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讀后感>《陶淵明傳》讀后感
        《陶淵明傳》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01-12 12:44:41
        • 相關(guān)推薦
        《陶淵明傳》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陶淵明傳》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陶淵明傳》讀后感1

          學習教科書,就喜歡陶淵明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讀人物傳記,對五柳先生又多了一些了解,多了一些感悟。

          首先,我發(fā)覺陶潛并不是心目中那樣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隱逸仙人。年輕時的陶淵明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熱烈奮力,“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撫劍”,原來隱逸詩人陶淵明也有過仗劍江湖、豪酣興健的時代。我想,他有崇拜荊軻的豪俠之情,也一定希望為百姓做些事情,像祖父一樣建立功業(yè)。原來,他的歸隱有著許多的無奈。朱熹說“隱者多是帶氣負性之人為之”,在門閥士族階層的排擠之下“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他寫下了《感士不遇賦》,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志不能酬。

          同時,熱烈的心境歸于淡泊,也是對生活更深的挖掘。豐子愷說過,人生的境界有三層,物質(zhì)、精神、靈魂。陶潛不為物質(zhì)所動,“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是精神的境界,但讀書人也未必隱逸。隱逸,也許就是為了達到”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般靈魂的寧靜,是一種靈魂的境界,F(xiàn)代社會有時精神變成了物質(zhì)的附屬,心靈變得物化,多少人又能去關(guān)注自己的靈魂?誰又能掙脫世俗的桎梏,獲得靈魂的平靜與安然?有人說,最遠的距離是從自己的身體到自己的心,關(guān)注靈魂生活,也是值得我們?nèi)ニ妓鞯摹?/p>

          田園之居妙在不受束縛,貴在順乎自然!熬迷诜\里,復得返自然”,自然之美讓心靈也變得輕松悠然。蘇軾說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仕為高;欲隱則隱,不以隱為高”。出仕順乎自己的心愿,未能如愿也不強求、不阿諛,色和而正、順暢坦然。世衰則隱,也是隨性適情、力耕不輟。青山綠水,穿著粗衣的詩人背著鋤頭向豆苗田地里走去,詩人與自然物我交融,人身處自然之中,如此和諧。農(nóng)耕,或許也是最順應自然的生活方式吧。正如許多年以后美國的梭羅,一間木屋,自給自足,湖泊小舟,隨興所之。

          作為一個學生,對于陶淵明的'種種,是無法評價的,只能寫下一些自己的感悟,表達一些景仰。景仰陶淵明豪情俠氣、深邃的靈魂、自然的心境。而不論怎樣的陶淵明,從來沒有因為生活的苦難失去純真的赤子之心,這也是古來無數(shù)人都喜愛他的原因之一吧。

        《陶淵明傳》讀后感2

          追憶是個體生命不可缺少的心靈體驗,是個人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種審美,也是生命中的一份自我撫慰。追憶著的人是真實的,但追憶本身又是富于聯(lián)想和想象的。追憶也是生命中自然且自由地涌現(xiàn)出來的詩歌、樂曲和畫面,追憶著的人是一位天然的詩人和藝術(shù)家,人類的藝術(shù)本能至少有一部分是根源于人類追憶的本能。但是,普通人的追憶只是純粹的個體心理體驗,只有詩人和藝術(shù)家,才能將它轉(zhuǎn)化為永恒的藝術(shù)品。也因此,詩人與藝術(shù)家的追憶,比普通人的追憶更多。從實際生活的經(jīng)營來看,追憶是無用的,也因此是超功利的。它與后悔、反思等還不同,那是有現(xiàn)實利害考慮的`,是為了經(jīng)營以后而回顧從前。

          生命受氣于天地,就其含生之性來說,本無差別,就像一大盆水中的無窮數(shù)水滴一樣,看不出這一滴與那一滴的差別何在。但造化的巨手將它傾瀉在大地上后,社會這個受容器卻迅速將它們分別開來,給予它們種種的歸宿。但是生命的個體,又并不真的像一滴水那樣純?nèi)槐粍,于是有改變的愿望,有抗爭的心理?/p>

          “萬族皆有托,孤云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余暉。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zhuǎn)悲。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這樣的讀書境界是令人羨慕的,也是常人難以達到的。這種讀書,超越于功利之上,真正以讀書為人生最大的樂趣,而從書中所領(lǐng)悟的,也都是活生生的境界,打破了時空的界限,與古人作心靈的會晤。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陶淵明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我眼中的陶淵明作文05-05

        陶淵明我想對你說作文03-30

        我心中的陶淵明(作文25篇)03-19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02-11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5篇02-28

        陶淵明作文600字十篇02-23

        【推薦】陶淵明作文600字四篇04-15

        【熱門】陶淵明作文600字三篇05-09

        【推薦】陶淵明作文600字4篇05-12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抖音