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教學(xué)資源>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更新時間:2022-01-31 06:44:00
        • 相關(guān)推薦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8則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一):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技能目標

          在朗誦中體會詩歌豐富的想象和天馬行空的行文氣勢。

          2、知識目標

          認識李白,了解李白詩歌深遠的影響和好處。

          3、情感目標

          熟悉詩人當進的寫作心境,體悟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復(fù)雜的思想情緒

          重點難點

          1、鑒賞雄奇瑰麗、變幻莫測的夢境以及深層含義。

          2、感悟李白蔑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學(xué)習(xí)他獨立傲岸的人格。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氣,青蓮居士謫仙人。

          請問:這幅這聯(lián)寫的是誰?(李白)

          這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李白專題》。李白是我們陌生的老朋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與人稱“詩圣”的杜甫是唐代詩壇的雙子星座。

          二、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詩人,是我國古代繼屈原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大體上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這四十多年中。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開元盛世”,是唐代社會最繁榮的時期。他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期望能有一番作為。天寶二年,因朋友吳筠推薦,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學(xué)侍從官),這時他已四十二歲了。李白奉召進京,本想能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給了他一個侍御閑職,并不重用他。而且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quán)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

          政治上的失敗使他情緒十分苦悶,也使他看清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擠出長安的第二年,即天寶四年(745)年,李白準備由東魯(今山東)南游吳越(今江蘇南部,行前寫了這首向朋友證明自己情緒的詩。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zhèn)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準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涂(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一向是以詩仙的形象活在人們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來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龍巾拭吐,御史調(diào)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他五岳尋仙,浪跡山水,就連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傳說他的母親“夢長庚星而誕”,又說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們心里李白并沒有死去,只是去追趕他所喜歡的月亮了。李白詩自然雋永,雄奇飄逸,充滿著超塵脫俗的浪漫主義情調(diào)。

          杜甫:“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三、解題

          “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成為樂府歌行體的一種。“留別”,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夢游是借“別”證明自己的態(tài)度與意向是真。另名《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舊詩分“古體”和“近體”,始于唐朝。唐人把當時新出現(xiàn)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把產(chǎn)生于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稱為古體詩。之后人們襲用唐人的說法。《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古體詩。

          四、字,詞,音

          天姥、瀛洲、剡溪、淥水、澹澹、霹靂、石扉、訇然、青冥、魂悸、鼓瑟、覺時、天臺、語天姥、謝公屐、殷巖泉、栗深林、鸞回車

          五、賞析第一節(jié)

          1、齊讀并思考:

          ①前四句詩寫了什么?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什么要從瀛洲寫起?

          明確:寫天姥山的神秘飄渺、迷離恍惚。

          以瀛洲來陪襯天姥(側(cè)面描述)。天姥山像傳說中的瀛洲一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②后四句詩寫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確:寫天姥山的高峻、雄偉。

          比較、襯托。用五岳、天臺來襯托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用“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兩句說明其高大無比。再以天臺作陪襯,說天臺之高“一萬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卻顯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腳下。這樣高大雄偉的天姥山,這樣美麗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詩人夢游之念呢?

          2、小結(jié):

          概括大意

          本節(jié)總寫天姥山的高峻、雄偉、神奇,這是入夢之由。

          六、賞析第二節(jié)(結(jié)合多媒體)

          第二小節(jié)是詩的主體部分?蓜澐譃閴舻截呦、著屐登山、夜間景象、神仙洞府、夢境消失五個層次,請概括景物的特點以及李白情緒的變化。

         。1)夢到剡溪:清幽寂靜

          我想依據(jù)越人的介紹,夢游吳越,一夜之間就飛過灑滿月光的鏡湖。湖光月色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美麗的剡溪。謝靈運住過的地方現(xiàn)今還在,清清的溪水蕩漾,猿猴的啼聲凄清。

          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天,直掛云帆濟滄海——飄然快意春風(fēng)得意的李白躊躇滿志興高采烈的李白

         。2)著屐登山:壯美奇絕

          我腳上穿著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還聽到空中天雞的鳴啼。山巖重疊,不明白拐了多少彎,我迷戀著花,依倚著石,不覺天色已經(jīng)晚了。

          陶醉的樂而忘返的李白

          (3)夜間景象:離奇險怪

          熊在怒吼,龍在長吟,像雷鳴般的聲音,震響在巖石和泉水中間。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震驚。黑云沉沉啊將要下雨,水波搖動啊升起煙霧。

          迷惘震驚苦悶抑郁的李白

         。4)神仙洞府:壯麗輝煌美妙無比

          電閃雷鳴,山巒崩塌。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青色的天空廣大無邊望不見底,日月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闕。穿著彩虹做的衣裳乘著風(fēng),云中的神仙啊紛紛降下。老虎彈奏瑟啊鸞鳥駕著車,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樣難以數(shù)清。

          飄飄欲仙的李白

          (5)夢境消失(過渡句,寫應(yīng)對現(xiàn)實的無限痛苦):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驚動,恍然站起身來,又長嘆不已。醒來時身邊只有睡過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更加失落惆悵郁悶的李白

          總說:那里的象征意味是多重的。

          夢游天姥的歷程與作者尋夢長安的經(jīng)歷何其相似。

          這不也是人生歷程的寫照嗎?滿懷理想,苦苦追尋,始達目的,但曲終人散,終歸沉寂。

          但那里更是作者新的理想追求,山川的俊美,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都深深吸引了作者,引發(fā)作者深沉的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至境?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求?

          一個夢境即如是完美,那么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神仙洞府呢?

          七、賞析第三節(jié)

          1、“世間行樂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明確:指上節(jié)所寫的夢境如煙,瞬息即散。這證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和傷感情緒。“世間”兩句,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矛盾里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

          2、“古來萬事東流水”一句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流露出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與深沉感慨,這同時也證明,浪跡山水,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尋仙問道,正是為了心靈的撫慰。

          3、“且放”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一方面,放鹿青崖、騎訪名山反映了詩人與現(xiàn)實的對立,對惡勢力決不妥協(xié);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詩人放達的情懷和逃避現(xiàn)實的態(tài)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性格?在全詩起什么作用?

          明確:①傲岸性格,表現(xiàn)了詩人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②是“詩眼”,起了揭示主題的作用。

          八、鑒賞要點

          從表面看,這是一首游仙詩,它的主體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關(guān)于神仙世界的描述;但詩人的游仙之念決不同于那種完全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厭惡眼前的黑暗的現(xiàn)實世界。這一點,詩人在詩尾有明確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才是全詩的主旨。從那里能夠看出詩人追求個性解放和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這首詩里也表現(xiàn)得很明顯。一是豐富的想象。詩人的想象有來源于民間傳說,例如關(guān)于仙境的種種細節(jié)描述;也有出于詩人的人性愛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這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一樣,是詩人把月看成最親密的朋友。二是大膽的夸張。這種夸張不是簡單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著詩人完美的感情,如詩的開頭寫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蘊含著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說李白“飄然思不群”,于此可見一斑。

          概括主題:透過描述夢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寫出了詩人憎恨現(xiàn)實,追求自由

          無限哀痛、留戀

          延伸

          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作為資料,以“尊嚴”為話題,談?wù)勅松?/p>

          布置作業(yè)

          把仙境改寫成一個想象成一個場面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二):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潛力: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詩歌的思想資料和藝術(shù)特色。

          2.過程與方法:透過誦讀、討論,鑒賞詩歌景物,

          3.情感目標: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體會詩人的豐富而復(fù)雜的思想感情。

          教學(xué)重點:把握詩的第三段夢境的內(nèi)涵,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學(xué)難點:認知詩歌中景與情的關(guān)系,理解詩歌中寄托的詩人的思想情感。

          課前預(yù)習(xí):查找相關(guān)資料,了解李白生平、作品、風(fēng)格、成就。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毛澤東生前最喜“三李”的詩,這“三李”中的第一位就是李白。毛澤東稱李白的詩“文采奇異,氣勢磅礡,有脫俗氣。”下面我們一齊讀一讀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看李詩是否合于毛主席的評價。……

          二.檢查預(yù)習(xí)

          學(xué)生介紹李白生平、李白的相關(guān)作品及寫作風(fēng)格、李白的成就等。

          三.明確學(xué)習(xí)目標

          四、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xué)生齊讀,初步感受學(xué)生自評朗讀感受

          2.聽配樂朗讀,注意字音、語調(diào)、節(jié)奏。學(xué)生比較評價,教師點評

          3.學(xué)生自由朗讀,并思考問題

         。1)題目中是“夢游天姥”,那詩中“夢游”是從哪里開始的,又是到哪里結(jié)束的呢?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

          明確:由“我欲因之夢吳越”這句,我們可知“夢游”開始;由“忽魂悸以魄動,……失向來之煙霞”,可知“夢游”結(jié)束。

         。2).據(jù)此,我們能夠把全詩分為三個部分,如何劃分?

         、儆“我欲因之夢吳越”,可知前面部分是“夢游”的原因,我們能夠概括為:如夢緣由。

         、谠姼璧闹黧w部分:夢游天姥。

         、墼姼璧慕Y(jié)尾部分:夢中醒來。

          這樣,我們就對全詩有了一個系統(tǒng)、整體的把握了。

          五.問題探究,具體賞析

          (一)賞析第一部分:入夢緣由

          1.(讀)“?驼勫……云霞明滅或可睹”,“瀛洲”是什么地方?

          明確:海外仙山之一,傳說海外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

          2.詩歌寫“夢游天姥”,但一開頭卻寫“瀛洲”而不是寫“天姥”,為什么這么寫?

          明確:詩中寫“瀛洲”用了“信”字,寫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確實”之意。“或”是“或許”之意。這就是說在人們的口中,一個是海外仙山,虛無縹緲,一個是真實存在,能夠看見。把天姥山和仙山并提,就是天姥山沾上了神秘神奇的色彩。再者,仙山是難覓的,而天姥山是可尋的,接下來自然而然過渡到游天姥山,為下文做了鋪墊。

          3.那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是個什么樣貌呢?我們一齊讀一下對天姥山的描述。從描述中,我們能夠看出天姥山的什么特點,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

          明確:突出了山勢的高峻。“天姥連天向天橫”,直接描述,其余幾句透過五岳、赤城、天臺的的對照,運用了夸張、襯托的手法。

          4小結(jié):事實上,天姥山只是浙東一處靈秀之地,與天臺山并峙,較五岳卻是小巫見大巫了。那里運用夸張和襯托手法,給我們營造了一個神奇的氛圍,將我們一步一步的引向了夢的境界。

          5.學(xué)生齊聲誦讀第一部分。

         。ǘ┵p析第二部分:夢游天姥

          1.開始“夢游”了,詩人先到了哪里?

          明確:剡溪。這是登山的第一站,我們用“入山”(板書)兩個字來概括。

          2.此時作者是什么樣的情緒?入山時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明確:“飛”字表現(xiàn)作者急切的情緒。抓住意象分析,湖月相映,淥水生輝,清猿啼鳴,寫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寧靜(板書)。

          3.那里的謝公指的是誰?為什么會提到他呢?

          明確:謝靈運,性喜游山玩水,所到之處,必是風(fēng)景秀麗之所。此處謝公到過,正說明天姥山是上佳之地。另外,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們后面再說。

          4.“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詩人開始登山了,登山途中的景物如何?(一齊來讀一下)詩人在那里都寫了那些景象?(抓住意象和關(guān)鍵詞討論)

          明確:青云、海日、天雞,山勢高聳,早晨光線明麗;暝、熊咆、龍吟、云欲雨,水生煙,光線由明轉(zhuǎn)暗,顯得森然、幽暗。青冥浩蕩、日月照耀,群仙聚集,寫仙境的光明燦爛。山中仙境截然不同,我們把這部分分成兩層,板書——山中:森然、幽暗:仙境:光明燦爛。

          5.齊讀這部分資料

          (三)賞析第三部分:夢中醒來

          1.可惜夢不長久,接下來詩人從夢中驚醒,完美的仙境頓時消散。夢中醒來,詩人的心境如何呢?夢境與現(xiàn)實有什么聯(lián)系呢?(抓關(guān)鍵字詞)讓我們一齊來讀一下最后的句子。

          明確:①“長嗟”“惟”“失”,能夠看出,詩人此時是失落的。②“亦如此”將夢境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了起來,夢中的經(jīng)歷能夠說是李白人生經(jīng)歷的折射,詩人從聽聞天姥,到尋訪、登臨、遇仙、夢醒的過程,其實就是對人生理想的向往、追尋、艱難、圓夢、夢碎的過程。世間一切都如南柯一夢,醒來無蹤。東流水”的意象就是取“逝去”之意,萬事皆是如此。由期望到失望,李白借詩歌抒發(fā)內(nèi)心的郁悶。

          2.有如此的人生經(jīng)歷,李白的人生態(tài)度有沒有發(fā)生變化呢?(自由討論)

          問題引導(dǎo):①“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是一種消極思想嗎?與前邊寫景部分那句能夠照應(yīng)?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作者什么精神?

          明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李白在現(xiàn)實中受挫,只好寄情山水,求仙訪道,從此與官場決裂,就像謝靈運一樣,遠離黑暗,腳著謝公木屐,徜徉山水。這種舉動貌似消極,但李白并沒有真正的沉淪,從“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中,我們看到李白的傲氣和傲骨,表現(xiàn)了蔑視權(quán)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追求個性自由的性格特征。

          3.有人認為,夢中仙境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這種理解能夠嗎?(開放性探究題)

          提示:能夠,詩人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中掙扎(山路險惡——塵世艱難),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就應(yīng)追求的理想(仙境——世外桃源),夢中醒來,若有所失,更是堅定了信念“放白鹿”“訪名山”,與官場決裂,超脫世俗。

          4.學(xué)生齊讀整首詩。

          六、總結(jié)全詩:

          詩人透過自己夢游的經(jīng)歷,把自己對權(quán)貴的蔑視,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充分的表現(xiàn)了出來。詩人此時已過“不惑”之年,人世光陰花上露,而宏圖未展,其焦慮之情和只爭朝夕的緊迫之感都寓其中。盡管前方冰封大河、雪滿太行,盡管心里矛盾重重,難割難舍。但這個愿意當劍俠,當酒仙,卻不愿當奴才的李白最終還是舍下了官位、舍下了玄宗、舍下了自己的理想,“直掛云帆濟滄海”去了。讓我們再次朗讀,來結(jié)束這一次夢游吧!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全詩

          2、寫作訓(xùn)練:李白的這個夢到底是個美夢還是一個惡夢?以自己的理解寫成一篇小論文。

          八、板書設(shè)計

          入夢緣由

          夢游歷程

          夢游天姥吟留別留別語

          仙境出現(xiàn)

          夢醒

          教學(xué)反思:

          這篇詩歌比較長,我覺得要想讓學(xué)生學(xué)好這首詩,首先就應(yīng)要讓學(xué)生對詩歌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和認識,所以,在進行教學(xué)設(shè)計時,我透過“整體感知”這個環(huán)節(jié)理出了詩歌的層次,然后再具體分析。分析過程中,透過設(shè)計一系列的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配合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引導(dǎo)學(xué)生領(lǐng)會詩歌中景與情之間的關(guān)系,抓住意象,配合關(guān)鍵詞,解讀詩歌表達的思想情感,訓(xùn)練學(xué)生鑒賞詩歌的方法。就應(yīng)說,整堂課是比較連貫流暢的,但在教學(xué)設(shè)計的上,還是沒有脫離傳統(tǒng)教學(xué)方法的模式,雖然有課堂互動,卻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當下讓學(xué)生“自主學(xué)習(xí)”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學(xué)設(shè)計中,就應(yīng)個性注意這一點。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三):

          夢游天姥吟留別

          教學(xué)目標:

          1、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fēng)格;

          2、背誦全詩;

          3、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fā)的情懷。

          教學(xué)重點:把握詩的第三段夢境的內(nèi)涵,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法學(xué)法:誦讀法、點撥法

          教學(xué)難點:認知詩歌中景與情的關(guān)系,理解詩歌主旨

          2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唐朝有許多優(yōu)秀的詩人,但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卻對李白情有獨鐘,在他的《懷李白》這首詩中這樣寫到“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先生的這幾句詩充分彰顯了李白詩歌的浪漫氣質(zhì),這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李白的一首浪漫主義風(fēng)格的話別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背景資料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于經(jīng)由科舉登上仕途,而期望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jié)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quán)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在公元744年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

          天寶三年,李白離開長安后,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jié)下友誼。隨后又同游梁、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游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吳、越故地。第二年,他在東魯將南游吳越,寫了這首詩歌留給東魯?shù)呐笥选?/p>

          三、朗誦詩歌

          四、結(jié)合課文注釋疏通文意。

          五、賞析全詩

          一誦讀并賞析①段

          1、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先“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天姥山的雄奇和高大的?

          作者用夸張和幻想來寫天姥山的,F(xiàn)實的天姥山當然不如五岳,而李白卻說“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更高大,連著名的天臺山也好象要拜倒在天姥山的山腳下。李白寫的是他幻想中的天姥山,這樣寫使天姥山顯得雄奇、高大、壯麗、奇特。

          二)誦讀并分析②段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請同學(xué)們比較一下,在詩人陛下,天門打開前后的景象有何不同?

          明確:前者是昏暗恍惚的色彩和驚天動地的聲響,后者是一片光輝燦爛,壯麗非凡。

          2、請同學(xué)們用抒情散文的語言描述一下仙境以及仙人盛會的情境。

          參考: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風(fēng)為駿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多么其樂融融的場面啊。

          三)誦讀并分析③段

          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板書:夢醒)應(yīng)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請同學(xué)們朗誦第三段,看看作者都感嘆了些什么?

          作者感嘆,世界萬事但是是一場游仙的幻夢,還是騎著白鹿去尋仙訪道的好,他的求仙訪道是想用遠離現(xiàn)實的辦法表示對權(quán)貴的鄙棄和不妥協(xié),是他追求自己的個性自由,不肯趨炎附勢的高貴品格的體現(xiàn)。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首詩歌的詩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李白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述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證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六、寫法鑒賞

          1、想象奇特,夸張大膽

          《夢游天姥吟留別》盡顯浪漫主義色彩,詩人描述了氣象萬千的美妙世界,熊咆龍吟,雷電霹靂,空中樓閣,霓衣風(fēng)馬。。。。用完美的神仙世界反襯現(xiàn)實世界的丑陋。詩人還大膽的用夸張手法來寫想象中的事物,例如對天姥山橫空出世的形象描繪,使天姥山顯得十分雄奇,高大。

          2、構(gòu)思新巧,敘議結(jié)合

          以描述夢游為主,而夢醒后的慨嘆議論為輔,寫夢境便于馳騁想象,抒感慨,對表現(xiàn)主題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3、句式靈活,語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

          全詩以七言為主,雜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兼用楚辭句法。靈活多樣的句式便于表達詩人奔放的思想感情。詩歌語言樸實自然,例如“天姥連天向天橫”“對此欲倒東南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些地方跟散文一樣流暢,也只用了一些極其平常的字眼,卻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對李白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

          七、布置作業(yè)

          1、用楷書抄寫一遍詩歌

          2、背誦詩歌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四):

          教學(xué)目標

          1、學(xué)習(xí)中國古典詩歌意與境的有關(guān)知識。

          2、品讀詩中描述的夢境;理解詩人在詩作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3、體味本詩奇特的構(gòu)思和夸張多變的語言特點,學(xué)習(xí)浪漫主義詩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說明:

          詩人在寫作時是十分注重意境的。詩人在寫作時是十分注重意境的。因此.作為鑒賞者在欣賞詩詞時也必須要注重對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簡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諧統(tǒng)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藝術(shù)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與藝術(shù)境界的結(jié)合,這一結(jié)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這正如古代詩詞評論者聽說的,情與景諧,思與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詩詞,情與景的和諧統(tǒng)一,不僅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還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與藝術(shù)境界互增光彩。

          “以意為主”,這是清人王夫之《姜齋詩話》里多次強調(diào)的中心論點!督S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云:“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口巾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將意(作品的思想資料、意旨)放在首位,就象軍隊的統(tǒng)帥一樣。并認為“煙云泉石,花鳥苔林,金鋪錦帳”等各種題材,“寓意則靈”。

          “心不孤起,仗境方生”,這是清人吳喬在討論“唐人命意”時所闡述的一個觀點!秶鸂t詩話》卷一:“心不孤起,仗境方生。熟讀《新舊唐節(jié)》、通鑒》、稗史、雜記,乃能于作者知其時事,知其境遇,而后知其詩命意之所在。”那里注意到了作詩時詩人環(huán)境和遭遇對詩歌立意的影響。吳氏認為作詩不是憑空立意的,而是由詩人的具體環(huán)境和遭遇決定的。熟讀各種史書,才能了解唐代詩人作詩的命意所在。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長安后,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shù)募乙杨H具規(guī)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yǎng)性,以度時光。但是李白沒有這么作,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jié)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fā)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倘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到達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述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于超脫現(xiàn)實,更便于發(fā)揮他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了。

          李白這首古體詩,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詩,但這首詩又不完全記夢、游仙,而是透過記夢、游仙的形式抒發(fā)自己不滿黑暗現(xiàn)實、蔑視權(quán)貴的反抗精神。

          詩中的完美境界,寄托著詩人的生活理想,曲折地反映出他對上層社會中污濁、丑惡現(xiàn)象的鄙棄和厭惡,展示出詩人高尚的人格和錚錚傲骨。

          全詩共分三段,首段從開頭至“對此欲倒東南傾”,借“越人語天姥”,極力夸寫天姥山的雄奇俊偉和自己熱烈向往的情緒。中段,起句承前啟后,度人夢境,不露痕跡,寫夢游天姥山的種種驚心動魄的奇觀幻景。末段,以“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勾連,寫由夢游回到現(xiàn)實,慨嘆述志,揭示“不事權(quán)貴”的主旨。

          李白是一位天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以高度夸張的象征的藝術(shù)手法,徜徉于夢幻與現(xiàn)實之間,虛虛實實,將一腔郁憤之情,凝聚成為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結(jié)構(gòu)出一幅非幻非真的夢游圖。

          因此,從本詩奇特的構(gòu)思入手,品讀詩中描述的夢境,是引領(lǐng)學(xué)生鑒賞本詩的關(guān)鍵。

          教學(xué)重點與難點

          1、教學(xué)重點:深入文本,在對具體夢游過程和語句的體味品讀中,理解作者蘊涵其中的感情。

          2、教學(xué)難點:《夢游天姥吟留別》意與境的關(guān)系。

          說明:

          語文學(xué)習(xí)需要沉浸,教學(xué)過程是帶領(lǐng)學(xué)生解讀文本、理解認識作者思想情感的過程,更是學(xué)生自主探究、提高各種語文學(xué)力的過程。所以,要給學(xué)生思考活動的時空、讓他們在對具體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達各自見解,不斷提升潛力。

          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文學(xué)史上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是盛唐昂揚奮發(fā)、自信進取的時代精神的產(chǎn)物。他的詩抒寫了“濟蒼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表達了對封建制度下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和反抗,抒發(fā)了向往光明和自由的愿望,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真摯感情,歌頌了祖國河山的神奇壯麗。他的詩感情激越奔放,想象豐富、奇麗,夸張大膽驚人而又真實生動,形式自由多變而又運用自如,語言清新自然而又瑰麗多彩,構(gòu)成了豪放飄逸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他的作品成為后人追慕而又難以企及的典范,極大地開拓了詩歌藝術(shù)的新境界,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作品的意境,又與作者的閱歷、情趣、心境以至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等密切相關(guān)。有的作者擅長表現(xiàn)磅礴的氣象,抒寫激越奮發(fā)的情懷,因而構(gòu)成一種宏偉壯麗的意境;有的作者擅長描述雅靜的景物,抒寫纏綿細膩的情思,因而構(gòu)成一種柔婉幽深的意境。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xiàn)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xiàn),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鮐,自愛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那里的山水不但十分熱愛,也是十分熱悉的.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但是李白卻在詩中夸說它“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還更挺拔。有名的天臺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就應(yīng)說是李白平生所經(jīng)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它是現(xiàn)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的影子。

          之后展現(xiàn)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以前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以前攀登過的石徑——青云梯。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傈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薯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zhàn)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zhàn)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xié)成一體,構(gòu)成統(tǒng)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述天姥山,既高且奇;那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的境界,已經(jīng)使人夠驚駭?shù)牧耍娙瞬淼酱酥共,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zhuǎn)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

          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現(xiàn)。“云之君”披彩虹為衣,驅(qū)長風(fēng)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于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的場面。“仙之人兮列如麻”1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金臺、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那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jīng)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fā)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透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齊,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寫夢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xiàn)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最后在驚悸中回到現(xiàn)實。夢境破滅后,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但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對權(quán)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quán)貴,多少人埋沒無聞l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tài)間”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詞出之于東晉的陶淵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yōu)寵,也但是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約能夠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在那里聽表示的決絕態(tài)度,是向

          封建統(tǒng)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于這樣想、敢于這樣說的人并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平常人的偉大之處。

          這首詩的資料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gòu)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diào)。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但是它的格調(diào)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教學(xué)過程

          教學(xué)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yù)設(shè)

          學(xué)生活動預(yù)設(shè)

          設(shè)計意圖

          一、

          導(dǎo)入新課,

          激發(fā)興趣

          1、詩仙李白的生平、思想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能夠一言以蔽之,那便是一個“奇”字。錢起說“才大語終奇”,元稹說“以奇文取稱”,白居易說“才矣奇矣”。至于李白的詩歌,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個性稱贊:“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杜甫雖然沒有言“奇”,但“奇”已自在其中。

          2、【提問】針對李白的“奇”,能明白幾首詩?能朗誦多少佳句?

          1、能答出一些篇名,但不能準確說出原因。

          2、能朗誦一些詩句,但不知“奇”在哪里。

          【提示】篇名:⑴《蜀道難》⑵《將進酒》⑶《行路難(其一)》⑷《行路難(其二)》⑸《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6)《夢游天姥吟留別》。名句:(1)“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⑵“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⑶“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⑷“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⑹“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⑺“俱懷逸興壯思飛,可上九天攬明月”、⑻“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1、交流積累,檢查素養(yǎng),激發(fā)溫故知新的興趣與熱情。

          2、問題較開放,也難回答。只要能夠說出或背頌一二句即可,目的是以點帶面,吸引全體同學(xué)注意力,創(chuàng)設(shè)全員參與的氛圍。

          3、為下面講析文本張本。

          二、

          從“奇”字入手,

          理清思路

          1、引導(dǎo)學(xué)生結(jié)合注釋閱讀(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夢游”,把握對夢境的描述,理清思路。

          2、透過朗讀,了解詩作流暢自然而又夸張多變的語言特點。朗讀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范讀指導(dǎo)。

          1、查看注釋和練習(xí)題等信息點,組合整理。

          2、朗讀全詩,體驗品味。

          3、小組討論,分清層次。

          【結(jié)構(gòu)層次提示】

          全詩分為三部分。前兩部分寫“夢游天姥”,后一部分點明“留別”之意。

          第一部分自“?驼勫”至“對此欲倒東南傾”,寫天姥山的高大,這是詩人人夢的緣由。

          作者開頭一二句不談天姥,卻從“?驼勫”人手,用“瀛洲”作為天姥的襯托。瀛洲難求,天姥可睹,兩者并提,使天姥山也帶上一層神秘色彩,為后面夢境的描述作了鋪墊。是為人夢之緣由。

          第二部分自“我欲因之夢吳越”至“失向來之煙霞”,寫夢游天姥山的全過程。

          這部分有四層意思:

          第一層自“我欲因之夢吳越”至“綠水蕩漾清猿啼”止。此為人夢。寫夢中經(jīng)行的路線及登山的起點。

          第二層自“腳著謝公屐”至“丘巒崩摧”止。這一層寫游山見聞

          第三層從“洞天石扉”至“仙之人分列如麻”止。由游山轉(zhuǎn)入游仙,依然是夢中之境。

          第四層從“忽魂悸以魄動”至“失向來之煙霞”。此寫出夢。正當詩人興奮、陶醉于神仙世界的瑰麗輝煌時,忽然魂悸魄動,豁然夢醒,于是倏忽之間,一切復(fù)歸于平凡。

          第三部分自“世間行樂亦如此”至“使我不得開心顏”,寫夢醒后的感慨。

          這部分,作者向朋友們證明了為什么要南下吳越游天姥的原因。那里的感慨,集中揭示了全詩的中心思想,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表現(xiàn)了三方面的資料:1.對世事的看法:如夢幻,如流水;2.自己今后的打算:騎白鹿訪名山,遠離濁世;3.傲岸堅強,不向統(tǒng)治階級屈服。

          1、從詩歌形式入手,探求奇特的構(gòu)思;品味語言。

          【語言提示】

          語言流暢自然,毫無拘束,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這首詩以七言為基礎(chǔ),隨著感情的起落,句式有長有短、參差多變。使詩歌的節(jié)奏起伏跌宕。如描述雷電交加、山巒崩摧時,一連用了四個四言短句,急切的聲勢,把這種令人驚怖的氣氛推向了頂峰。

          三、

          深入文本

          體悟詩中描述的夢境;理解詩人在詩作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1、介紹適當?shù)谋尘埃攸c指導(dǎo)學(xué)生理解詩人在詩作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2、講解有關(guān)意境知識。

          3、組織學(xué)生討論分析。

          1、李白為何要讓“高力士脫靴”、“楊國忠研墨”、“楊貴妃斟酒”?

          2、本詩中的夢境與“脫靴”、“研墨”、“斟酒”有何關(guān)系?

          【問題答案要析】

          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長安后,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shù)募乙杨H具規(guī)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yǎng)性,以度時光。但是李白沒有這么作,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jié)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fā)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倘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到達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述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于超脫現(xiàn)實,更便于發(fā)揮他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了。

          李白這首古體詩,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詩,但這首詩又不完全記夢、游仙,而是透過記夢、游仙的形式抒發(fā)自己不滿黑暗現(xiàn)實、蔑視權(quán)貴的反抗精神。

          詩中的完美境界,寄托著詩人的生活理想,曲折地反映出他對上層社會中污濁、丑惡現(xiàn)象的鄙棄和厭惡,展示出詩人高尚的人格和錚錚傲骨。

          教師的提問要有必須的思維量,不能讓學(xué)生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而是要讓他們在閱讀、圈劃、交流等學(xué)習(xí)活動中,去感受詩人在詩作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并且能讓他們進入李白的情感世界中,分享詩仙的浪漫飄逸,熏陶心靈,提升素養(yǎng)。

          四、

          深入文本,

          分析體味關(guān)鍵句,鑒賞總結(jié)。

          組織學(xué)生討論關(guān)鍵句,將關(guān)鍵句以電子稿形式演示。

          1、“?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xiàn)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xiàn),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2、“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傈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zhàn)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zhàn)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xié)成一體,構(gòu)成統(tǒng)一的氛圍。

          3、詩境卻由奇異而轉(zhuǎn)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現(xiàn)。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那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jīng)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fā)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透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齊,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4、“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但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對權(quán)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quán)貴,多少人埋沒無聞!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

          學(xué)習(xí)抓住關(guān)鍵的語句來進行探究,可能會構(gòu)成兩種不同的觀點,但務(wù)必從文中找到支撐觀點的依據(jù)。最后,歸結(jié)到:

          1、這首詩雖然將夢境寫得撲朔迷離,卻很清楚地表現(xiàn)了當時李白復(fù)雜的思想感情和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詩人借“留別”表現(xiàn)自己不事權(quán)貴的叛逆精神,突破了一般留別詩“有別必怨”的老調(diào),在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上,都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的特點。

          2、詩作將豐富的想象與大膽的夸張結(jié)合起來,夸張為想象服務(wù),透過夢境描繪,刻畫出想象中天姥山奇麗明媚的景象,隱喻了作者追求光明、擺脫困境的愿望。這愿望充分反映在對自由率真、無拘無束的神仙世界的描摹之中。也正因為夸張了天姥山的高度,使之后云霞明滅、眾仙往來的境界的出現(xiàn),顯得真實合理、統(tǒng)一和諧。

          3、語言流暢自然,毫無拘束,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這首詩以七言為基礎(chǔ),隨著感情的起落,句式有長有短、參差多變。使詩歌的節(jié)奏起伏跌宕。如描述雷電交加、山巒崩摧時,一連用了四個四言短句,急切的聲勢,把這種令人驚怖的氣氛推向了頂峰。這確實是繼承屈原風(fēng)格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杰作。

          這首詩的形式十分自由,全詩十二次換韻,平仄錯落有致。作者意到筆隨,不受任何體律的拘束,表現(xiàn)了藝術(shù)上的獨創(chuàng)性,生動完美地體現(xiàn)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

          對“詩的結(jié)尾,認為世事無常,對現(xiàn)實采取回避退讓態(tài)度,是消極的”的看法會存在分歧,然而在黑暗的現(xiàn)實面前,持續(xù)獨立的人格,拒絕與之合作,客觀上對統(tǒng)治者也是一種反抗,有用心好處。只要學(xué)生能從文字中感受到各種情感,并滲透到學(xué)生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中去,就能鍛煉和提高語文潛力,更能獲得感知和決定生活的潛力。

          五、

          布置作業(yè)

          1、命題作文:

          《我心中的李白》

         。800字以上)

          完成作業(yè)。

          把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起來,提高學(xué)生語文潛力。

          充分鍛煉學(xué)生自主學(xué)習(xí)的潛力。

          思路點撥

          還能夠比較閱讀的方式展開教學(xué),要點如下:

          一、試從以下兩個角度,比較《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二首詩的意境。

          1.作品的意境,跟作者的閱歷、情趣、心境以至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等密切相關(guān)。有的作者擅長表現(xiàn)磅礴的氣象,抒寫激越奮發(fā)的情懷,因而構(gòu)成一種宏偉壯麗的意境:有的作者擅長描述雅靜的景物,抒寫纏綿細膩的情思,因而構(gòu)成一種柔婉幽深的意境。請學(xué)生從這個角度說說二首詩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2。從“意”與“境”的關(guān)系這個角度,說說三首詩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二、聯(lián)系《飲酒》詩的意境,體會下列詩句的含義,并討論問題。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志趣其中的“見”能否改為“看”或“望”為什么

          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畫面與前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志趣是怎樣和諧地統(tǒng)一齊來的

          三,研讀《夢游天姥吟留別》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一段可分為幾千層次每層的大意是什么

          2.這一段所寫的夢幻之境,跟詩的結(jié)尾所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有什么關(guān)系

          四、辨析下列詩句,比較兩首詩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的異同。

          1.結(jié)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2.且放白鹿青崖問,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賰山M詩句所表現(xiàn)的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是否一致“心遠地自偏中是否包含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意思為什么

         、趶“結(jié)廬在入境”與“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來看,兩位詩人應(yīng)對現(xiàn)實所采取的生活態(tài)度有什么異同

          練習(xí)舉隅

          1、本文語言流暢自然,毫無拘束,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請從文中摘抄自己最欣賞的句子,作簡單評析。

          2、理解全詩,思考:(1)作者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盛唐氣質(zhì)?(2)你認為哪些方面最動人,為什么?

          3、李白一貫主張“用心用世”,堅信“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本詩中卻有這樣的句子:“古來萬事東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試談?wù)勀愕目捶。?00個字左右)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五):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教學(xué)目標:把握詩的資料和形式,整體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強烈的情感,了解詩人獨特的藝術(shù)氣質(zhì)。

          教學(xué)重點:把握詩的資料和形式,整體感悟詩的意境。

          方法:指導(dǎo)學(xué)生反復(fù)吟誦,以豐富翔實的課外資料填充詩歌的空白。

          教學(xué)難點:體會詩人強烈的情感,了解詩人獨特的藝術(shù)氣質(zhì)。

          方法:人手一份關(guān)于李白生平的資料和一組最能體現(xiàn)其創(chuàng)作個性的詩篇,組織學(xué)生分組討論,教師利用多媒體屏幕投影講述。

          一、導(dǎo)入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時隔10個世紀,在封建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繼披香草散步汨羅江的浪漫主義待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氣逸的浪漫主義詩人向我們款款而至。他是誰呢?先別急著翻課本,讓我吟出他的詩句,我們來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天我們一齊要走近的就是寫這首詩的作者——李白,詩文“一結(jié)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賞摘”。我們一齊來學(xué)習(xí)他的另外一首長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新課

         。ㄒ唬┪鲱}

          夢游天姥吟留別

          問:從詩題中我們對這首詩能夠了解多少?

          聽學(xué)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表意見。

          總結(jié):

          1:資料:夢游天姥

          2:形式:吟(回答出“吟”這一形式,學(xué)生會有難度,老師作適當?shù)奶崾荆?/p>

          3:資料:留別

          提示:在那里,我們又接觸了一種古詩體,“吟”,那么“吟”是怎樣的一種詩體呢,我們已學(xué)了不少古詩體,如李白的《將進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等,我們稱這樣的詩歌形式為“歌行體”,“大小長短,錯綜闔辟,素無定體”。那么“吟”是怎樣的一種詩體呢?學(xué)完之后,我們能夠一齊用自己的詞匯去理解這種古詩體。此刻就讓我們把問題擱一邊。

         。ǘ┦煜ぴ娖

          此刻我們一齊讀詩,仔細品味詩人是否用了酣暢的筆墨來寫“夢游天姥”呢?是否在與人“留別”呢?

          1、朗讀詩歌:

          學(xué)生齊讀

          糾正字音,并給疑難字詞作適當解釋。(注:疑難字詞已在課前布置學(xué)生預(yù)習(xí),利用身邊的工具書,結(jié)合課文的注釋。)

          叫一位學(xué)生在小黑板上注音:

          天姥:m瀛洲:yíng

          云霓:ní副虹,雨后天空中與虹同時出現(xiàn)的彩色圓弧。

          剡溪:shàn在嵊縣境內(nèi),溪水名。

          淥水:lù清澈。

          腳著謝公屐:zhuó穿。jī鞋子。

          暝:míng日落,天黑。

          殷巖泉:yn雷聲。如:殷殷其雷

          栗深林:lì通“傈”

          水澹澹:dàn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狀。

          訇然:hōng大聲。

          青冥:míng深遠。

          鸞回車:luán古代傳說中的一神鳥。

          魂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恍驚起而長嗟:jiē嘆息。

          教師糾正。

          2、此刻讓我們一齊找出相應(yīng)的資料。

         、購哪牡侥膬涸娖窃谟“夢游天姥”?

          學(xué)生回答:“?偷…………………………失向來之煙霞”(讓學(xué)生看著書先自讀一會兒,找出這部分資料)

          ②那么從哪里我們又讀出了詩人是在與人“留別”?

         。ńo學(xué)生時間仔細去找,因為答案在結(jié)尾處)

          答案:“別君去兮何時還”(請一位學(xué)生站起來回答)

          3、著重閱讀“夢游天姥”這一部分。

          學(xué)生齊讀,教師引導(dǎo):文章是記游,但與一般的記游不同,細心的同學(xué)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不同在什么地方?

          這是“夢游”(引導(dǎo)學(xué)生全體作答)請一位學(xué)生找出點題的詩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請一位學(xué)生作答)解釋:“我欲因之夢吳越”

          請一位學(xué)生作答:因(表因果關(guān)系)之(代詞)那么前文是作者游天姥山的原因。

          ①我們一齊來賞析這部分詩文,思考是什么激起了詩人的游興?

          朗讀:“?偷蓿瑹煗⒚P烹y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解釋:“信難求”——實在

          “或可睹”——有時

          從詩文中體會天姥山的形象:越人言

          云霓明滅連天橫1五岳:

          與別山作比2赤城:浙江省天臺縣北,山名

          3天臺:山名,在浙江天臺北,與“天姥”相對

          六行詩既點明了天姥山的位置,同時突出了天姥山之高峻。超五岳,壓倒赤誠,連絕高的天臺山也只好傾倒在它的東南方。

          李白自青年時代就向往吳越的山水,曾在《秋下荊門》中就抒發(fā)了自己這份向往之情,“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天姥山的奇景瑰形激發(fā)了李白的游興。

          那么詩篇起筆卻沒立刻寫天姥山,詩人先寫“?偷”,這樣落筆是什么原因,“瀛洲”指什么?

          給學(xué)生時間思考。

          從“瀛洲”打開學(xué)生的思路。驕陽酷暑,我們向往去海邊,那么對“東海蓬萊”會有所耳聞,這“蓬萊”相傳是一座仙島,上有長生不老藥,當年秦始皇曾遣三千童男童女上島采藥,詩中所言的“瀛洲”為這東海上三座神山之一,還有一座是“方丈”。

          來往海上的人淡起仙人居的瀛洲,印象中是煙霧繚繞,波濤迷茫,實在難以尋求。

          以此山的難求來映襯天姥山的實在。雖然高聳入云,但確實有其山,云開霧撥之后還能真真實實地睹上一面,所以詩人期望自己踏上此行。

          齊讀這一部分,這是詩人入夢之緣。

         、谀敲醋屛覀冸S著詩人的想象,一齊進入他的夢游世界。

          詩人是如何來到目的地的?

          答案:“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鏡湖,即紹興鑒湖

          詩人渡過鏡湖,在月的映照下,來到剡溪。有詩云:“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

          到了剡溪,詩人已到了天姥山的入口。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相傳晉朝以前,那里人跡罕至,只有漢時的劉晨、阮肇入此山采過藥。到南朝時,淝水之戰(zhàn)中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謝玄的孫子到浙江永嘉來任太守,此人喜遨游山水,永嘉恰巧山秀水靈,所以任職期間游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當時從會稽到永嘉地區(qū),須穿越新昌,天臺地區(qū),此地叢山峻林,茂林修竹,而性喜山水的太守開始伐木取徑,直到臨海。風(fēng)光綺麗的天姥山正處這險要地段,因而名聲大振。

          李白追慕前賢高情雅致,神思飄飄,深入了天姥山。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謝公屐:據(jù)載,謝靈運游山時所穿的木屐,上山時去其前齒,下山時去其后齒)

         、墼娙肆⒃诹饲叭碎_拓的古道上,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讀出相應(yīng)詩句。(讓學(xué)生尋找)

          答案:“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看到)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聽到)

          詩人想象中的天姥山:山高、路崎嶇、奇花異草迷人眼,泉聲殷殷如雷鳴,清猿長啼,天雞空中啼明,幽深寂靜,使人站粟。

          正在此時,忽然“列缺霹靂,丘岳崩摧”,眼前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那里,詩人看到了什么?(學(xué)生在詩文中尋找

          答案:“青冥浩蕩不見底,甘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上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情到酣處,詩人的想象紛至沓來。青空寥落,深不見底,金銀臺上,日月照耀,金碧輝煌。神仙排云而出,身著云霞般華美的衣裳,乘清風(fēng),紛紛而來。老虎鼓瑟,鸞鳥拉車,仙樂陣陣,車聲轔轔。眾仙像麻束一樣列隊立在金銀臺上。詩人神游八極之表。

          忽然“魂悸以魂動”,詩人夢中覺得心中悸動,恍恍惚惚醒轉(zhuǎn)過來,口中仍發(fā)出驚嘆之聲。——夢已醒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只有睡著時候墊的枕席還在,夢中的煙霞勝景已全部消失了。夢已盡而思無窮。

          小結(jié):

          詩人因越人傳說天姥險峻綺麗,而起游興,還未啟程,已先夢游,情到酣處,仙境忽現(xiàn),虛境之中又生幻境,使讀者隨著詩人的筆觸搖曳生情,起伏跌宕。

          此刻就讓我們一齊來朗誦這一部分詩文。

          4、“夢游天姥”,詩人極盡想象,直到眼前煙消云散,詩人才又回到了現(xiàn)實之中。

          現(xiàn)實之中的詩人是如何狀態(tài)呢?讓我們一齊來讀詩文的最后一部分:“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學(xué)生討論,能夠結(jié)合已學(xué)詩詞、已知的關(guān)于李白的知識,并教師帶給的關(guān)于李白的詩賦及生平資料(見附稿二),鼓勵學(xué)生回答。

          把學(xué)生分為四組,分組討論:

          帶給資料:

         、倮畎自娰x

          《大鵬遇希有鳥賦》仗劍遠游至江陵遇道士司馬禎時作

          《行路難》(三首)天寶三年(744年)離開長安時作

          《將進酒》天寶十一載(752年),時詩人已五十二歲,自長安放還歷九載時作

         、诶畎咨劫Y料

          出生——辭親遠游,仗劍出蜀——第一次南北漫游——長安——第二次南北漫游

          討論結(jié)束,教師提問:

         。1)根據(jù)帶給的資料我們來推測此詩大約創(chuàng)作于李白的哪一段時期?

          參考答案:賜金還鄉(xiāng),東游梁宋、齊魯,即將南下剡中,開始吳越之游之際。

          為什么?參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眼”,從這一詩文中讀出。

          “摧眉折腰”,當指在長安生活這一時期得出的的體會(引導(dǎo)學(xué)生回答)

         。2)你們是如何理解這飽蘊詩情的兩行詩句的?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疊合出了詩人怎樣的藝術(shù)形象?(四組學(xué)生暢淡)

          參考:長安曾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那里,詩人寄意壺酒,布衣供奉翰林,曾令龍巾拭吐,御史調(diào)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在那里李白因一曲《烏棲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賀知章的賞識,為其解金龜換酒,極盡榮華,肆意放誕,然而熙熙攘攘,鬧鬧哄哄的帝都亦但是如此,外戚專權(quán),同僚爭權(quán),詩人無意留戀,

          詩人寧愿選取自己的生存空間,選取放鹿青崖,踏尋名山,釋放自由與率氣。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讓我們想到了東晉時候“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澤小令陶淵明,他終辭小令一職,最后躬耕南畝。

          這一切在我們的心目中疊合出了一位傲視權(quán)貴卻又才華橫溢的詩人形象,詩人氣質(zhì)不俗,瀟灑浪漫,富于幻想充,對自由充滿向往。

         。ㄈ┦諗n對整首詩的理解,回答課開始時對詩題解析時留下的一個問題,“吟”是怎樣的一種古詩體?

          提示學(xué)生:主要從形式上去思考這個問題,羅列出學(xué)生能從這首詩中獲得的信息:

         、僮謹(shù)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隨詩人情感起伏而變化。

          四言處:“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無石扇,訇然中開”,

          字字鏗鏘,詞激意急。

          七言處:“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簡單暢快

          雜言處:“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余韻裊裊。

         、趬喉嵶杂桑軌驌Q韻

          這首詩時而兩句一韻,如“城”和“傾”,時而四句一韻,如“溪”“啼”“梯”“雞”等。

          請學(xué)生再找出幾處壓韻的地方:

          如“巔”、“煙”、“山”和“顏”;“摧”、“開”和“臺”;“下”和“麻”;“嗟”和“霞”

          轉(zhuǎn)韻達十二處之多。

         、蹖φ虩o嚴格要求,此詩中出現(xiàn)的對仗處為“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這樣的句法韻法適應(yīng)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絕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

          教師從歷史演變的角度對“吟”這一文體再作適當補充:

          原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資料多有悲愁慨嘆之意。李白采用這一形式,自出新意。與“歌行體”相似,適宜歌唱而著意追求聲音和諧,形式自由。

          三:布置作業(yè)

         。ㄒ唬┏瓕懶『诎迳系纳、生詞,背誦這一首詩。

          (二)閱讀余光中的詩歌《尋李白》,完成思考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六):

          學(xué)習(xí)目標:1、了解七言古詩的一般特點,體會李白作品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風(fēng)格。

          2、反復(fù)誦讀,領(lǐng)會想象奇特和比喻、比較、夸張等修辭手法

          3、理解本詩的意境及其所展示的詩人獨特人生態(tài)度和傲岸性格。

          教學(xué)重難點:體味李白用心浪漫主義風(fēng)格。

          授課用時:兩課時

          【導(dǎo)學(xué)過程】第一課時

          一、預(yù)習(xí)環(huán)節(jié):

          二、常識簡介:

          1、解題

          夢游,夢中游覽。說明資料的虛實。天姥,指天姥山。是所夢的資料。“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即樂府詩這的一種體裁,資料多有悲愁感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留別”,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說明本詩寫作目的。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但是本詩主要資料并無惜別之感,而是借題發(fā)揮,證明自己的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與宮廷生活徹底絕裂的態(tài)度態(tài)度和意向是真。

          了解“詩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現(xiàn)存詩歌__900__余首,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李白長于樂府與絕句,其詩風(fēng)格豪放而飄逸,語言熱烈奔放而清新自然,對后世影響較大,杜甫稱贊他“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與杜甫并稱“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3、作品背景: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經(jīng)友人吳筠的推薦,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但到了長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當時的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糞土王侯”不甘趨炎附勢,招致了權(quán)貴的讒毀,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賜金還鄉(xiāng)”為名,把他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情緒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xù)他的漫游生活。天寶四年秋(公元745年),他離家南下準備再游吳越時寫下這首詩留贈給友人,借以排遺內(nèi)心的悲憤,表現(xiàn)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對世俗權(quán)貴的蔑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4、資料補充:

          李白的一生是復(fù)雜的,他兼有游俠、隱士、道人、策士、酒徒等類人的氣質(zhì)和行徑。他一方面理解儒學(xué)“兼濟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理解道家尤其是莊子遺世獨立的思想,追求絕對自由,蔑視世間萬物;他還理解游俠思想影響,所以敢于蔑視封建秩序,打破傳統(tǒng)。但在黑暗現(xiàn)實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終未能實現(xiàn),但他又在追求。矛盾、沖突及遭打擊后的憤懣、狂放就產(chǎn)生了。李白的一生基本與盛唐時代相始終,盛唐那種繁華、大氣、兼容并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風(fēng)氣,對李白的思想、氣質(zhì)都產(chǎn)生了深深的影響,當然也直接影響了李白的創(chuàng)作。以致后人評李白有“盛唐之象”。

          。

          3、基礎(chǔ)要點掃描

          (一)字音識記

          天姥(mǔ)瀛(yíng)洲剡(shàn)溪淥(lù)水謝公屐(jī)暝(míng)澹(dàn)殷(yǐn)巖泉訇(hōng)然石扉(fēi)鸞(lúan)霓(ní)魂悸(jì)嗟(jiē)怳(huǎng)

          二、導(dǎo)入: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我國古代詩歌藝術(shù)的發(fā)展在唐朝到達了頂峰。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產(chǎn)生了巨人的時代,在唐詩的百花園中有一朵色澤不同的奇葩,他郁郁不得志時,會悲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

          獨不得出。”當能實現(xiàn)偉大抱負時,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一生酷愛飲酒:“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他豪邁而自信:“乘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熱愛祖國,縱情山水:“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李白。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在他的《懷李白》中這樣寫到:“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三、學(xué)習(xí)過程:整體感知,梳理全詩結(jié)構(gòu)

          (一)、初讀全詩,并用詩中原句填空:

          1、詩人入夢追尋天姥山的原因是:“?驼勫蓿瑢Υ擞箹|南傾”

          2、詩人由現(xiàn)實轉(zhuǎn)入夢境的過渡句是:“我欲因之夢吳越”

          3、由夢境轉(zhuǎn)入現(xiàn)實的過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動,失向來之煙霞”

          4、揭示全詩主題的兩句詩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初讀全詩,以“夢游”為分界點,試概括全詩脈絡(luò),并用四字短語歸納層意:

          夢游之由(起)——夢游之景(見)——夢游之吟(嘆)

          【教師分析參考】一、夢游之由(起):“?驼勫”到“對此欲倒東南傾。”二、夢游之景(見):“我欲因之夢吳越”到“失向來之煙霞。”三、夢游之嘆:“世間行樂亦如此”到結(jié)尾。

          鑒賞第一層:

          吟誦指引

          輕讀,語

          氣稍帶夸鑒賞第一層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實在)(尋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談?wù)撚袝r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遮斷橫斷)超過遮掩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1、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瀛洲”是什么地方有何好處

          答:瀛洲是傳說的東海三仙山(蓬萊、方丈、瀛洲)之一;

          好處: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

          且產(chǎn)生強烈的誘惑,勾起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本層寫天姥山的山勢的時候運用了四重對照,找找看:

          比較的對象對照的結(jié)果天姥山與天比→→橫

          天姥山與五岳比→→拔

          天姥山與赤城比→→掩

          天姥山與天臺比→→倒、傾寫作手法:以虛引實、比較、襯托修辭手法:夸張相關(guān)練習(xí)拔:A.拔出來B.提拔C.超越、高出D.攻取、占領(lǐng)①勢拔五岳掩赤城C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B③今者項莊拔劍舞A④其后秦伐趙,拔石城D【教師分析參考】本層先說“?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使詩一開頭就帶有神奇的色彩;再說“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扣住題目,轉(zhuǎn)入正題。在那里詩人并沒有直接說出天姥山如何如何高,而是采用比較和夸張的手法極寫天姥之高:先把它與天相比橫在半天云上,與天相連;再與其他山比,其高峻超出五岳,蓋過赤誠;最后與天臺山相比,連一萬八千丈的天臺山在它的面前,也矮小得象要傾倒下去一樣。這樣,就把天姥山的高聳寫得淋漓盡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時隱時現(xiàn)的天姥山就在我們眼前,喚起了我們的幻想,將跟著詩人一步步飛向那夢幻的境界。

          吟誦

          指引

          輕讀

          鑒賞第二層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依據(jù)代詞,代越人談?wù)撎炖焉降脑捛逶陈暺嗲迕詰冱S昏(使……戰(zhàn)栗)使……震驚第二層能夠分為四小層1:飛度鏡湖特點:幽——幽靜雅致↓2:登山覽勝特點:奇——雄奇迷離↓

          3:洞天仙境

          ↓

          4:夢醒若失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神仙住地大聲高空神仙住處,金臺銀閣)特點:盛——盛大壯麗云彩(演奏)(形容神仙之多)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猛然)指覺醒以前

          一、思考并回答:

          1、“一夜飛渡鏡湖月”的“飛”字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作者迫切的情緒。“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送”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月亮親切,表達詩人喜悅的情緒。

          2、為什么詩人在登高聳入云神奇雄峻的天姥山時,用了“身登”一詞為何不用“攀登”

          答:“攀登”給人一種艱難、費勁的感覺,“身登”更能表現(xiàn)詩人登山的輕快、情緒的喜悅和游興的濃厚。

          3、哪一句詩句最能表現(xiàn)詩人眷戀山水、樂而忘返的情景

          答:【教師分析參考】:前面描述詩人白天游山的情景,“忽”字一轉(zhuǎn),既帶過時間推移,又表現(xiàn)詩人深被山中奇花異石吸引,觀賞不夠,留連忘返的情景,體現(xiàn)了詩人迷巒山色,玩之不足的情緒。那里描述的不是一幅靜止的畫,而是隨人移動而變化的長軸畫卷,真是景象萬千。

          4、李白用他的驚人的想象力,馳騁無羈的筆鋒,描繪了一幅絕妙的神仙出場圖,把讀我們帶入令人目眩的神仙世界,夢境到達高潮。請放飛你想象力,用散文化的語言對“列缺霹靂仙之人兮列如麻”進行描繪。

          【參考】: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云彩作衣裳啊以輕風(fēng)為駿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多么其樂融融的場面啊。

          5、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富麗堂皇的“仙境”突然地消失了,詩人醒來了,詩人的情緒是苦悶無奈的,他沒有進入仙府。但詩人醒得好,詩人沒有入仙,沒有逃避現(xiàn)實。詩人以現(xiàn)實的冷清與夢中的熱鬧構(gòu)成鮮明比較,體現(xiàn)他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之情。

          吟誦指引

          鑒賞第三層

          ★導(dǎo)學(xué)案★姓名:班級:

          堅定、豪邁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低頭(彎腰)翻譯整句:哪能夠低頭彎腰伺候那些有權(quán)有勢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

          1、本來全詩由入夢到夢醒,已經(jīng)是很完整的結(jié)構(gòu),為什么后面還有幾句詩呢其實,這是詩人的議論,他的感嘆。夢是虛,夢醒后才是實,由寫夢轉(zhuǎn)入寫實,揭示全詩的中心意思。這是由夢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當中有對人生的傷感,逃避現(xiàn)實、消極處世的一面,譬如這句:“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也有鄙棄權(quán)臣貴戚的傲骨,對當時的惡勢力決不妥協(xié)的決心,例如這句:“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句是全詩的“詩眼”,它“卒章顯志”,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表現(xiàn)李白追求個性自由、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性格和豪邁氣概。

          第二課時

          一、導(dǎo)入:作者花了超多的筆墨來描述夢境,是有他獨特的用意的: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證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寫幻想是為“不事權(quán)貴”的立場服務(wù)。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二、延伸討論

          1、關(guān)于李白夢醒后的感嘆,有下列的看法:

          觀點一:有人認為,這是李白消極的世界觀——虛無主義人生態(tài)度集中反映。李白的一生主要的思想就是縱情山水、恣意游樂、放浪形骸、消極避世。他寫夢游天姥夢境的虛幻,是為了告訴東魯?shù)呐笥,人世間的一切是虛幻的,如過眼煙云,美則美矣,但轉(zhuǎn)瞬即逝,最快意、最能撫慰人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怎能摧眉折腰事奉權(quán)貴,讓我們不能開心開顏兩感嘆之間的關(guān)系是前因后果。

          觀點二:有人認為,這是李白用心的世界觀——蔑視權(quán)貴人生態(tài)度的集中反映。李白的一生主要的思想就是蔑視權(quán)貴、心系蒼生、向往自由。三年的宮廷生涯,使他看到了朝廷的腐敗,感到了官場的可怕,所以作者寫夢游天姥,不是寫夢境虛幻,而是寫夢境可怕。以游天姥山的可怕,喻官場的可怕。為了持續(xù)自己的人格,為了維護自己的心靈,寧可騎鹿游山,也決不低眉折腰去討好權(quán)貴。兩感嘆之間的關(guān)系是前果后因。

          你的看法是:詩人的感嘆是復(fù)雜的,有消極避世思想,也有用心的反抗精神,但它的主要方面是用心的。(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jù)均可,不必要求統(tǒng)一的答案)

          【教師分析參考】這一段詩歌有進步性和局限性。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夢幻,行樂須及時的消極避世思想。如“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進步性:詩人的思想是曲折復(fù)雜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用心的,富有反抗精神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詩中的思想精華,這鏗鏘有力的十六個字,是詩人思想和個性的體現(xiàn),表達了詩人寧愿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quán)貴屈服,也決不取悅于世而茍且偷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和豪邁氣概。這正是本詩的主題所在。它反映詩人傲視權(quán)貴、渴望自由的精神。寫神仙世界的美麗,反襯出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證明對現(xiàn)實、對權(quán)貴的的憎惡。寫幻想是為“不事權(quán)貴”的立場服務(wù)。而我們更多的,就應(yīng)看到詩人用心的一面。

          三、全詩主題:

          本詩透過記夢游仙,描繪了天姥山奇景,贊美了仙界的光明完美,表現(xiàn)了詩人鄙棄黑暗現(xiàn)實、蔑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的理想,但也表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消極避世思想,而用心思想為主。

          四、藝術(shù)特色:

          構(gòu)思奇特。全詩以游仙為構(gòu)思的出發(fā)點,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關(guān)傳說,虛構(gòu)出一個與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構(gòu)成鮮明對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達詩人對自由、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寫出他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quán)貴的反抗精神。

          想象豐富。作者不是直接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景物,而是以豐富的想象借助夢游的形式來展示一個個奇景,塑造出一個個夢幻中的生動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超多的運用了襯托(如用瀛洲、天臺來襯天姥山)、

          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張(如“天臺一萬八千丈”)、比較(如將仙境與人事比、理想與現(xiàn)實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靈活現(xiàn),也更好地表達了作者的內(nèi)在感情。神話傳說和對自然山川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齊,運用瑰麗的想象和大膽夸張,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fēng)格。語言靈活。形式錯落,富有節(jié)奏感,兼用長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縛。

          五、課后小練:

          1、下列對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描繪的形象的分析中,不恰當?shù)囊豁検荄

          A.主體部分描繪的是夢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詩人運用想象夸張的手法,描繪夢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詩人描繪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與丑惡現(xiàn)實完全對立的

          D.詩人描繪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曲折反映,是現(xiàn)實世界的縮影

          2、下列對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思想感情的理解中,恰當?shù)囊豁検荄

          A.表現(xiàn)了“人生無常”的感傷情緒

          B.表現(xiàn)了不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C.表現(xiàn)了與東魯諸公分別時的離愁別恨

          D.既有“人生無常”的感傷,又有不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的思想

          3、詞類活用歸納

         、倜~作動詞

          虎鼓瑟兮鸞回車(名詞“鼓”用作動詞,彈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名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3例03-21

        天姥山位于什么地方04-04

        夢游仙境作文04-25

        《化石吟》說課稿02-15

        游子吟說課稿01-11

        《游子吟》說課稿02-17

        石灰吟教學(xué)反思04-07

        《石灰吟》教學(xué)反思03-06

        《江上吟》古詩鑒賞04-02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