?工資收入多少知足、住房面積多大知足、買車價位多高知足、仕途達(dá)到什么程度知足、日子過成什么樣知足……這一系列問題確實無法回答,因為每個人的學(xué)識、工作、家庭條件和所處的環(huán)境等不同,很難給“知足”定下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

          22、我一定來過這里,什么時候來的,為什么來的,我不知道。

          23、國家的規(guī)模被稱為土地的主人;被國不祥,乃天下之王。

          24、持有并獲利,不是為了它。刺而鋒利,保護不長。

          25、大致意思:鮮古文為“小魚"之意。整句的意思是治理大國應(yīng)該象烹小魚一樣小心、動作輕,烹小魚一不小心,動作一大就會把魚翻碎爛,治理大國的.執(zhí)政者不能三天兩頭搞大運動,勞師動眾折騰老百姓,不要輕易打擾甚至干涉百姓生活秩序,這樣國家才能治理好。

          26、樂是圓滿的,廢是直的,郁是滿的,空是新的,少是多的,多是糊涂的。

          27、治理大國就象烹飪小魚,要順其自然,不可隨意翻煎,弄碎小魚,欲速則不達(dá),“無為而無不為”。如此,國家就能安定祥和,百姓安居樂業(yè)!此話的中心意義對當(dāng)今社會依然有其現(xiàn)實的借鑒作用的。如今政府對企業(yè)的“放、管、服”等舉措就是很好的例證。

          28、語出《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粗的大樹木,是生長于細(xì)小的嫩芽。九層高的樓臺,也是源于一堆泥土。要到達(dá)千里遠(yuǎn)的地方,也要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的。

          29、聰明的人很難治理。因此,用智慧治理國家是偷竊國家的賊。治理一個沒有智慧的國家是一件幸事。

          30、當(dāng)人們饑餓時,他們以稅收為生,以稅收為生。當(dāng)人民難以統(tǒng)治時,他們的行為也難以統(tǒng)治。光明死的人,要活得厚一點,死得光明一點。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勝過一個高尚的人。

          31、人的問題不在于他想做什么,而在于他想成為什么。

          32、我擔(dān)心的是紀(jì)孫,不是狀元,而且還在城墻里。

        老子的名言5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2、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35、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38、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0、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3、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4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5、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6、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7、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

          48、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0、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51、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5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53、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54、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55、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5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5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59、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60、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61、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62、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63、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6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65、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6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6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68、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69、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70、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1、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72、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7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74、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7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76、眾人皆有馀,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77、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78、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79、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80、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8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2、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8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8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5、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86、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87、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88、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8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9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9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9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9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9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95、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9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9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99、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0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1、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0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0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0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05、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06、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10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08、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09、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10、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11、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1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1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6、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117、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11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19、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12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2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22、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1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12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25、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26、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12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128、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2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130、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3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32、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13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134、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135、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13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

          137、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3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39、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140、買物的說,不好,不好,及至買去,他便自夸。

          141、設(shè)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

          142、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

          143、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144、人不可自欺。

          145、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146、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147、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148、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

          149、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

          150、凡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

          151、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贊也試煉人。

          152、驕傲來,羞恥也來。

          153、義人的口談?wù)撝腔郏纳囝^講說公平。

          154、若把嚼環(huán)放在馬嘴里,叫他順服,就能調(diào)動他的'全身。

          155、口吐真言,永遠(yuǎn)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

          156、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157、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158、行為純正的窮乏人,勝過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159、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

          160、與盜賊分贓,是恨惡自己的性命。

          161、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

          162、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

          163、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164、瘸腿進入永生,強如有兩只腳被丟在地獄里。

          165、勒索使智慧人變?yōu)橛尥YV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166、智慧以靈明為居所,又尋得知識和謀略。

          167、好牧人為羊舍命。

          168、勞力的農(nóng)夫,理當(dāng)先得糧食。

          169、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huán)轡頭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順服。

          170、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

          171、螞蟻是無力之類,卻在夏天豫備糧食。沙番是軟弱之類,卻在磐石中造房。

          172、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173、寧可遇見丟崽子的母熊,不可遇見正行愚妄的愚昧人。

          174、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175、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

          176、兩個人的見證是真的。

          177、心里所充滿的,口里就說出來。

          178、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里豈能摘無花果呢。

          179、正直人的純正,必引導(dǎo)自己。奸詐人的乖僻,必毀滅自己。

          180、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181、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zhuǎn)過來由他打。

          182、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183、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

          184、不要憐憫行詭詐的惡人。

          185、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

          186、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187、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

          188、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并弟兄中布散分爭的人。

          18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9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9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3、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9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9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9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97、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198、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9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200、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0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0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03、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204、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205、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06、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07、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08、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09、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1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1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212、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1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14、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1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216、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1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19、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22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21、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22、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2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224、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2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26、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227、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228、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229、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230、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31、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232、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33、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23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3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23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3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3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23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40、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24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242、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24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244、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245、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24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4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48、治人事天,莫若嗇。

          249、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50、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251、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252、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253、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54、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5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256、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57、治大國,若烹小鮮。

          258、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259、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260、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261、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262、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63、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264、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26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66、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26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268、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69、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270、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71、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72、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

          273、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274、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27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27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277、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278、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7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80、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28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282、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28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84、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28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8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8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8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8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的名言6

          1、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勢利不能誘,聲色不能淫,辯者不能說,智者不能動,勇者不能恐,引真人之游也。

          6、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 《道德經(jīng)》第十九章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9、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清靜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虛無恬愉者,萬物之祖也,三者行則淪于無形,無形者一之謂也。

          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1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19、圣人之心,明如止水,物來則見,物去則靜,曾何滯于吾心哉?澄鑒不撓,是謂守清。

          20、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21、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22、王公有功名,孤寡無功名,故曰:圣人自謂孤寡,歸其根本,功成而不有,故有功以為利,無名以為用。

          23、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2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2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6、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7、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28、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2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經(jīng)》第九章

          3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

          31、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3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3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3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3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6、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3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9、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4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4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4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4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44、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五章

          4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道德經(jīng)》第五章

          46、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7、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48、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0、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1、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52、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5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經(jīng)》第七十三章

          5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55、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56、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中國人有點小聰明,于是統(tǒng)治者竭盡心智折騰老百姓,何知摒棄個人智能,發(fā)揮法治、市場的作用?

          5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58、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59、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60、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1、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6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63、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中國歷來兵權(quán)最重要,槍桿子里出^v^,而不是選票箱里出^v^。有了槍桿子,統(tǒng)治者則應(yīng)自覺克制不濫殺,恬淡為上,因為沒有法制約束。

          64、道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

          65、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66、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67、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68、夫哀樂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過也

          69、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

          70、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71、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7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3、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4、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7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人治社會一切無保障,為了保護自己,不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國人就應(yīng)當(dāng)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7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77、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78、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79、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xì)也夫!

          8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1、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8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83、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8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85、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8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道德經(jīng)》第七十四章

          87、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 《道德經(jīng)》第七十二章

          88、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xué)無憂。

          89、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9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9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93、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94、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95、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9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7、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9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99、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100、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101、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10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03、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一起一廢,故圣人損欲以從性。

          104、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類似于市場經(jīng)濟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歷代統(tǒng)治者只知擾民,只知私欲膨脹,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樸素呢?

          105、希言自然。 --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三章

          106、曲則全,枉則直。

          107、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08、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0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10、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11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12、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老子此話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難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著粗衣,卻懷揣著美玉,有貨不能為人所識。的確,老子提出以柔克剛、無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無為而治思想僅為統(tǒng)治者暴政過后的與民休息政策的依據(jù)。

          113、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114、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15、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道德經(jīng)》第七章

          116、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意即挫掉銳氣,超脫糾紛,含斂光耀,混同塵俗;杌柝闹袊鐣讶说纳鷼狻性、菱角和創(chuàng)造性全要磨滅、消解。

          117、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1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9、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0、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人治社會,注定了人際關(guān)系復(fù)雜,注定了修身處世學(xué)問深厚。

          121、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122、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顧不免也

          123、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124、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125、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26、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127、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12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2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13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131、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32、先唱者窮之路,后動者達(dá)之原。

          133、德少而寵多者譏,才下而位高者危,無大功而有厚祿者微

          134、血脈無郁滯,五藏?zé)o積氣

          13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36、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姑去彼取此。

          137、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138、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1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40、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142、飾其外傷其內(nèi),扶其情者害其神,見其文者蔽其真。

          143、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4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45、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46、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4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48、無名,天地之始(開始);有名,萬物之母(根本)有人說,無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潛在的物質(zhì),有名是原始的物質(zhì),大爆炸后形成萬物。中國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論。不過,中國的學(xué)問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狀的,幾千年都沒有發(fā)展。

          149、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151、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中國乃戰(zhàn)爭之國,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為每一朝代興起、每一次接班人之爭的必然。中國人幾千年悟不出如何使^v^平穩(wěn)過渡的辦法,這是我們的智力的缺陷。

          15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5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5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恒無欲,以觀其妙;恒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55、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15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5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8、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159、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160、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6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62、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163、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6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16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166、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167、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6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69、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中國人于瑣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領(lǐng),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敗,保護自己的人權(quán)方面卻沒有這樣的智慧。

          17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171、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72、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不疾去之,則志氣日耗。

          173、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74、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

          175、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76、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177、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178、將欲取之,必先之。

          179、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80、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181、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182、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經(jīng)》第六十六章

          183、勝利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殺戮的人。喜歡殺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18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8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86、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87、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8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統(tǒng)治人民,就先用言辭表達(dá)對人民的謙虛;要領(lǐng)導(dǎo)人民,就必須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見,封建統(tǒng)治者總是在利用人民、欺騙人民。

          189、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9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191、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dá),能無知乎?

          192、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19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194、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95、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9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197、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19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名句

          199、道勢術(shù),以勢養(yǎng)道,以術(shù)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欲動天下,當(dāng)動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200、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20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 《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

          20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03、夫人拘于世俗,必形系而神泄,故不免于累。

          204、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205、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206、道生之,德處之,物行之,事成之。

          207、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208、重積德則無不克

          209、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210、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211、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212、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213、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2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21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216、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21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18、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219、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20、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221、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222、故再實之木,其根必傷,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為害,天之道也。

          22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2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5、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2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治社會一切隨人的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禍福不測。

          2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228、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29、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23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31、昏于利害,惑于是非,為疾者多,故莫有能覺者。

          23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33、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234、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35、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23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37、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23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經(jīng)》第二章

          2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24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43、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44、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24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的名言7

          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2、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7、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1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6、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1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0、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1、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2、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2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7、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31、人們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時失敗了,能始終如持之以恒.慎終如始,事情就不會失敗了。成語“功敗垂成”就出自這里。

          32、愈是讓人喜愛的東西,想獲得它就必須付出很多;珍貴的東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時候也會讓人感到愈難過。故人要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如此方可長久。

          33、水無比的高尚,利養(yǎng)萬物而于世無爭,而且寧愿呆在世人所厭棄的地方,它的品質(zhì)接無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應(yīng)當(dāng)如一彎清泉,保持高尚的節(jié)操。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36、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7、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38、老子說,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jié)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

          39、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戰(zhàn)勝別人是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才是強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堅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喪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記的人才是長壽。不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40、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1、天地有仁心,滋生了萬物;老子則說天地?zé)o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并沒有想取回什么報酬。也就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fā)展!

          42、天下事物,在表觀上總是分為真.善.美和假.惡.丑兩個對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惡或丑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把美的事物當(dāng)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視為絕對的善,必然事與愿違,導(dǎo)致惡的不善的結(jié)果。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45、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里。

          46、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47、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經(jīng)》第七十三章

          48、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49、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經(jīng)》第六十六章

          5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1、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5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3、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5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55、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7、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58、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5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0、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61、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6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63、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 《道德經(jīng)》第七十二章

          64、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6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道德經(jīng)》第五章

          66、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道德經(jīng)》第七章

          6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經(jīng)》第二章

          68、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69、希言自然。 --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三章

          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7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7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73、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 《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

          7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5、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7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經(jīng)》第九章

          7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 《道德經(jīng)》第十九章

          7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道德經(jīng)》第七十四章

          79、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五章

          8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81、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82、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83、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84、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5、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8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87、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松,飲無奢而自清,臥無欲而自寧。

          88、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9、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90、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強與父,留之何用。

          91、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9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93、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

          9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9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9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97、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9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100、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

          101、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02、動為靜之基;清為濁之源!

          10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104、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0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06、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107、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10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

          109、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110、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11、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11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13、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114、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115、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16、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17、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118、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尤也。

          119、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120、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121、圣人無死地,智者無困厄。

          122、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1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25、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12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2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28、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9、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130、水至柔而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百谷之王,善處其下也。上善若水。

          131、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32、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老子的名言8

          1、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5、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6、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8、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9、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10、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1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1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5、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1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20、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21、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5、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夠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2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28、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9、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3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1、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的名言9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繽紛的彩色,使人眼花繚亂;動聽的音樂,使人沉溺迷惑;豐美的食物,使人口傷厭食;馳騁打獵,使人心發(fā)狂;稀缺的財貨,使人行為不軌)

          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3、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國小人希,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輕易冒險,不向遠(yuǎn)方遷移)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以自然而然為法則)

          5、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勢而情愿采取守勢,我不愿前進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6、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說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稱,不是永恒的名稱。)

          8、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了解別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11、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2、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3、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

          14、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兩軍對壘時,悲憤的一方獲勝)

          15、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6、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7、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各小國之間踮腳可望,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來)

          1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9、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于走路,不留痕跡;善于言談,無可指謫)

          2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2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最圓滿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會敗壞;最充實的好似空虛,但它的用處不會窮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彎曲,最靈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辯的好似口齒木訥)

          22、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23、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表現(xiàn)出單純,執(zhí)著于樸素,減少私心,去除欲望)

          24、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做天下的難事,一定要從做易事開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從做小事開始)

          25、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后制成;最大的聲音,恰恰是沒有什么聲音;最大的形象,看來反而無形)

          26、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統(tǒng)治人民,就先用言辭表達(dá)對人民的謙虛;要領(lǐng)導(dǎo)人民,就必須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2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勛不沒;不自高自大,所以成為民眾之長)

          2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則不會遭到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則不會遇到危險)

          2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0、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說,圣賢高人處事應(yīng)當(dāng)以無為為要領(lǐng),教化人民應(yīng)當(dāng)以不言為準(zhǔn)則)

          3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3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產(chǎn)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質(zhì),宇宙原始混沌物質(zhì)分裂成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產(chǎn)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產(chǎn)生千差萬別的事物)

          33、為無為,則無不治。(按無為的原則辦事,沒有不成功的)

          34、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3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37、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從事學(xué)問,知識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識要天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最后達(dá)到無為,雖然無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3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39、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40、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4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3、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44、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5、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4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是壞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為善,這是惡事)

          4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48、柔弱勝剛強(柔弱能戰(zhàn)勝剛強)

          49、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50、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1、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崳痪悠淙A。

          5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5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道規(guī)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規(guī)律,輕取妄動,其結(jié)果必兇)

          54、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5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亂說,亂說的人不是真懂)

        老子的名言10

          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2、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7、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1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6、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1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0、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1、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2、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2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7、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3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32、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4、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復(f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3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36、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37、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3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39、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4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41、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42、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43、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4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4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46、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8、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49、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0、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51、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5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56、不要以為弱勢人家會瞧不起,其實,正因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長的好契機。生命的原則是看內(nèi)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長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強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嬰兒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5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58、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59、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60、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_曼·羅蘭

          6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62、這是告訴人們適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則,不能知進而不知退、善爭而不善讓。但要注意,此處“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隱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脹,不把持,不露鋒芒,不咄咄逼人。

          6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

          64、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65、天下事物,在表觀上總是分為真、善、美和假、惡、丑兩個對立的方面。其實都是在不斷的變化發(fā)展中的,人生是不可逆轉(zhuǎn)的,世間萬物都是向前發(fā)展的,不能一味的固執(zhí)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66、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fā)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培根

          67、老子哲學(xué)主張人力不可違背自然,不論為人處事或者治國,都要順其自然。這一點貫穿全書,如,17、因為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xiàn)的,我們生活的好壞也是相對的,有的人一直和別人比較,心比天高,怎奈何命比紙。

          6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9、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71、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jié)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

          72、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73、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7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7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7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77、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8、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79、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80、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8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2、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83、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84、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85、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86、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8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8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9、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90、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xì)也夫!

          91、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9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93、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94、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9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96、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97、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98、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01、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10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0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0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105、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10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07、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08、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10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10、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111、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112、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11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114、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7、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11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19、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120、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21、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122、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123、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12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125、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12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2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28、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2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3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3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32、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33、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134、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1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6、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137、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138、將欲取之,必先之。

          139、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

          140、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141、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4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143、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144、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5、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14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147、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48、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49、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150、曲則全,枉則直。

          151、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15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5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54、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155、谷神不死,謂玄牝。玄牝之門,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56、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57、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5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15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0、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16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62、孔子語錄: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鬃印洞髮W(xué)》(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163、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6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166、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167、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168、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16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jīng)》第二章

          17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17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72、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173、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17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7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77、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7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79、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8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82、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18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84、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85、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8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18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8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8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90、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191、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9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93、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94、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9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19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97、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9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99、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0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20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0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03、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0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20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06、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7、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08、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09、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1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1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21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14、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15、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1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17、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218、人們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時失敗了,能始終如持之以恒.慎終如始,事情就不會失敗了。

          219、愈是讓人喜愛的東西,想獲得它就必須付出很多;珍貴的東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時候也會讓人感到愈難過。故人要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如此方可長久。

          220、水無比的高尚,利養(yǎng)萬物而于世無爭,而且寧愿呆在世人所厭棄的地方,它的品質(zhì)接無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應(yīng)當(dāng)如一彎清泉,保持高尚的節(jié)操。

          2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22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223、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2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225、老子說,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jié)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

          226、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戰(zhàn)勝別人是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才是強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堅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喪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記的人才是長壽。不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227、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28、天地有仁心,滋生了萬物;老子則說天地?zé)o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并沒有想取回什么報酬。也就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fā)展!

          229、天下事物,在表觀上總是分為真.善.美和假.惡.丑兩個對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惡或丑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把美的事物當(dāng)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視為絕對的善,必然事與愿違,導(dǎo)致惡的不善的結(jié)果。

          2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3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232、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里。

          233、希言自然!兜赖陆(jīng)》第二十三章

          234、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兜赖陆(jīng)》第十八章

          23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3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兜赖陆(jīng)》第七十二章

          23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23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兜赖陆(jīng)》第九章

          24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兜赖陆(jīng)》第七十四章

          241、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4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4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jīng)》第七十三章

          244、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245、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兜赖陆(jīng)》第六十六章

          246、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247、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兜赖陆(jīng)》第七章

          248、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49、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兜赖陆(jīng)》第十九章

          25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jīng)》第二章

          251、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五章

          25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兜赖陆(jīng)》第五章

          253、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25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255、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

          256、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257、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258、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59、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260、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261、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松,飲無奢而自清,臥無欲而自寧。

          262、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63、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264、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強與父,留之何用。

          265、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266、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267、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

          26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69、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270、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71、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27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7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274、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

          275、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76、動為靜之基;清為濁之源!

          277、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278、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7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280、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281、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28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

          283、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284、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85、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28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87、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288、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289、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290、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291、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292、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尤也。

          293、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94、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295、圣人無死地,智者無困厄。

          296、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2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98、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299、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30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0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302、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03、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304、水至柔而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百谷之王,善處其下也。上善若水。

          305、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06、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307、治大國,若烹小鮮。

          308、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0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31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31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31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13、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1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1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3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19、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經(jīng)》

          320、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老子《道德經(jīng)》

          321、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經(jīng)》

          322、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老子

          32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道德經(jīng)》

          324、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老子

          325、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老子《道德經(jīng)》

          326、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327、困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 ——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32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 ——老子《道德經(jīng)》

          329、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道德經(jīng)》

          330、清凈則天下正——老子

          331、大道至簡——老子《道德經(jīng)》

          332、慎始如終,則無敗事。 ——老子《道德經(jīng)》

          333、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老子》

          33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老子《道德經(jīng)》

          33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經(jīng)》

          336、天長地久——老子

          337、使人行者,身先行之——老子

          338、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

          339、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老子》

          340、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老子

          341、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德經(jīng)》

          342、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

          343、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道德經(jīng)》

          344、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老子《道德經(jīng)》

          345、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346、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第八章——老子《老子第八章》

          347、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老子《道德經(jīng)》

          348、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

          349、老子經(jīng)典名句

          350、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子《道德經(jīng)》

          351、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老子《道德經(jīng)》

          35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道德經(jīng)》

          35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德經(jīng)》

          354、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老子《道德經(jīng)》

          355、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子《道德經(jīng)》

          356、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老子《老子》

          357、“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于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于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則煩惱之情增! ——老子

          358、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道德經(jīng)》

          359、江海所以能成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老聃

          360、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

          361、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老子《道德經(jīng)》

          36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老子《道德經(jīng)》

          363、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老子》

          364、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注: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老子第五十八章》

          365、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譯文:一切要順應(yīng)自然。所以狂風(fēng)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長久,何況人的那點力量。所以,從事于道的人得到道;從事于德的.人得到德;從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樂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樂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樂于得到他。為人誠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老子《道德經(jīng)》

          366、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經(jīng)》

          367、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解讀: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節(jié)儉,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愛所以能勇武;有了節(jié)儉,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愛戴。 ——老子

          368、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老子·儉欲第四十六》

          369、出生入死。 ——老子《道德經(jīng)》

          37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71、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37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37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374、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37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376、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37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7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79、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8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8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382、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83、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384、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38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8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8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388、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38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9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39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92、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39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9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9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96、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97、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39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399、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00、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01、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402、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403、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40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40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406、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40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408、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40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1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11、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412、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1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414、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415、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4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4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18、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419、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xì)也夫!

          420、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2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42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42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42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25、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426、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2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2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430、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43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43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43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34、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435、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3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37、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4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39、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44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44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4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43、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4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445、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446、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447、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448、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

          449、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45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5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452、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453、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454、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455、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45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457、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45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459、從我進入危城,從丫罪惡的深淵,我在這里從我進入鬼隊。正義感動了我的創(chuàng)造者:我是神的權(quán)利、神的智慧、神的愛的工作。在我面前的受造之物,沒有一樣不是永恒的。我與天地同在。你們進來的人,要把一切的指望都留下。

          460、我簡單地告訴你。他們沒有死亡的希望,他們盲目的生活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以至于他們嫉妒任何其他的命運。世界不允許他們的名字被保留,憐憫和正義鄙視他們。

          461、信仰就是相信我們從未見過的東西,而這種信仰的回報就是看到我們所相信的東西。

          462、恐懼,它使人在正確的事情面前,像一個膽小的野獸,聽到風(fēng)和嚇跑。

          463、我穿過地獄和人間,找到我最喜歡的比阿特麗斯,我們將在一起,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不是詛咒也不是拯救,我沒有死,我沒有活。

          464、現(xiàn)在你的話印在我的心上,像蠟上的印,印永不更改。

          465、是我的信仰使我在生活的泥沼中漂浮。

          466、一個人坐在天鵝絨地毯上,卻被困在絲綢被子里,他將永遠(yuǎn)不會出名。在沉默中度過一生,就像空氣中的煙霧或水面上的氣泡。

          467、貪婪的盲目煽動者最終永遠(yuǎn)折磨著人們。

          468、生氣是性格上最明顯的弱點。

          469、在我的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迷路了,進入一個黑暗的森林,!要展示這片森林有多狂野、多危險、多困難是多么困難。∶慨(dāng)我想到它,我又感到害怕。它和死亡一樣痛苦。

          470、我從極圣之水而來,又生長如新樹,有新葉。

          471、他過去很漂亮,但現(xiàn)在很丑。他揚起眉毛,站起來反抗造物主。他是世界上一切罪惡的根源。

          472、我們唯一的悲哀是活在希望中而沒有希望。

          473、神圣的力量使我們看起來像這樣,并感到熱和冷的痛苦,但秘密是牢不可破的。我希望我們脆弱的理智,看透無限的神秘,不是傻瓜或瘋子。

          474、迫使他這樣做的是必要性,而不是樂趣。

          475、道德能彌補知識的不足,知識不能填補道德的空白。

          476、在我生命的中途,我發(fā)現(xiàn)我迷路了,進入了一片黑暗的森林。

          477、當(dāng)你情緒低落時,回想起美好的時光是最大的痛苦。

          478、我像一朵低低的、緊閉的花,受了夜寒的影響,在一朵微白的太陽的照耀下,在花梗上開了花,我的疲乏的精神又復(fù)活了。

          479、道德往往能彌補智慧的缺陷,但智慧卻永遠(yuǎn)無法填補道德的空白。

          480、在糟糕的日子里,回憶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痛苦。

          481、當(dāng)一件事越來越完美的時候,它的痛苦和快樂就會更多。

          482、如果你愛,愛得干凈,把你的愛給愛。

          483、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484、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對我們來說就像馬對騎士一樣。最好的馬配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配最好的思想。

          485、是愛通過感覺太陽來移動星星。

          486、我來自我希望返回的地方;愛推動我說話。

          487、在痛苦中回憶過去的快樂是最痛苦的痛苦。

          488、你的名聲就像草的顏色,來去匆匆。使草枯干的,就是叫它從地里發(fā)出來的。

          489、箭在靶心,箭離弦,更強調(diào)速度。

          490、走你自己的路,讓人們?nèi)フf吧!

          491、如果別人退縮,我不會;別人前進,我就前進。爬這座山的人一開始很難從較低的部分開始,當(dāng)他上升的時候會變得不那么痛苦,最后就像一條船沿著河流航行。

          492、沒有一種和諧可以被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而不失去它的甜美與和諧。

          493、但我聽說,如果沒人能活著走出這個坑,我就回答你,不要怕流言蜚語。

          494、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之一是母親的呼喚。

          495、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吃不飽,不是穿不暖,而是漫無目的的徘徊。

          496、人不應(yīng)該像野獸那樣生活,而應(yīng)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497、世界的祝福,羅馬,總是有兩個太陽,一個照亮兩條路,一條是地球的路,一條是上帝的路。

          498、要進來,就要把希望留在門口。

          499、不要害怕!定心!我們走在更好的道路上;不要退卻,要發(fā)展你的力量。

          500、一件事越完美,就越幸福,也就越痛苦。

          501、最聰明的人也不會浪費時間。

          502、如果精神不隨墮落而墮落,那么他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503、保存觀天的情感比保存觀天本身要容易得多。

          504、追求自由的人,自由是如此珍貴,為自由獻出生命的人將會知道。

          505、珍惜時間的人害怕浪費時間。

        老子的名言11

          1、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兜赖陆(jīng)》第九章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經(jīng)》

          5、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

          6、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7、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和光同塵 ----《老子 第四章》

          8、為無為,則無不治。

          9、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1、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1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5、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16、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7、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献印兜赖陆(jīng)》

          18、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2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2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2、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2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24、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居左,上將*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2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献印兜赖陆(jīng)》

          26、常使民無知無欲。

          2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8、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29、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32、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3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4、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5、人無常在,心無常寬,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道德經(jīng)第八章》

          3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3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38、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3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經(jīng)》

          42、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献印兜赖陆(jīng)》

          4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44、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4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46、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48、柔弱勝剛強。

          49、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50、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1、去去去中知,行行行里覺 ----《道德經(jīng)》

          52、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53、道勢術(shù),以勢養(yǎng)道,以術(shù)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欲動天下,當(dāng)動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道德經(jīng)》

          5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5、寵辱若驚,…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56、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5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5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59、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61、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6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6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65、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6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6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68、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6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70、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71、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經(jīng)》

          72、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

          74、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7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76、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7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78、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79、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老子《道德經(jīng)》

          80、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8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8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8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84、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85、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87、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8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0、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91、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92、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9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94、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95、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

          96、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7、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98、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99、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00、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101、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102、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f子 《如夢之夢》

          103、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104、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05、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0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07、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10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09、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樸之道,心無雜念,無欲無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 ----《道德經(jīng)》

          110、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111、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112、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113、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114、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11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1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117、道勢術(shù),以勢養(yǎng)道,以術(shù)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欲動天下,當(dāng)動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道德經(jīng)》

          118、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經(jīng)》

          119、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12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121、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122、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123、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12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25、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12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7、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jīng)》

          128、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129、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130、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献印兜赖陆(jīng)》

          131、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献

          13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33、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道德經(jīng)》

          134、柔弱勝剛強。

          13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3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137、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138、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萬物本有生滅,這是周行不始的規(guī)律)(而修道之法在虛靜,虛心止靜可以觀萬物象)

          139、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14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141、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14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143、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

          14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4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4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147、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14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49、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51、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

          152、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15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54、征服別人的人是強人,征服自己的人是偉人!献

          155、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156、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57、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15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5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0、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献印兜赖陆(jīng)》

          161、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疃兜赖陆(jīng)》

          162、寵辱若驚,…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163、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64、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165、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166、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167、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168、"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献印独献印"

          169、為無為,則無不治。

          17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171、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72、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73、治大國,若烹小鮮。

          174、大道廢,才提倡仁義;智巧出,才產(chǎn)生偽詐;家不和,才顯出孝慈;國不寧,才大講忠信。一個社會,德講不下去了,才講仁義,已經(jīng)是有心的`作為,不是自然的流露了。仁義講不下去,才講禮,要大家矯揉造作一番,勉強的東西變成了社會的共識,人的內(nèi)在精神也就被戕害得差不多了。

          175、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176、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17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

          178、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17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80、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81、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82、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老子的名言12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2、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5、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7、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8、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9、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0、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

        老子的名言13

          1、天下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3、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上善若水,君子如玉。長夜未央,寂寞成殤。

          5、美之為美,皆惡已;善之為善,皆不善已。

          6、原生質(zhì),質(zhì)生空,空生時,時生萬物。

          7、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8、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9、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0、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11、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3、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14、無為則無心,無心則無欲,無欲則無求。

          15、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1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7、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8、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的名言14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以不我知。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以不病。老子的名言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以不厭。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賢于貴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缺乏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缺乏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的名言15

          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治社會1切隨人的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禍福不測。

          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不重視仁義,聽任萬物自生自滅;圣人不重視仁義,聽任百姓自生自滅)–––––––現(xiàn)代社會是,既要尊重人民的自由權(quán)利,又要維護人民的利益,建立社會保障制度,而不是聽任百姓自生自滅。

          4、“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繽紛的彩色,使人眼花繚亂;動聽的音樂,使人沉溺迷惑;豐美的食物,使人口傷厭食;馳騁打獵,使人心發(fā)狂;稀缺的財貨,使人行為不軌)–––––––老子要求摒棄文明,返璞歸真,同時也是走向渾沌無知。

          6、“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7、“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它1方面表現(xiàn)了國人的不競爭心理,另1方面不爭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現(xiàn)了國人的.狡猾謀略。

          8、“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老子此話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難遇到。

          9、“無名,天地之始(開始);有名,萬物之母(根本)”––––––有人說,“無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潛在的物質(zhì),“有名”是原始的物質(zhì),大爆炸后形成萬物。

          10、“絕學(xué)無憂”(不讀書,則沒有憂愁)–––––––老子主張“不學(xué)”,“不智”,以便忘卻憂愁,順從世道。

          1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2、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1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以自然而然為法則)–––––––中國人以順應(yīng)自然為最高法則,西方人以戰(zhàn)勝自然為最高法則,兩者可以互補。

          15、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16、“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17、“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表現(xiàn)出單純,執(zhí)著于樸素,減少私心,去除欲望)––––––中國人對“私”、“欲”斬盡殺絕,西方人對“私”、“欲”正確引導(dǎo),建立起市場經(jīng)濟。

          1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9、“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中國乃戰(zhàn)爭之國,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為每1朝代興起、每1次接班人之爭的必然。

          20、“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于走路,不留痕跡;善于言談,無可指謫)––––––––神出鬼沒,滴水不漏,中國人的大智慧。

          21、“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意即挫掉銳氣,超脫糾紛,含斂光耀,混同塵俗。

          2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4、“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達(dá),深邃到無人可以琢摩)–––––––高深莫測,在中國是褒義詞,在西方卻是貶義詞。

          25、“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中國歷來兵權(quán)最重要,“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而不是“選票箱里出政權(quán)”。

          26、“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

        【老子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老子的名言12-26

        老子經(jīng)典名言名句07-03

        老子名言名句06-07

        關(guān)于老子的名人名言06-25

        《孔子與老子》說課稿02-19

        老子的語錄32句02-24

        老子的語錄35句02-14

        老子的語錄27句10-19

        老子的語錄34條10-17

        老子的語錄33條12-18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